1 競品分析的目的是什麼?
競品分析伴隨著產品的誕生以及發展壯大。一般是用於分析競爭產品的戰略以及梳理自身產品的脈絡以及尋求獲得新切入點,以強調和形成自身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最終達到佔領市場的目的。一般來說,通過競品分析,我們將試圖了解競爭產品的戰略、定位以及可能進一步的動作,並為自身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2該什麼時候進行?
通常來說沒有明確的時間規定,也沒有明確的次數限制。在產品開發循環中的任意一個環節開始都可以得到大量有效的信息。
在收集用戶需求的時候來一次,了解競品幫助用戶解決了什麼問題,競品吸引用戶的地方在哪裡,競品哪裡讓用戶失望了。這些都可以幫助你正確規劃你的產品。
在開始著手設計前來一次,可以幫助你解決很多設計方向上的困擾。把競品當做一個現成的活生生的prototype。用它們來測試你的一些想法。
當競品升級更新的時候來一次,用於了解用戶對於競品更新的反應,研究這些更新對用戶使用習慣上的印象,幫助你更好的制定應對措施。
3 怎樣確定競品?
看上去是個很容易的活,但其實則比你想像的難。我們需要在腦中建立一個清晰的「標尺」來將各種潛在的對手分級。
第一級競品,也可看做直接競品 — 同你的產品有著相同的目標用戶人群,提供相同或相似的服務和功能。儘管這樣的競品可能會有很多,你只需要從中選出5個具有代表性的來分析即可。
第二級競品,也可看做異質競品 — 有著部分相同的目標用戶人群,提供部分類似的服務或功能。重要的是,他們跟你產品沒有直接競爭關係。仍然選出5個有代表性的來分析即可。
第三級競品,也可看做邊緣競品 — 同異質競品類似,但是具有更低的重合度。且大部分同你的產品不在同一領域內。同樣不超過5個。
4 競品分析的維度有哪些?

我們在做競品分析的時候通常會通過一些維度來考量自己的產品,同時與其他的產品作比較,分析產品的優劣勢。在實際的分析中我們將根據不同的維度使用體驗法、對比法、測試法、推斷法、工具分析法等方式來分析競品,找出差細化的關鍵。我們匯總了如上圖所示的競品分析維度結構圖,在具體的分析過程中起到思維指引,但不限於此圖的結構性限制。(以下由於信息不全未能支持的部分會有所省略,在以後的工作中會持續關注完善。)
(註:分析問題中常用的分析工具:5W2H分析法、十字象限分析法、MECE原則等;市場和戰略中常用的方法,如SWO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波特價值鏈分析模型、SCP分析模型、麥肯錫矩陣等。)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4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