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品分析的4個主要內容「房地產競品分析應該怎麼寫」

分析目的

了解用戶需求;

明確市場現狀,尋找新的機會。

發現競品

1.業務重合度

由於房天下業務類型很多,重點在於新房和二手房,故需要尋找在業務重合度、完善度上較一致的競品。以下為業務相關app對比圖:

想做產品經理?先要學會競品分析(以房天下、鏈家為例)

2.市場佔有率

TalkingData上對房產類APP做了細分,其中安居客、房天下、鏈家的下載量一直穩居前三甲,輪流當冠軍。

想做產品經理?先要學會競品分析(以房天下、鏈家為例)

最近一個月,在用戶關注度方面,安居客、房天下、鏈家搜索量如下(數據來源於百度指數)

想做產品經理?先要學會競品分析(以房天下、鏈家為例)

3.發展歷史

安居客、房天下、鏈家的成立和發展史有極大的不同之處,這導致後來的商業模式、發展路徑都大相徑庭。

想做產品經理?先要學會競品分析(以房天下、鏈家為例)

由上圖可以得知,安居客沒有線下門店,房天下幾乎也沒有;

鏈家則是瘋狂擴張線下門店,可見商業模式上的大不同——前兩者依靠平台流量賺取廣告,後者依靠買房租房的中介費。

4.競品分類

  • 根據競爭力強弱

核心競品:鏈家、安居客

重要競品:新浪樂居、趕集、58、平安好房等

一般競品:土巴兔、自如、房多多等

  • 根據目標用戶和業務重合度

直接競品:鏈家、安居客(目標用戶/內容相似)

潛在競品:大型房地產公司、土巴兔、自如、好租(目標用戶相同,內容不同但可以發展)

轉移性競品:暫無(目標人群具有共性,產品目標不同,但在特定場景下對用戶使用時間形成競爭)

綜上可見,安居客和鏈家是房天下的強競爭對象,在房產交易領域尤甚。

競品分析-盈利模式

1.用戶需求

  • 市場現狀

市場亂象長期存在:信息虛假、價格虛高、房源不全、電話騷擾詐騙、黑中介二房東、合同糾紛、無專業顧問

  • 用戶痛點

買房:安全保障、信息渠道透明、專業顧問服務、資金借貸、裝修一體化等。

租房:最重要的就是性價比、安全有保障、節約看房時間成本,需要極大數據量和專業團隊服務的支撐。

業主:市場行情及時了解、儘快出租/出售、提升看房轉化率、保證租客條件符合要求、房子內部設施有保障。

2.產品定位

想做產品經理?先要學會競品分析(以房天下、鏈家為例)
  • 鏈家:主營租房和二手房交易。

廣泛鋪開線下門店,開啟了互聯網中介的時代,極其強調「用戶體驗」

一是為用戶提供便捷、標準、統一的品質化服務,收取中介費;

二是賣點「真房源、房源全」,將用戶導流到線下後、再同步到線上。

  • 房天下:媒體信息平台。

樓盤信息在網站上免費呈現或付費呈現,收取廣告費

業務線長,提供房產百科和資訊,運營各種特價活動如看房團,發展平台生態如金融、裝修。

缺點是重心在B端,沒有針對C端的個性化服務,導致用戶精力被分散、時間成本高。

銷售人員分為內部銷售、開發商自己的銷售,基本都是負責單一或某幾個樓盤,無法為用戶推薦其真正想要的樓盤。

可以改進的點:

第一,置業顧問定製化服務,每個用戶都有對應的置業顧問,根據用戶需求、比對一定區域範圍內的所有樓盤,推薦合適的給用戶。

第二,增加篩選維度和提升房源真實性,用戶能夠進行精細化篩選。

  • 安居客:媒體平台。

主要是廣告和中介費,在業務廣度上沒有房天下高。

3.盈利模式

  • 鏈家:

三大塊房產交易(掌上鏈家)、金融(鏈家理財)、資產管理(自如)。業務模式也形成了「房產買賣——銀行按揭——資金託管——產權服務——過橋融資——金融理財」的金融閉環。

整個平台形成完善的生態鏈,相互促進,其盈利來源於中介費、借貸利息、專業租房收益

缺點是業務緊密相連,環環相扣。

比如政策的變化導致買房者減少、房源減少,那麼交易量下滑、借貸人減少,最終導致中介費、借貸收益減少,可能就會出現資金鏈斷裂。

  • 房天下:

靠廣告和交易中介費。其中廣告形式比較傳統,按展示位置+展示時長收費。

  • 安居客:

靠廣告和交易中介費。其中廣告分定價推廣和競價推廣,按效果(點擊量)收費,具體定價根據當地消費水平和房源價格大致保持一致。

競品分析-用戶體驗

1.功能

想做產品經理?先要學會競品分析(以房天下、鏈家為例)

2.信息架構

鏈家:從用戶角色到具體需求;房天下、安居客:按功能劃分模塊。

想做產品經理?先要學會競品分析(以房天下、鏈家為例)

我認為鏈家做得比較巧妙,把所有功能打包,根據用戶角色來呈現,一來是便於選擇,二來對所有同類功能都一目了然。

3.交互

比如新房的功能模塊,僅比較鏈家和房天下。

鏈家:選擇新房-進入信息頁-選擇近期開盤-進入樓盤列表-篩選條件&排序方式-選擇某樓盤-基礎信息-滑動查看戶型、點評相冊、周邊、關注、諮詢。

房天下:選擇新房-進入樓盤列表-篩選條件&排序方式-選擇某樓盤-基礎信息-滑動查看戶型、周邊、置業顧問、推薦-切換到戶型、點評頁。

區別在於:對用戶的不同設定,鏈家的新房信息頁是整合新房所有相關的功能,比房天下多一步;房天下在於信息上的快速展示,至於新房購房常識,可以單列在房產常識模塊,如果用戶需要了解,也會多出一步。

4.視覺

鏈家:模塊之間分得較開,視覺上信息體量不夠大。無廣告,且分區內容展現明顯,邏輯構架清晰;綠色自然放鬆,簡約自然。

安居客:多處不符合用戶習慣,信息上沒有重點。首頁內容緊湊,沒有突出重點;「猜你喜歡」非常雞肋,混合二手和新房,顯得雜亂;篩選功能不太符合用戶習慣,不能直接刪掉所選項,不能排序;廣告少,較房天下整潔一些。

房天下:功能豐富強大,給人信息充盈的感覺;內容緊湊,重點突出;功能沒有分類,不夠集中;廣告較多;紅色稍顯疲憊。

總結

對比了這麼多,發現房地產市場對用戶需求的滿足做得並不完備,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空間。

比如新房和二手房面對的是同樣的用戶群體,但是在新房自身數據整合、以及新房和二手房的結合售賣,這幾家公司都沒有做到最好。

例如A想買房,去看二手房時、經紀人給他推薦各種二手房,看新房時、不同樓盤的置業顧問分別推薦自己的樓盤,導致A選擇、對比成本的大量累積。

A希望能有專門的顧問,在告知買房要求後,顧問能幫他做分析評測,再推薦幾套最合適的。

實際上,用戶買房的要求和期待,需要融合不同開發商的新房、所有二手房數據來進行推薦

雖然鏈家在二手房上已經做得較為成熟,但新房都是不同開發商各賣各的,沒有一個統一的專業顧問團隊來為用戶做定製化服務。而房天下和安居客的「猜你喜歡」也淪為了廣告的陣地。

目前用戶決策(買房)周期大概是3-6個月,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在買房的每個環節,我們其實都可以做得更多。

人都是很懶的,只有利益刺激才能變勤,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在「找房-看房「中不停循環,只為找到性價比最高的。

如果我們在」找房「的環節提供便利,精細地為其作分析篩選;如果我們在」看房「的環節增加更多的信息,比如直播看房、幫你看房等,用戶就可以減少看房次數,只需要在決定簽約之前去查驗。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4227.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07 18:27
下一篇 2025-01-07 18:2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