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投稿給類總的時候,心裏面還有著一些忐忑,不知道自己這個新手感悟能不能發表?今天得到發布的通知後,竟有了一些不敢信。不過這也更加堅定了我學下去,寫下去的心。在運營這條路上,我希望能與各位一起走下去。
如同摘要中所說,我在回顧自己的近期生活時突然產生了一些迷茫,一種對自己本科學業不精通的無奈和未來工作不明朗的擔心。這個想法的產生來自於一個運營群組的討論,某位成員突然拋出一個犀利的問題:「大齡運營人員的出路在哪裡?」然後群組沉默了很久也沒人給出具體的答案。後來討論草草收場,大家都推說開始工作。但是我想很大原因是因為,沒有人可以很好的回答這個問題,導致大家都陷入危機思索狀態。
這也是引發我思考和寫下此文的原因,通過此文,我一方面希望能夠堅持本心,做好運營工作。另一方面希望通過梳理自己的一些觀點和看法來尋找問題答案。
下面開始正文。
●什麼是運營
這個問題應該是每一位運營人員都要面對的問題,而且是不可迴避的問題。在不了解一個事物的時候就圍繞其開展工作是很荒唐的。就像有些人從來沒有見過真的椰子,卻煞有介事的告訴別人:「椰子有很硬的果殼,很軟的果肉,還有清甜的果汁。」那麼當別人深究的時候,這種人只能灰溜溜的離開。
當然也有人直接去各種百科,不過百度百科、互動百科和好搜百科對運營的定義是一致的:「運營就是對運營過程的計劃、組織、實施和控制,是與產品生產和服務創造密切相關的各項管理工作的總稱。」很顯然這並不能讓我們清晰的知道什麼是運營。
那麼我們繼續求助萬能的網路:果殼、知乎、虎嗅網、互聯網早讀課、36kr、91運營(排名不分先後都很有用,如果有什麼神級網站沒有寫入,原諒小北初來乍到不識尊容)……在上面這些網站多多少少翻閱了近百個帖子,斗膽歸納了各位大神的回答:「運營是通過拉新、留存、促活,分析產品數據、用戶數據、開展各類活動來維持產品生命力和活力的一項工作。」或者說這個樣子還沒有理解的話,那麼就只好說的更加簡潔明了:「公司做一個產品,根本的目的是為了盈利,運營為了讓產品更有生命力和活力,實際上就是想辦法為公司謀取利益。」什麼,你還不懂?好吧,只好用終極殺手鐧,最俗最好用的一句話:「運營就是幫公司掙錢。」這次你懂了吧?什麼叫運營。
或許會有人說:「小北你總結的不對,運營很高大上的啊,有自己的理念,情懷,感情,風格,認識……(以及其它我知道和不知道的各種別的意義)」。怎麼說呢,我個人並非是唯金錢主義,而且是很浪漫主義,但是事實確實讓我無法反駁。而且我認真地想了一些事情:一般的商業公司,創立後的目的就是盈利。至於解決工作崗位,納稅,培養人才等其實都是盈利的附屬物。在我的印象中,沒有哪一家公司創立後就是為了單純的談理想、談情懷、談天談地而不談錢。舉個例子,羅老師再有情懷,鎚子再有工匠精神,那也還是為了賣手機啊。總不能放著東半球最好用的手機不賣,專門和你談東半球最人文的情懷吧……
所以,我覺得一開始就要明確,什麼是運營:「運營就是幫公司掙錢。」
至於什麼用戶運營、社區運營、新媒體運營、APP運營……不管什麼運營,都是一個目的——維持公司產品的生命力與活力;再繼續深究,產品的生命力和活力意味著——更多用戶,更多潛在用戶,更多可能性;這些又是為什麼——盈利。
OK,第一部分到這裡就算是結束了,各位被情懷、理想、教育所拐賣的運營者,真的可以想一想了。公司聘請你做運營,真是為了讓你做這些的么?其實公司只需要你為公司掙錢,各位運營者的價值就是「維持產品生命力和活力」。至於上面說的那些,只是你進行這一活動的附帶品。也是你為公司盈利所需要的能力。
其實當你接手運營工作的時候,你已經接到了一個任務。主線:幫公司掙錢,副線:實現運營的價值。但是千萬要記得,不做主線去做副線只有一個後果,任務失敗,職場生涯結束。
所以最後繼續回顧一下什麼是運營:「運營是通過拉新、留存、促活,分析產品數據、用戶數據、開展各類活動來維持產品生命力和活力的一項工作。」實質就是:「幫公司掙錢」。
●我對新媒體運營的認識
因為現在從事新媒體運營的工作,而且嚴格來說只做過新媒體運營的我也只有資格談談新媒體運營了。
接觸新媒體運營是在13年,一個新媒體剛開始上綱上線的時候,各個組織機構都積極響應建立了自己的新媒體平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算是在新媒體平台最火熱的年代開始接觸新媒體運營,但是所做的也不過是管理微信公眾號,人人主頁和微博,現在看來只能算是入門級新媒體運營。而且限於環境和能力並沒有做出什麼值得寫下來的成果。
那段時間,每天和團隊在一起,討論著平台定位,內容推送,平台功能的開發,;討論人員安排,訂立制度,申請資源支持……很忙,很累,但是很感激那段時間的經歷讓我得到鍛煉,並且對新媒體運營有了自己的認識。
在這裡請允許我最後總結自己對新媒體的認識,因為不想大家一開始看到我的認識,就產生一個慣性思維。說不定大家看了我的這幾點認識後,會產生不同的想法,然後告訴我:「小北,你說的不對,不是這樣子!」我歡迎大家這樣子,我喜歡交流,思想對撞產生火花的過程,如果各位覺得與我看法相異,並且願意和我討論的,小北正襟等待。
1、新媒體運營是一項簡單而又複雜的工作。
說新媒體運營簡單,因為它真的簡單,最低標準不過就是一根網線,一台電腦,一個人,然後就可以開展工作了。工作內容也就是轉轉微博,發發公告,做做小活動。保證每天有人關注,有人互動就好。是的,這就是新媒體運營最簡單的做法了。
但是很顯然,這種做法並沒有太大意義。這樣的工作,為什麼要專職招聘一個新媒體運營來做?完全可以交給實習生,三方公司來做。甚至實習生都可能做的更好。那麼,如何讓新媒體運營複雜化呢?
一件事情做到極簡很難,但是要複雜還不是很好辦?如果你願意,我可以提出十幾種方法讓你瞬間不想去做新媒體運營。大方向舉例:公司競爭對手的新媒體平台認真分析了么?業內龍頭老大的平台有沒有研究過?現有的各個平台是否統一規划了?對平台的定位和發展有一定規劃么?……小方向舉例:每天內容的閱讀率有統計么?用戶習慣研究了么?日報周報月報制定了么?應急預案提供了么?數據分析能精準么?活動開展策划了么?……這些是一個人可以搞定的么?我個人覺得,就上面這些工作就值得組建一個團隊來專門運作,而且新手還不一定能立刻上手。
綜上,小北認為新媒體運營是一項簡單而又複雜的工作。
2、新媒體運營最重要的是定位
如果是做新媒體運營,那麼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定是定位。這一定位既有平台自身的定位,也有目標對象的定位。因為新媒體運營的最終目的很明確:幫公司盈利。那麼我們作為新媒體運營人員,怎麼樣實現這一目的呢?最直接的就是擴大平台影響力,增加更多粉絲。所以要從平台自身和粉絲兩方面來定位。
平台定位比較簡單,新媒體平台的創立是為了做什麼?一般來說不外乎
1)提升企業知名度,樹立企業形象
2)為用戶提供更優質服務
3)作為銷售渠道
4)內部企業文化傳播
5)實現個人價值
這幾點不詳細說明,顯而易見前四點基本上是企業新媒體可能具備的功能,最後一點專門針對於自媒體運營者。不管是新聞公告類,興趣特長類,甚至娛樂八卦,科技大咖,每一位自媒體運營者開創分享平台的時候,其實已經在實現個人價值了。
主要想說,新媒體平台的定位一定要精準。不要出現想做公司品牌的平台,天天轉發推送段子;想做銷售渠道,每天都在發布公司新聞;本來是為了提供客戶服務,結果客服平台經常故障。只有你做好平台的定位,你才方便繼續進行粉絲定位,然後才可以開展針對性的運營活動。
說完了平台定位,下面談談粉絲定位。我覺得粉絲定位的難度是大於平台定位的,畢竟這世上最難不過人心。如果你的平台現在有50W用戶,那麼他們因為什麼原因關注你的平台?他們最想獲取的是什麼資訊?他們的年齡、分布?你都可以說出來么?
肯定有人覺得這個不算粉絲定位,而要歸類到數據分析里。但是我給自己辯解一下:如果你的平台不是自己慢慢搭建,粉絲也不是從零開始精準發掘的,而是直接空降接手平台工作,或者暴力導入50W粉絲。這個時候,你做的這些工作,就是在定位粉絲,你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運營策略,分析這些數據只是為了做好粉絲定位。
有了平台定位和粉絲定位,你的運營算是有了大的方向。現在差不多可以開始進入新媒體運營的實戰階段,這方面有很多大神和文章在說,本篇文章暫不討論如何運營。
3、新媒體運營有趣而又枯燥
結束對新媒體運營的簡單認識和定位之後,我們開始來說說新媒體運營的深入認識。就是有趣又枯燥,聽我道來,不要懷疑!
作為一名新媒體運營人員,應該都是從最初的運營微信微博等平台起步吧?那麼應該都經歷過為了推送內容,上各種神奇的網站,複製別人的文章圖片,修改下水印,編輯下文字的過程吧?也許一開始,你真的會覺得這個工作很有趣,刷刷朋友圈逛逛微博,複製粘貼,拿錢走人。還能正大光明的看視頻刷論壇,這是我的工作!但是這種有趣應該只會持續一段時間,因為很快你就會頭疼每天的內容怎麼發,互聯網上我抄你,你抄他,全都是一個內容換皮而已。這個時候你就會覺得自己的工作太枯燥,每天看著一樣的東西,然後還要絞盡腦汁改編一下。恭喜你進入了新媒體運營的瓶頸期,一朝突破,中級運營指日可待,現在是時候詳細和大家說說有趣和枯燥的含義了,上面只是字面意思,小北怎麼可能這麼沒格調呢。
有趣:突破初級運營後,你應該開始慢慢發掘工作的有趣了。想想看,那麼多的用戶數據擺在面前,還有一個平台供自己實驗,你可以開始學習人類心理學,用數據分析挖掘用戶體驗,開始學習一些優化決策的知識,策劃主導用戶選擇。是不是大有千萬人在手的感覺,一種自己成為高級運營之日可待,發家致富伸手可及的爽快?沒錯,這就是運營工作的有趣。
枯燥:每天對著屏幕刷數據、分析數據、研究用戶波動曲線,策劃活動,鑽研專業書籍,給自己充電,還要想一下今天怎麼忽悠現有用戶……有趣的工作建立在大量枯燥的重複工作至上。因此,當你覺得你現在的工作多枯燥,那麼它就有多麼有趣;你覺得現在工作越有趣,那麼背後應該是越枯燥!
本節結束,寫了這麼多,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我們開始下一節!
●我為什麼選擇運營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私人化,因為我願意啊,因為我喜歡啊……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這個樣子,運營不是想選,想選就能選。選擇運營是有一定的運氣成分,而且也需要你有一定的能力。
還是舉例子,在前幾年,每一個畢業生最想找的工作是產品經理。為什麼呢?因為從招聘要求來看這個最容易啊!在網上找了一個產品經理的招聘要求,大家一起來看一看:
1、計算機和相關專業,有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產品助理工作經驗者優先;
【熟練使用計算機,會編程】
2、具備很強的執行能力,邏輯分析能力強,善於溝通和協調資源,對移動互聯網市場的敏感度高;
【愛上網、能幹活】
3、對移動互聯網用戶的心理特點有比較準確的把握,並能有針對性設計相關產品和功能;
【門戶、論壇、貼吧、QQ群深度用戶】
4、對數據有極強的敏感性,能夠從市場和產品數據中提煉趨勢,為產品方向做引導;
【熟練使用Excel】
5、具備較強的文字表現能力、文案撰寫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
【熟練使用Word】
8、有美工基礎、產品交互設計、良好用戶體驗經驗者優先,有項目管理經驗或產品開發經驗者優先。
【會PS,有合作經驗】
我相信很多應聘者都是這麼想的:產品經理的工作就是只要每天刷著網頁和用戶聊天,可以熟練使用MS office工具,能夠簡單應用PS就好。然後很多大學生覺得自己本科渾渾噩噩,不能做技術,做銷售嫌累,做行政嫌工資低。然後突然出現一個這樣的職位,大小還是個經理職位,於是呼啦一窩蜂全部上去。
【純屬舉例,請資深PM勿惱,小北很尊敬真正的PM】
寫PM招聘不是為了抨擊什麼,只是想說這個也快是國內運營崗位的現狀了吧?看這篇文章的估計都是運營人士,招聘要求我就不貼了。是不是也都很容易產生字面理解的意思呢?尤其是新媒體運營,很多都打出「微信微博重度用戶」這種要求,導致很多人覺得,新媒體運營就是發微信微博的編輯啊!!!這就算了,居然還有人問修北:「新媒體運營是不是段子手?」!!!我內心幾近崩潰啊,新媒體運營這麼高大上的職業,通過平台可以傳播自己思想、理念給別人,可以分享文化、建立傳承,可以教化眾生啊!!這麼高尚的職業,怎麼可以是段子手!!
一個真正的運營人員,在想著為公司盈利的時候,內心一定是想著用戶的。是那種我給用戶服務,我也讓用戶付錢,但是我要讓與用戶享受付錢的這個過程,而且付的越多越爽!
一個真正的運營人員,必定是有理想,有情懷,有思想,有靈感的四有青年。因為沒有這些,也許只能複製粘貼了。在這個充滿競爭的年代,什麼都沒有,就真的什麼都沒了!
寫一個新媒體運營人員鄙視鏈吧:
原創大神à原創作者à微原創à複製黨à伸手黨à段子手
好像也沒有寫出為什麼自己選擇運營,算了,這種細節性的東西誰會在意!只要大家想明白自己為什麼選擇運營就好了。運營水很深,且運且珍惜!
順便一提:題圖是為了提醒自己,雖然自己很渺小,但是依然是風景!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4162.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