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配送」搭配「網路購物」已成為時下最時興的生活方式。一鍵下單,預約配送,無需排隊結賬,不用肩背手提,超市的新鮮食材便能在晚飯前為你送到指定提貨點,省時又省事。
可是……嗨,讓我們看看「倒霉」小王的故事。

「您好,由於配送員漏裝了一件商品,需要為您超時配送,請您再耐心等待20分鐘。」
飢腸轆轆的小王「餓狠狠」地盯著表,「滴滴答答」地過去了30分鐘後,沒有收到「某點」平台提貨簡訊的小王終於忍不住叫了外賣。

當吃飽喝足的她準備退掉這頓不用再做的「晚餐」時,她傻眼了——未完成配送的訂單沒有「退貨」選項!短暫的「獃滯」後,「網購達人」小王機智地完成了以下一系列自認為「教科書般」的操作:與配送門店電聯,雙方協商後門店同意退單;在平台上聯繫客服,說明情況後由客服在系統提交退單申請;截圖保存聊天記錄;等待退款。
你以為以上就結束了嗎?不管你是不是,反正小王當時覺得是這樣的。
兩天後,一個暖風和煦的午後,小王收到了「某點」平台發送的提貨簡訊。是的,在路上奔波了兩天的雞腿,在退單後,送到了。
再一看平台上的訂單狀態,「待收貨」。此時小王腦海中冒出了問號三連,說好的「已為您退單」呢???
不過小王此時還不慌,因為「售後」選項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了!接下來,小王又開始了她的操作:申請售後;提交與客服溝通的截圖;等待平台審核;審核通過,售後完成;等待7個工作日退款。
你以為終於要結束了嗎?不管你怎麼想,天真的小王當時確實是這麼想的。
7個工作日轉瞬即逝,小王依舊沒有收到退款。此時,小王終於想起來她是一名法學生,決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錢包!

小王購買的基本上以生鮮產品為主,不能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關於網路購物7天無理由退貨的規定。但是,「某點」平台未按約定時間送貨,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6條關於按照約定履行的義務,且已經雙方溝通協商同意退款。根據「某點」平台的售後政策,平台應於售後申請完成後的7個工作日內完成退款。
根據《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8條,從約定的7個工作日滿之後算起,「某點」平台超過15日未退還貨款的,視為故意拖延或者無理由拒絕,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最終,忍無可忍的小王前往全國12315平台(http://www.12315.cn/),將「某點」故意拖延退回貨款的行為進行了有理有據的投訴。在她點擊「提交」鍵的那一刻,她覺得自己終於找回了屬於法學生的尊嚴。
2天後,小王接到了「某點」客服誠摯的道歉電話。「您好,我們接到了12315平台發來的投訴信息。給您帶來不好的購物體驗敬請諒解,我們會在24小時內為您退款。」
不到1分鐘,「叮咚!微信退款到賬!」小王的錢回來了。

購物維權小貼士:
當前,網購平台遍地開花,大家在購物時首先要選擇長期穩定運營、信用度高的平台。
其次,要保持維權意識,注意留存交易憑證及溝通記錄,尤其是遇到平台技術問題導致無法自助售後或維權時,要及時與平台或熱線電話的人工客服進行聯繫,並注意留存聊天或通話記錄作為維權憑證。
最後,在維權途徑的選擇上,「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僅僅是指前往法院提起訴訟,還包括向消費者協會、工商部門投訴等渠道,當糾紛所涉金額較小時,後兩者顯得更加方便快捷。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4113.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