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tems()方法的基本語法
items()是Python字典中的一個方法,用於返回字典中所有的項(鍵值對),並以元組(key, value)的形式組成列表。
dict.items()
items()方法不需要參數,可以直接在字典上調用。示例代碼如下:
dict1 = {'name': 'John', 'age': 25, 'city': 'New York'} items = dict1.items() print(items)
運行結果為:
dict_items([('name', 'John'), ('age', 25), ('city', 'New York')])
二、items()方法的輸出特點
items()方法返回一個由元組組成的列表。每個元組都是由一個鍵和對應的值組成。
輸出結果的格式為「dict_items([(key1, value1), (key2, value2)……])」,字典中每一對鍵值對都被轉換成了一個元組,所有元組又被放在一個列表中。
該列表稱為字典視圖,並提供了一種遍歷字典中所有鍵值對的方法。
items()方法得到的字典視圖不支持索引(即不能通過索引獲取元素值),但可以通過for循環來遍歷視圖中所有的鍵值對,並利用元組解包的方式分別獲取鍵和值。
示例代碼如下:
dict1 = {'name': 'John', 'age': 25, 'city': 'New York'} for key, value in dict1.items(): print(key, value)
運行結果為:
name John age 25 city New York
三、items()方法的用途
1. 遍歷字典
items()方法可以在for循環中用來迭代遍歷字典中的所有鍵值對,並且可以方便地獲取鍵和值。
示例代碼如下:
emp_salary = {'John': 4500, 'Mike': 6800, 'Sarah': 6200} for k, v in emp_salary.items(): print(k + ' earns ' + str(v))
輸出結果為:
John earns 4500 Mike earns 6800 Sarah earns 6200
2. 將字典轉換為列表
items()方法可以將字典轉換為一個元素為元組的列表,通過其他的處理來提取需要的信息。
示例代碼如下:
emp_salary = {'John': 4500, 'Mike': 6800, 'Sarah': 6200} salary_list = list(emp_salary.items()) print(salary_list)
輸出結果為:
[('John', 4500), ('Mike', 6800), ('Sarah', 6200)]
3. 判斷字典中是否包含某個鍵值對
使用in關鍵字,可以判斷字典中是否包含某個鍵值對。
示例代碼如下:
emp_salary = {'John': 4500, 'Mike': 6800, 'Sarah': 6200} if ('Mike', 6800) in emp_salary.items(): print("Mike's salary is 6800")
輸出結果為:
Mike's salary is 6800
4. 按照鍵或值進行排序
通過使用items()方法和sorted()方法,可以對字典中的鍵值對按照鍵或值進行排序。
示例代碼如下:
emp_salary = {'John': 4500, 'Mike': 6800, 'Sarah': 6200} # 按照鍵進行排序 sorted_dict = dict(sorted(emp_salary.items())) print(sorted_dict) # 按照值進行排序 sorted_dict = dict(sorted(emp_salary.items(), key=lambda x: x[1])) print(sorted_dict)
輸出結果為:
{'John': 4500, 'Mike': 6800, 'Sarah': 6200} {'John': 4500, 'Sarah': 6200, 'Mike': 6800}
四、items()方法的適用範圍
items()方法可以在多種情況下使用,如遍歷字典、將字典轉換為列表、判斷字典中是否包含某個鍵值對、按照鍵或值進行排序等。因此,在Python字典的處理中,items()方法是非常常用的方法之一。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2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