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設計流程五個步驟「設計調查問卷的步驟有哪些」

不知道為什麼要做問卷調研?問卷題型不知如何設置?問卷內容被吐槽缺乏思維邏輯?調研結果和預期目標不符?本文將從背景、目的、內容、常見問題、投放以及總結六方面分析問卷調研方法和流程。

6個步驟,搞定問卷調研

相信大家無論在職場還是在學生時代,或多或少都做過問卷調研或者被調研過,下面這幾個問題大家是否有遇過?接下來將與大家一起討論並揭曉答案。

  • 不知道為什麼要做問卷調研?
  • 問卷題型不知如何設置?
  • 問卷內容被吐槽缺乏思維邏輯?
  • 調研結果和預期目標不符?

一、寫作背景

近5月份以來一直在籌備一款連接B端(客戶)和C端(用戶)之間的平台型產品。

目前已初步完成業務調研階段,其涉及到的內容主要包含市場分析、用戶調研、競品分析等,接下來主要針對我在問卷調研設計的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被領導吐槽過的一些點,進行嘗試總結和提煉。

一方面希望藉此加深自己對問卷調研方面的理解,同時也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對問卷調研方面有一個新的認知。

二、明確調研目的

當我們在接到某個任務時,無論是問卷調研還是市場分析等其他方面,首先需要做的是梳理工作思路、拆解任務並制定計劃時間等;而不僅僅只是去做一個執行者(螺絲釘)埋頭去寫,寫完拿去找領導結果被罵的狗血噴頭。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想法和領導的目標是有出入的。所以根據產品形態、定位、明確目的、確認思路是至關重要的;通過思考和確認,針對我們這款由0到1的招聘類平台型產品,其調研的目的主要在於:

  1. 驗證需求想法,包含對B端(客戶)和C端(用戶)的市場分析、了解現狀、發現問題從而針對提供解決方案再到兩端用戶是否接受我們的解決案。
  2. 用戶接受並付費的意願如何。C端產品要實現以公司商業目的為出發點,所以調研核心在於對用戶付費意願的挖掘分析。

以此類推,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存在,假設我們需要收集業務團隊針對公司某個系統最近上線的某個功能的評價反饋。我們選擇的調研對象在北京公司投放問卷,但實際上北京團隊很少使用該功能,更多是在上海團隊在使用,因而得到的反饋無法反映真實情況,價值不高。

所以在問卷調研的前期階段一定要搞清調研目的,避免造成「倖存者偏差」現象。

三、確定調研內容

1. 結構設計

問卷調研的內容最能體驗並考驗設計者的邏輯思維,一份滿意的問卷一定是包含豐富的邏輯思維和結構層次的,而不是缺乏邏輯,想到哪寫到哪,設置的問題和最終想要得到的結果差異較大,從而獲得不到完整的信息。

從被調研者的角度來看,大家的時間是有限的,問卷結構不宜太長以15-20道題為主;且避免存在很多不必要無意義的問題。

如果問卷過長,對於用戶來說一方面會產生填寫壓力、煩躁,導致後面可能會隨意填寫失去調研意義;另一方面可能會直接放棄填寫。

所以我們在設計問卷內容的時候一定要確保獲得完整、擬出從被調查者那裡得到最多資料問題。確保既不遺漏任何一個問句導致信息的不全,同時也不去浪費任何一個問句去取得不需要的信息資料。因此需要重點突出,沒有可有可無的問題。

在設計結構的時候確保問卷設計的前後順序,遵循先易後難、先簡後繁,將需要問的核心問題放在中間。

2. 合理的問題題型

敘述類問題

  • 您當前企業員工數約為 人,其中正式員工數 ,外包員工數 人,兼職員工數
  • 您認為兼職工數量:1.偏多 2.適中 3.偏少

探索性問題

  • 您招聘的兼職工平均薪資約為 (單位:元/每小時)
  • 您一般通過什麼渠道找到兼職工?
  • 您在兼職工招聘過程中,工資以外的資金花費為?

假設性問題

  • 您認為什麼樣的兼職招聘APP符合您的要求?
  • 您認為兼職招聘的APP應具備哪些必須功能?

互動性問題

  • 在滿足上述條件的情況下,您能接受付費金額最多為工資成本的比例是:
  • 您最期望的兼職員工類型是?

舉例

以我負責的這款由0到1招聘類的平台型產品來說,結合上面調研的目的,以此我們思考在問卷的設置方面:

  • 對於B端(客戶)來說,首先要了解的是客戶目前是否有在使用我們將要提供的招聘服務?什麼時候會使用?使用的渠道來源有哪些?目前使用的感受如何?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對遇到的問題我們給你提供新的解決方案你是否願意接受?接受的意願度如何?
  • 對於C端(用戶)來說,首先需要了解的是用戶基本信息?是否有做過我們提供的招聘服務?分別做過哪些類型工作?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我們幫你解決問題你是否接受等等?

四、問卷調研常見問題

確定了調研目的和內容之後對於我們問卷調研來說,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接下來我們要思考的是問卷布局結構是否合理?內容是否存在問題?邏輯是否一致?

以下是我在問卷設計階段對出現的一些問題,結合領導指正之後,進行總結和歸納:

1. 用詞過於書面口語化

用詞過於書面化,不夠專業嚴謹。

如:您認為線上招聘最大的顧慮是?

被員工放過鴿子。

此類答案對於年輕人來說會覺得比較隨意、年齡稍大的可能不理解什麼叫放鴿子等,失去調研的意義。

對此可以將答案改為:員工毀約

2. 用詞過於專業,導致問題失真用戶難以理解

在對用戶進行調研時,要避免使用專業性的詞語。一方面會給用戶的理解帶來難度;另一方面對問題理解產生較大偏差,導致失真如流量、獲客成本等。

3. 避免題目內容和問卷主題相違背

題目的內容一定要緊扣主題,避免出現題目內容和主題相違背,如:針對B端商家的調研,但是題目出現「家教」的答案。

對於B端商家來說,員工是去門店或企業上班的,不可能存在在家上班的情況。

4. 避免題目內容出現歧義

題目的內容要有針對性,避免出現同一個名詞包含多個含義,引起歧義,如:要了解您當前企業兼職工的崗位有哪些?

對「操作工」一答案選項存在歧義,因為對於企業來說廚師、切配、流水線、車床、機電等都是操作工;導致概念不清,對此可以改成其他生產崗位。

5. 避免多重新、導向性、是非性問題

6. 多重性問題:多選、可多選等關鍵詞

用戶在看到此類問題的時候,由於問題本身設置成了多選,用戶在選擇時往往會降低選擇的標準,比如下面這題:

您一般通過什麼渠道找到兼職工?(可多選)

親朋/同鄉

朋友/同行介紹

門店告示

勞務公司

中介機構

招聘平台

工頭、群主

校企合作

其他

在用戶看到問題的題干時,用戶腦中一定是有一個想知道的答案。

但是如果設計成多選用戶往往會把自己帶入題目設定的場景,用戶雖然從來沒有用過工頭、群主,但是由於多選看到了答案,導致會對選擇降低標準,而選擇儘可能多的選擇答案。

7. 是非類問題:帶有是否、是不是、有沒有等關鍵詞

如:你是否有用過兼職類APP?

沒有

用戶在看到此類問題時候,往往對題干本身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什麼是兼職類APP?我看過兼職專題的社區算不算?我註冊過賬號但是覺得不好用就卸載了,算不算使用過?

這樣給出的答案往往是失真比較大的。

8. 導向性問題:限制用戶具體的事件

如:在選擇兼職時,你更願意自己挑選還是聽取別人建議?

自己選擇

聽別人的

用戶在回答這類問題時,由於題干限制了用戶自主選擇的權利,把用戶限制在自己選或聽別人的意見這兩種場景下,所採集的信息往往不準確。

五、如何投放調研問卷

我能想到的調研問卷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1. 線上問卷調研
  2. 線下調研

兩種方法的優劣勢如圖:

結合平台和用戶屬性,此次問卷調研我主要採用的是線上電話調研和線下用戶面對面訪談為主(就是那種去別人店裡拿著筆紙好似推銷員的那種)。

在選擇調研方式時,要結合調研的目的,平台的屬性,預算、採集人員樣本需求、結果統計需求入手,合理選擇調研方式。

六、用戶調研總結

首先,要明確調研目的,即調研的主題是什麼?想獲得哪些信息?發現哪些問題?對應的解決思路是什麼?如果我們提供這種解決思路你是否願意接受?接受程度如何等等。

其次,在訪談前做好暖場及鋪墊:初始寒暄以閑話家常開端,問候老闆疫情期間生意如何?是否受影響?同時告訴對方自己目的,打開用戶話匣子,減少用戶猜疑。

接著,問卷設計的核心在於思維邏輯,注意前後順序,遵循先易後難、先簡後繁,將需要問的核心問題放在中間。

然後,提出好問題才能收集到有意義的信息,問題是訪談的核心。

最後,初次訪談後,要進行總結,調整話術,不斷對訪談時間、目的、問題進行調整優化。

七、小結

隨著工作的深入和新項目的開展,越來越體會到產品經理是一個思維的工種。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將自己碎片化的知識迭代成有知識體系的框架,除了必備的硬技能:競品分析、原型設計、需求評審、測試驗收等,同時也發現在硬技能提升的同時仍然不足以支撐我在職場的江湖行走。軟技能需要同步的提升,比如:系統化思維、結構化思維以及最近被領導快折磨逼瘋的框架思維和戰略思維等。

雖然這個過程很痛苦,但是也迫使我開始慢慢去進一步思考:在執著於某個單點上的努力,如何去提升自己的線和面的全局思考和資源配置的問題,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並完善自的知識框架。

我們每天工作都有很多的事情要處理。我個人覺得做每件事情,都要明白在自己的知識框架的哪個部位,當前處理方式是否合適,學到的新技能後是否可以回頭來完善我們恩典知識框架和自己之前做過的項目等。

以上是我對問卷調研的分享和一些感悟,如有不妥之處,還望各位朋友能夠給與指正。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0963.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05 11:53
下一篇 2025-01-05 11:5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