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技能哪學好,就來理財充電寶。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理財小助手~
就在前幾天,有一個剛開始理財不久的朋友來問小助手:「前段時間我買了一份理財產品,裡面承諾的收益率是10%,可是到期之後我拿到的收益怎麼只有計算一半?「
小助手聽完後只能搖搖頭,看來又是一個知識還沒有學紮實就理財的小白。
小助手問了她是不是年化收益率,果然是。
其實收益率也是分很多種的,對於剛接觸理財的小白來說,理財產品上所承諾的收益寫得清清楚楚,但大家往往只看到「收益「,並沒有注意到前面寫的是什麼收益。
這篇文章,小助手就給大家理一下各種常見的收益率。

01年化收益率
很多人都不知道年化收益率是什麼意思,以為就是自己一年可以獲得的收益。其實從某一個方面來說可以這麼理解,不過這只不過是理論收益。
大家肯定都知道老闆給員工「畫大餅「的情形吧?沒錯,年化收益率其實也是」畫大餅「,不過有一定根據。
年化收益率就是把日、月、周收益率換成年收益率來計算。你投入的這筆資金每一天、每個月、每周能夠獲得多少收益,按照這個收益一年後你將會得到多少收益,這就是年化收益率。

但是我們都知道理財的收益是很難保證的,一年365天不可能每天的收益都是固定的,所以把每天每月每周的收益率換算成年化收益率不太現實。
這就是小助手說年化收益率是畫大餅的原因。年化收益率只是理論上你能夠獲得多少收益,並不代表實際收益。
不僅如此,年化收益的理財產品大多期限很短。半年期,60天期是產品的主要期限。
比如某一個60天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是5.2%,那麼我們60天之後得到的收益是1000*5.2%*(60/365)=8.55元,而不是52元。
小助手的朋友正是不知道這個名詞才以為少拿了收益。

02年利率
那有沒有固定的年收益呢?當然是有的,那就是年利率。
年利率相信不用我多說了吧?銀行定期存款,國債等等都是按照年利率計算的。這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相對比較固定,風險也較低,但是收益就不是那麼可觀了。
不過年利率也有實際利率和名義利率,因為理財還要扣除掉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影響,我們得到的收益就是按照實際收益計算的。

03萬分收益
萬份收益在貨幣基金中比較常見,指的是投入一萬塊錢一天能夠獲得的收益。也就是一萬塊錢一天能賺多少錢。
比如某個貨幣基金的萬份收益是1.53元,那麼當你投入一萬塊錢的時候,一天就會得到1.53元,投資兩萬塊錢就是3.06元……以此類推。
04七日年化收益
這個收益率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甚至一直在使用這個收益率,但是卻並不知道它的意思是什麼。
七日年化收益算是年化收益率的進階版,其實就是最近七天的平均收益率,這個也經常出現在貨幣基金當中。
通俗來講,就是一支貨幣基金最近七天所能得到的收益換算成一年所能得到的收益率。
是不是感覺有點繞口?我們只要把它想成每周的年化收益就可以了。每周能夠獲得多少錢,堅持一年獲得的收益就是七日年化收益了。
這個指標的參考價值並不是很大,只能將它當成一個短期的指標來看待,畢竟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每天都在變化,通過這個指標也只能看出這隻基金近期的盈利能力。

05預期收益率
預期收益率,顧名思義就是我們預想能夠獲得的收益,在不確定的條件下預測未來資金能夠產生多少收益。
這是針對理財產品來說的,預期收益率就是告訴你這個產品未來可能能夠給你帶來多少錢。
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被標上預期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一般都能夠達到這個收益,但是如果遇見市場縮水,或者像是今年的疫情,那可能就沒有了。

也就是說,預期收益率是我們按照原先的計划走的話能夠獲得的收益,半路如果有什麼變故那就沒有辦法了。
而變故之後收益肯定有所降低,這時候我們拿到手的收益就被成為實際收益率。是不是感覺和年利率很像?兩者確實沒有很大的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年利率是國家控制,收益率能夠我們自己調整。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最後助手想說的是,收益率只不過是一種指標,並不代表今後一定會得到這麼多錢。世上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還有很多情況需要我們進行考慮。
理財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能做的就是深刻理解和運用這些指標,努力讓我們獲得更多收益。

這些理財小知識其實算是基礎知識,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區別,大家如果覺得有所幫助的話可以轉發給身邊的人,讓更多人避免掉入「收益率「陷阱。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0514.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