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en函數概述
len()是Python中的一個內置函數,用於返回對象(字元串、元素和列表等)的長度,即元素的個數。該函數返回的是一個整數。該函數的語法格式如下:
len(object)
其中,object是要計算長度的對象,比如字元串、列表、元組、字典等。如果object是空的話,返回0。
舉例說明:
s = "Hello World" print(len(s)) # 輸出結果: 11 arr = [1, 2, 3, 4, 5] print(len(arr)) # 輸出結果: 5
二、len函數在字元串中的使用
len()函數在字元串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當我們需要獲取一個字元串的長度,或者判斷一個字元串中是否包含某些字元時,就可以使用len()函數。
下面給出len()函數在字元串中的幾個應用場景。
1、獲取字元串長度
s = "Hello World" print(len(s)) # 輸出結果: 11
2、判斷字元串是否為空
str1 = "" if len(str1) == 0: print("str1是空字元串") else: print("str1不是空字元串") str2 = "Hello World" if len(str2) == 0: print("str2是空字元串") else: print("str2不是空字元串")
3、判斷字元串是否包含某一字元或字元串
s = "Hello World" if "e" in s: print("字元串包含'e'") else: print("字元串不包含'e'")
三、len函數在列表中的使用
類似於字元串,len()函數在列表中也非常實用。當我們需要獲取一個列表的長度,或者判斷一個列表中是否包含某個元素時,就可以使用len()函數。
下面給出len()函數在列表中的幾個應用場景。
1、獲取列表的長度
arr = [1, 2, 3, 4, 5] print(len(arr)) # 輸出結果: 5
2、判斷列表是否為空
arr1 = [] if len(arr1) == 0: print("arr1是空列表") else: print("arr1不是空列表") arr2 = [1, 2, 3, 4, 5] if len(arr2) == 0: print("arr2是空列表") else: print("arr2不是空列表")
3、判斷列表中是否包含某一元素
arr = [1, 2, 3, 4, 5] if 3 in arr: print("列表包含3這個元素") else: print("列表不包含3這個元素")
四、len函數在元組、字典中的使用
與字元串、列表類似,元組、字典也可以使用len()函數獲取其長度。
下面給出這兩種數據類型中len()函數的應用場景。
1、獲取元組的長度
t = (1, 2, 3, 4, 5) print(len(t)) # 輸出結果: 5
2、獲取字典的長度
dict1 = { "key1": 1, "key2": 2, "key3": 3 } print(len(dict1)) # 輸出結果: 3
五、總結
len()作為Python中常用的內置函數之一,可以方便地獲取一個字元串、元素、列表、元組、字典等對象的長度。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場景中靈活地應用該函數,用於判斷、篩選、組合、輸出等多種操作。
最後,給出一些練習題,大家可以自行完成掌握:
1、獲取字元串、列表、元組、字典等不同對象的長度。
2、判斷列表、元組、字典是否為空,或者是否包含某個元素。
3、使用len()函數計算一個字元串中某個字元或某個子串出現的次數。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10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