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輩c語言,小字輩電影免費

本文目錄一覽:

從事電腦工作的進。。。。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文全稱中央處理器。

從1971年intel發布了全世界第一款微處理器晶元4004以來,它的發展速度之快實在令人咋舌。

摩爾定律:每十八個月集成電路的複雜度和晶體管的數量會翻一倍,而價格同時下降一半。就目前的計算機市場來看,除了顯卡集成度的增長速度如脫韁野馬一般遠遠的拋離了摩爾定律的長期趨勢線,intel和AMD在其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的過程中一直向世人完美的詮釋著定律長久不變的魅力,執迷不悔地沿著這條路發展下去,從AMD的官方網站()公開的資料便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它的CPU開發部門分為兩個設計小組,如一個小組開發出新內核的產品,接下來要花6個月的時間來改進緩存(cache)方面的性能,完後還要再花6個月的時間改進內核,用以提高性能(大家可以從Athlon的發展流程清晰地看出這12個月的變化),等到再經過6個月的市場銷售期,另一個設計小組的全新內核產品又問世了,6+6+6=18個月—恰好符合摩爾定律!

CPU按照其處理信息的字長分為4位微處理器、8位微處理器、16位微處理器、32位微處理器和已經初露端倪的64位微處理器。掐指一算,CPU從最初的4位發展到現在的32位只經歷了短短十年的時間,期間各微處理器的代表產品如下:

4位微處理器:intel公司的4004處理器

8位微處理器:intel公司的8080、8085處理器

摩托羅拉公司的MC6800處理器

16位微處理器:intel公司的8086、80286處理器

32位微處理器:intel公司的80386處理器

准32位微處理器:intel公司的80386SX處理器

大多數國人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都是從採用80286處理器的個人電腦開始的,那時我們親切的把它稱為286,不過當時的生活水平可沒有幾個人能買得起計算機,個別的企業在花重金購進後也跟寶貝兒似的,恨不得能用個玻璃罩給罩起來,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1985年80386和1989年80386SX的問世也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觀。轉折點出現在1989年intel推出的80486處理器上,80486在80386的基礎上集成了80387協處理器(浮點運算功能)和8KB高速緩存,使得微處理器的性能得到很大幅度的提高,洽逢當時國民經濟呈增長趨勢,486電腦便開始以緩慢的速度「走」入了老百姓的家庭當中。到了1993年,就像大家現在期盼Pentium4的心情一樣,夢幻般的CPU誕生了,它就是「奔騰」(Pentium),按當時習慣的叫法我們還稱它為586,但是intel公司為了擠掉其它CPU廠商,保護自己產品的商標,在其申請x86為自己商標失敗以後.便統一將這一代(586)的產品註冊命名為「奔騰」,並開始在我國作電視廣告,現在回憶起來印象最深的當數那句公告詞「intel,computer inside」。從此之後,奔騰時代開始了!不過當年還是小字輩的超微(AMD)公司在同年推出了K5處理器;僅相隔一年,IBM公司也推出了Cyrix 6×86系列處理器,商業競爭日趨激烈,intel想壟斷CPU市場的算盤落空了,這位巨人當然不會等閑視之,為了佔領伺服器市場和穩固個人計算機市場它相繼推出了Pentium Pro和Pentium MMX,真正的CPU大戰開始了……

不久,cyrix被逐出舞台,人們期待的三足鼎立就此宣布結束.

當時人們以為intel很快變會統一cpu市場,不過今天的事實證明,這是遙遠的路~

硬碟

大家都知道,目前佔主流的硬碟介面有IDE和SCSI兩種,那麼這兩種介面又是如何誕生的呢?二者之中歷史資歷更深的是SCSI,它的前身是1979年由美國的Shugart公司(希捷的前身)制訂、並於1986年獲得ANSI(美國標準協會)承認的SASI(Shugart?Associates?System?Interface,施加特聯合系統介面)。而IDE則源於CDC(Control?Data?Corporation,數據控制公司)、康柏(COMPAQ)、西部數據(Western?Digital,以下簡稱WD)共同開發的磁碟控制介面,並於1989年由ANSI認可為ATA標準。

CDC的特點是不需大量追加設備即可構成電腦方的主控線路,?這也正是它在個人電腦上得到廣泛應用的原因。早期的硬碟容量不過10MB到數十MB,甚至連今天的內存容量都不如而且價格極其昂貴,很少有個人用戶有幸擁有硬碟。當時的硬碟所採用的磁頭大多是高鐵酸鹽磁頭或MIG磁頭。

進入90年代以來,硬碟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和批量生產帶來的成本降低導致硬碟零售價大幅下降,使越來越多的個人用戶有幸接觸到硬碟。在90年代初,SCSI介面發展為SCSI-2,早期的SCSI-2產品通過提高同步傳輸時的頻率使數據傳輸速率提高為10MB/s,後來又出現了支持16位並行數據傳輸(原本為8位並行數據傳輸)的Wide?SCSI,將數據傳輸率再提高為20MB/s。與此相對應,原有的8位傳輸的SCSI被稱為Narrow?SCSI。而在1994年,增強型的IDE介面E-IDE(Enhanced?IDE)也問世了,?它解決了IDE介面無法支持高於528MB的硬碟的問題並使一個介面能同時連接兩個設備,還大大提高了數據傳輸率。

E-IDE由ANSI認可為ATA-2。

與此同時,用於連接光碟機、磁帶機等非硬碟設備ATAPI介面也誕生了。可以說,正是E-IDE介面的誕生,帶來了今天IDE介面存儲設備的普及。

到了1995年,更為高速的SCSI介面SCSI-3誕生了。SCSI-3俗稱UltraSCSI(數據傳輸率20MB/s),其正式的稱謂是SCSI-3?Fast-20?ParallelInterface。顧名思義,就是將同步傳輸時鐘頻率提高到20MHz以提高數據傳輸率的技術。當使用16位傳輸的Wide模式時,數據傳輸率更可以提高至40MB/s。正是在這個時期,「追求高性能惟有挑選SCSI」逐漸成為一種思維定式(當然SCSI的好處不僅僅在於數據傳輸率快這麼簡單)。

但到了1997年,狀況又有了改變,IDE陣營推出了Ultra?ATA規格展開新一輪對抗。當使用Ultra?ATA?DMA?Mode?2(俗稱Ultra?DMA/33)模式時,數據傳輸率最高可以達到33.3MB/s。這一速度比Narrow傳輸模式下的UltraSCSI還要快。現在流通的IDE硬碟已經全部對應了Ultra?ATA模式。並且,隨著硬碟的容量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快,MR磁頭和提高磁碟記錄密度的新規格得以普及。

為了對抗Ultra?ATA,SCSI陣營也於1997年推出了新的Ultra?2?SCSI規格(Fast-40),目前已有多種SCSI硬碟支持Ultra?2?SCSI。?不過,採用LVD(Low?Voltage?Differential,低電壓微分)傳輸的Ultra?2?SCSI難以與原有的低速設備兼容,因此現階段個人用戶主要使用的還是Ultra(Wide)SCSI。

另外,在1998年9月,更為高速的數據傳輸率高達160MB/s的Ultra160/m?SCSI(Wide模式下的Fast-80)規格正式公布,新一代SCSI硬碟將對應這一最新的硬碟介面。

在IDE陣營方面,1998年2月由昆騰(Quantum,現在沒了)公司牽頭推出了支持66MB/s數據傳輸率的Ultra?ATA?/66標準。儘管支持它的控制晶元組遲遲未見問世(現在已經有SIS的兼容晶元出現),WD已經於去年12月率先推出了支持Ultra?ATA/66的硬碟產品,不過產品在出廠時將Ultra?ATA/66模式設為Disable,用戶想要激活這一模式必須使用專用的工具軟體設定(當時並沒有支持Ultra?ATA/66的主板,所以這一措施可謂妥當)。現在昆騰、IBM等也已經先後推出了支持Ultra ATA/66的最新產品。

內存 顯卡 偶就不說了

CPU歷史

這個是整個電腦歷程的發展歷史。。。很長

華碩

微星

技嘉

精英

其他都可以到百度百科去查

實在太多了~~

樓主我花了半小時幫你搜集的資料目的是為了讓你多學點,但是很多東西想電腦硬體這種工作是必須要你親自動手的 以前的不管 現在最新硬體配置參數是需要你去每天動手學的。很簡單 不需要多複雜的東西只要記住就可以

最後一句 把分給我

用生活實例驗證 理想給人帶來誤解 這句話

以德抱怨

原句:「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論語 憲問》

以德抱怨,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了,人們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孔老夫子教我們,別人欺負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齒也要往肚子里吞,別人來欺負你,你反而應該對他更好,要用你的愛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懷去感動他。這就讓人感覺很有點肅然了。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過去那個被打的人還笑笑說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對你越好……遇到這種情況我也會感動到傻眼,這多好一孩子,多偉大的情操啊……

但事實上,我們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當初,也萬萬沒想到原來在孔子這句「以德抱怨」的後邊還跟著另外一段話,什麼話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看完以後,幡然醒悟,原來我們都被某個斷章取義的孔子FANS給玩了一把!當時的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孔子的一個弟子問他說:師傅,別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對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養羞死他,讓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說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抱怨」,拿起板磚飛他!看!就因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話,剛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現在這個溫婉的受氣包形象。

與西方文化相比,東方文明一向被認為是謙遜堅忍的,同樣是被人欺負,西方的帶頭大哥耶穌在聖經里就叫囂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小弟們!別人瞪了你一眼,你就要瞪回去,別人咬了你一口,你就要咬回來!而東方呢?佛家的精神領袖釋迦牟尼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而且他可不是說說而已的,大鷹來欺負他,要吃他的肉,他也真從自己身上一刀刀幫大鷹割下肉來,這就偉大得有點近乎BT了。說完了國外的幾位大領導,再回到中國,孔老宗師的這句話為什麼會被別人有意地曲解呢?根源還是當時封建統治者的需要,他們的心思,無外乎就是要信仰孔子的萬千民眾成為「以德抱怨」的順民,只有「以德抱怨」的民眾,才會老老實實地服從他們的剝削和壓迫。我們再來看看影響吧,孔老先生這句被曲解了的「以德抱怨」,在中國文化史上起的壓迫作用,可真是大到了天上。皇帝殘暴,我們要「以德抱怨」,地主剝削,我們要「以德抱怨」,八國聯軍都打到北京了,還是要「以德抱怨」,要卑躬屈膝,要割地稱臣,要想盡一切辦法彰現自己的「德」,要「量中華之物力,結大國之歡心」……就是沒想過反抗。試想,如果中國的文化里,沒有這種把正確的思想東篡西改來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惡習,如果孔子這句原話沒有被刻意地曲解成這樣子,我們中國人會養成這樣一種懦弱的思維慣性嗎?有人說西方人的骨子裡本性是狼性,而東方人的骨子裡的本性是羊性,這裡如月影倒想問問了,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變成了這樣?如果我們從古以來信奉的是西方那種「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訓誡,近代史上的中國,會給世界留下那麼一個任人魚肉的印象嗎?

以德抱怨。

原句:以德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歪曲程度:8

反面影響:9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秦伯》

又是孔老先生的話,小小景仰一下下先。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是說,國家統治人民,指使驅趕他們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讓他們明白他們在做什麼。這句話在現在看來,絕對很明顯就是封建統治階級幾千年來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權術,小老百姓嘛,讓他們知道那麼多幹什麼?最好都是昏昏噩噩,只知道照著我們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輩子,這句訓誡不可謂不惡毒,它被千百年來中國的大小封建統治者奉為至寶,抹殺了多少真理與人民的創造性,但同時,我們的問題就來了,這樣的一條愚民之術,真是孔子這位致力於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嗎?

我們知道,在春秋時代的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後人要研讀那時侯的文章,便要再經過一個「句斷」的過程,即是根據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適當地方加上標點和停頓,這樣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順而連貫的話。在這裡插一句,孔子的文章為什麼被後人引用得非常多呢?這其一當然是孔子本身的名望使然,其二,則是因為他的語錄涵蓋的範圍非常廣,幾乎包括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一來,後來的人無論是誰,抱著什麼目的,都可以從孔子的話中斷章取義地引用其中的相關部分,再加以自己個人傾向的理解和句斷,用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比方說現在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從前文來看,我們孔老先生前邊一直在討論詩禮樂這三種東東的教育問題,可怎麼後邊一下子就變成去教帝王權術的訓誡了呢?原來,這又是後人別有用心地斷章取義,刻意在句子的中間用一個不恰當的「句斷」使這句話產生了歧義的緣故。我們結合上下文的語境,很容易就能得出這句話正確的分句方法:「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話就是說,詩、禮、樂這三樣東西是教育民眾的基礎,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詩禮樂,好,讓他們自由發揮,如果人民還玩不來這些東東,我們就要去教化他們,讓他們知道和明白這些東西。」你看,這才是「有教無類」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好好的一句話,硬是被那些別有用心的混蛋生生地坳成了孔子要愚弄人民,要阻撓人民知書答理尋求知識的愚民之術。真不知道那些曲解這話的SB怎麼想的,你要說這種P話是教育家孔子說出來的,誰信啊?都把人民當**來忽悠了?

有人說古時候的中國人民是不幸的,即便是在物質豐富的盛世,他們的精神世界也貧乏得可憐,到了中近代,西方的思想領域漸漸迎來了文藝復興,迎來了民主共和,迎來了一個又一個推動世界的發明進步與思想啟蒙,而聰明的中華民族呢?在更早的時候他們就有了偉大的四大發明,走在了世界的前邊,可為什麼就是這麼好的基礎,到了近代我們反而遠遠於西方這些小字輩的民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多惡毒的訓誡啊!它象一條張開血盆大口的大蛇,狠狠地纏在中華民族的身上,泯滅了多少先進的思維火花,束縛了多少應有所作為的苗子。但反過來看看,故意曲解這句話的封建統治者固然可恨,但我們能完全把責任都推到他們身上嗎?這本身就是多麼可笑的一件事情,我們怎麼就沒想想,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一個用一生置身於教化天下民眾的孔子,又怎麼會說出「民不可使知之」的蠢話來?更可笑的是,這句話我們竟然就這樣相信了幾千年膜拜了幾千年,這最後該傷心的,是孔老先生呢?還是我們呢?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歪曲程度:7

反面影響:9

3、無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民間諺語聯對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話絕對是中國眾多以訛傳訛的話中最搞笑的一個例子之一,就算是剛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初中生,也能輕易看出這其中的不妥之處,首先,這無毒不丈夫,就跟我們認識的古人崇尚的價值觀念大大背離了,大丈夫,自然是說那些坦坦蕩蕩胸懷寬廣的男人,什麼時候惡毒陰損,暗箭傷人這種前綴也能放在前邊來形容大丈夫了?

原來,這句來自民間的諺語本來應該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這本來是個很好的句子,裡邊充分運用了對仗。顯示出了一份陽剛有力的氣魄,一個胸懷坦蕩的男人形象就躍然於紙上,可惜勞動人民口耳相傳的這一句話,到了朝廷上那些所謂的學高八斗的「君子」嘴裡就變了個味。為什麼呢?這要從古時候文人的習性說起,在這副對聯式的諺語里,「度」為仄聲字,犯了孤平,念著彆扭,很容易讀為平聲字「毒」,那些對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學者們某天吃飽了沒事兒干,便發揮他們的專長自做主張,把這句改為「無毒不丈夫」了,於是這句話,終於成了典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成了迂腐文人的筆下的又一個犧牲品,「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原話里一個君子對一個丈夫,一個度對另一個量,本來是很完美的一個句子,可經過上千年的以訛傳訛,竟成了「無毒不丈夫」這句現在我們掛在嘴邊的口頭禪。

這句話的整個演變過程,我寧可相信是無意的,否則也太缺德了,這不故意往咱男人身上抹黑么?但就是這無意的一個訛傳,卻也給我們帶來了些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影響,我們都知道心理學上有個說法叫先入為主,潛移默化。無毒不丈夫,我們天天在耳濡目染這個被篡改了的男人形象之際,心裡的價值觀人生觀,難免也會受到些不良影響,天天看著電視里奸人慫恿主角幹壞事的時候都用這句:「干吧!無毒不丈夫!」然後主角想想也對,於是五指併攏手掌上舉,狠狠地做一個切的動作:「無毒不丈夫,干!」你能說同樣作為一個男人,這東西看久了你的思維能不收到一丁點兒的影響么?關於這種語言的影響力量,我再舉個例子,比如隔壁頂撞了我一下,這時候我朋友張三來了:用的是原版的好話勸我:「老話說,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大如啊你是個男人,就別跟他一般計較了。」張三這樣說,我這個大丈夫當然再拉不下面子去計較這種小事,可如果另一種情況,張三來和我這麼說:「這老話怎麼說的?無毒不丈夫!大如,你是男人,不能慫啊!給你刀,去做了他!」 看看,我聽到他這話,除了接過刀速度衝出去亂砍以證明自己是個男人之外,還真沒什麼好辦法,你說對不對?

無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

歪曲程度:9

反面影響:5

4、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原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論語·陽貨》

現今女權主義抬頭,孔老夫子的這一句話便立時變成了女權精英批判者們群起而攻之的絕好靶子,看看,這就是你們中國男人歧視咱女性的最初起源,孔夫子這老混蛋啊!害我們女性被壓迫了幾千年啊幾千年,好不容易翻身做主人哪,我們要頂上半邊天再搶他們的半邊~~天!一時間,群情激憤,兇狠異常,熱鬧非凡。但各位姐姐們阿姨們姑奶奶們,且聽如月影說兩句話,你們把這罪過都推到孔老人家身上,卻是大大地冤枉了他了。

先根據當年老孔的處境,提出一個疑問:「孔老先生當時,為什麼要說出「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樣的話?任何人說話都不會是無緣無故的,當然,除了瘋子,而我們的孔老先生應該不是瘋子吧?而且這位孔老先生受《詩經》的影響很深,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他認為《詩經》是一部偉大的著作,而我們再來看看這部孔子都很推崇的巨著,裡邊倒有很大一部分歌頌了女子的活潑美麗,大方善良,歌頌了當時男女平等的浪漫愛情氛圍,事實也是這樣,在春秋時代,男女間是相當平等的,而孔夫子本人更是曾反覆多次以詩經里的「妻子好合,如鼓瑟琴」來表達了自己對婚姻和女子的平等看待觀點。所以,說孔子歧視婦女,不僅和孔子的思想不符,更與當時的民間社會整個大環境對不上號,因此這個說法,實在是大大地有待商榷。

所以我們就要看看,孔子當初是在什麼一種環境下說出「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的?這話又是對誰說的?他一宗師級別的身份,不可能在路邊想著想著突然心情煩躁就開罵一八杆子打不著的婦女同志吧?在《史記·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衛國之行,孔子「居衛月余,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丑之,去衛。」我來大致翻譯一下這段話,當代全國教育勞模孔老先生受衛國國君的邀請,來到了衛國參觀學習休養,但在這期間,孔老先生突然發現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來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並不是真正支持他來這教化衛國民眾的,尤其是那個衛靈公的老婆,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開炫耀,貶低了孔子,孔老先生那個鬱悶啊,你衛靈公到底是喜歡德才多些,還是喜歡女色多些?在你心裡我和你老婆哪個重要?乾醋自己吃完,依然沒人鳥他,孔子怒了,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丟!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GO,GO,GO!」收拾行李就離開了衛國,離開之後,心情平復了,想起衛國公老婆那種仗著得寵,驕橫跋扈亂政擾民的爛事兒,就發了感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你看,知道了這些歷史背景和人生經歷,孔子這話就很好理解了。我們知道,他罵的人是那種「被養」的女人和小人,女子還好說,可想想什麼人才能養小人?君主啊!再看看孔子的衛國之行,一切都明白了,他這話斷不是發神經突然開罵起包括自己老媽在內的所有女人,而是有一個特指的對象,這個對象,就是衛靈公那位老婆南子,就是那些「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的宮廷女權,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這後一句話怎麼解釋呢?就是說你作為一個君主,對那些後宮的女人和沒什麼本事的拍馬小人太親近了,她們就會得意忘形,忘了自己的身份,開始用你的權力胡做非為,而你疏遠她們吧,她們又要埋怨,總之是非常麻煩。此前沒見過什麼宮廷里女人之間的鬥爭的孔子說出這話是可以理解的,他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孔子之前,妲己誤國,烽火戲諸侯,這些事例還少嗎?孔子之後,宦官小人當道,皇后外戚亂政的橋段更是屢屢上演,不可枚數。所以我們的女性同胞們,你們要清楚,孔子當時沒發神經把你們全天下的女人不分青紅皂白地亂罵一通,別再憋屈他老人家了~~

最後一個問題,那麼是誰誤傳了這句話,讓我們可愛的女性同胞被壓迫了幾千年之久呢?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如月影要幫孔老夫子平反,自然也要再幫你們找到一個真正的罪魁禍首,讓你們發泄出那幾千年積下的怨恨(怎麼說著說著象鬼片了-_-!),好了,拉回正題,西漢的時候有一位所謂的「大儒」董仲舒,此人大力主張「夫為妻綱」,就是這個傢伙,借孔子的一句話斷章取義,給廣大的中華婦女頭上戴上了千年的枷鎖。看看這傢伙在《基義》一書里提出的「三綱」:「君臣父子夫妻之義,皆與諸陰陽之道。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他這東西就是一為討好歷任統治者的馬屁之作。「君為臣綱」,為歷代皇帝所接受,漸漸形成了封建統治的一套準則,而「夫為妻綱」,則為歷代男人所推崇。這「綱」是什麼意思?君為臣綱,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知道這個「綱」的厲害了吧?你想想,各位苦命的女子沒嫁人前都一可人的窈窕淑女,本來身份平等,嫁了人,就得時刻提心弔膽地按著老公的這個「綱」過日子,這三綱五常,束縛了中國多少年,害了多少代人啊!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原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歪曲程度:6

反面影響:9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莊子·養生主》

這句話是莊子說的,八卦一下,莊子此人,實在是如月影非常喜歡的一個人物,他的思想和性情,都非常十分很特別對我胃口,什麼大家不愛聽這些?那算了,本來想抖點猛料讓大家深入了解一下我這個好同志的……好了好了別扔雞蛋,我說正事還不行嗎?好,先來看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句話我們在什麼地方見得最多呢?第一,是圖書館,第二,是全國各個小學的後牆上,按照現在人們的普遍理解,這句話實在是學習勵志類的不二明言警句,生也有涯,知也無涯,多崇高的目標啊,這比什麼孔老夫子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都來得有氣勢多了,古往今來,不知道多少學子在這句話的激勵下鑿壁偷光聞雞起舞奮發圖強追求上進讀那些永遠也讀不完的書,動力啊,偶像啊,莊子七老八十還能說出這麼振奮人心的話,咱年輕的小輩正當青春,怎麼能輸給他老人家?不狠狠地讀書怎麼對得起他老人家?

但真相說出來,往往會讓人哭笑不得,莊子的這句話其實是這樣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我莊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對的知識是無限的,要我以本來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種永遠看不到邊的盡頭,你當我是SB嗎?這樣會搞死自己的捏~~莊子是一個追崇順其自然,清凈無為的洒脫人物,他認為人吃個飯,飽了就行,沒什麼必要追求奢華,穿個衣,別凍著就行,實在不需與什麼人攀比。同樣,學問也是如此,學夠了就行,學以致用,學問學來就是為了用,你一個人再牛B,還能全部用到這世間所有的學問?既然不能用到,那你老學老學把自己整個生命都拿來學這是幹啥呢?時間都被你拿來學習了,還怎麼有時間把學到的東西拿來用呢?這不就跟吃飯是為了炫耀穿衣是為了攀比的人一樣,完全本末倒置了嗎?所以他老人家就在《養生主》一書中給後世陷入這個怪圈的書獃子們提了個醒,你們這樣苦學盲學亂學通學,對身體不好滴,會搞死自己滴~~

當然,莊子的這句被人誤解的話,其實並沒有以上那些例子引起的反面作用那麼大,讀書是必須的,掌握一定的知識也是必須的,但咱們要記得自己把握好,有個度。你就算用半輩子武裝得自己學富五車,卻發現很多知識你根本用不上,這不浪費了么?莊子從來都不認為一個人能比自然更大,這是他所有的話中唯一的主題思想,實際上,就算我們拿現在的世界觀來衡量一部《莊子》,仍能發現他的學說里,有許多是符合辨證唯物主義思想的。可嘆的是,就是這麼一位崇尚自然的思想家,他一句勸解讀書人適可而止循序漸進的話卻被一些叫嚷著「人定勝天」的人當成了激勵年輕人拚命讀書的名言來供著,科舉改成了高考,八股改成了應試教育,於是大學生一年比一年多,可素質卻一年比一年低下,最後整黃了吧?你看現在大學文憑都和廢紙沒什麼兩樣了,這幫人還不醒悟,還是繼續讀,讀完大學讀碩士,讀完碩士讀博士,讀完博士讀博士後……讀完出來一看,嘿,好象我已經老了捏,很多知識也用不著捏,這不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么?最後再說一句私人的牢騷話,最近我去圖書館,總看見一幫老頭老太太天天在那侯著,一見有啥免費的學習班就往裡鑽,也根本不管別人老師是教著什麼,各位老爺爺老奶奶們,聽我這個後輩說句話,您們這不瞎搗蛋么?趕時髦啊?擺個性哪?想讓我們稱讚下您啊?還是真打算活到老學到老啊?自個兒細細思量一下有什麼意義么?能不能騰些地方給些真正需要的人進去?M的連「量子力學基礎淺談」都有街道的老大媽在裡邊占著位置,我真是無語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歪曲程度:8

反面影響:3

6、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莊子·大宗師》

說點輕鬆點的吧。

沿著偉大的思想家莊老爺子的足跡,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一條咱們耳熟能詳的名句:「相濡以沫」。

說起這句話,其實大有來頭,我想大家都聽過現在流行的一個詞吧?江湖,這個「江湖」是從哪兒出來的呢?很多人以為最初是古龍小說里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實不然,江湖這個詞最早的出處,便是在莊子說「相濡以沫」的這句話中。在《大宗師》篇中,莊子給我們講了這麼一個小故事:「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他說的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幹了,兩條小魚被困在了一個小水窪,為了生存下去,它們彼此從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濕氣來濕潤對方的身體,互相扶持,互相依賴。但,與其在死亡邊緣才這樣互相扶持,還不如大家找到一條水路,開開心心地回到廣闊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

我們口口聲聲說的「江湖」就是這麼來的,沒想到吧?

相濡以沫,這句話的全部意思,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我有個大學的同學,是個陝西的女孩子,她在上學時找了個陝西的男朋友,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了他,當然包括了身體,可是那個懶惰的男朋友對她很不好,常打她罵她象傭人一樣地指使她,卻又根本離不開她,我們驚奇的是,她竟然一直默默忍受了下來,一忍就是四年,我們忍不住問她,你們過得這麼辛苦這麼難受,為什麼還要在一起呢?她卻這樣回答:「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雖然在一起不是很快樂,但這不就是相濡以沫嗎?」

我無言,這能算是相濡以沫嗎?為什麼明明外邊有更大的江湖,更寬廣的天地,為什麼明明知道知道自己有更好的未來,卻要把雙方都綁在一起,不開心地繼續過下去呢?我們都身處一個傳統思維佔據非常強勢地位的社會,一句相濡以沫,不知道讓多少愛情做了這種傳統思維的犧牲品。其實想一想,如果自己都不開心,別人的稱讚又能怎麼樣?如果自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正天地,別人的指責又能怎麼樣?唉,說大了,有點沒邊沒際,父母也教育過我勸合不勸分的道理,這話題也到此為止吧,勸合不勸分,相濡以沫啊,原來我也不能免俗。

只是嘆息一聲,我們都沒曾想到,除了一句相濡以沫,原來後邊,還可以相忘於江湖。

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歪曲程度:–

反面影響:–

7: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

要說起這句話,大半的憤青都會告訴你,這話的意思是說:「天地殘暴不仁,把萬物都當成低賤的豬狗來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謂聖人們也沒兩樣,還不是把我們老百姓也當成豬狗不如的東西!」標準的無政府主義宣言,標準的對社會不滿。這句話在各種憤青的文章中,在當前下三流的網路YY小說里那是隨處可見,主角通常是弱小無助,飽受壓迫和不公,於是有一天突然醒悟,大喊一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立時或悟道飛升,或肉身成佛,或從一個人人可以欺負的小癟三變成一方霸主,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基本上,這些孩子的思維都可以總結為一種抑鬱太久的被壓迫感大爆發,就好象連老天都欠了他們個十萬八萬似的。可是呢?另一方面這幫無政府主義的傢伙又沒膽子喊出什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類更牛B的話,更不敢扯出個大旗子大叫「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最後,只好喊一喊這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以表達一種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憋屈。說實話,其實我挺同情這些人的,無政府主義沒什麼了不起,一個人在學生時代沒有經歷過無政府主義的階段,基本上可以被認為沒有青春,我也經歷過那種思想特別衝動覺得這世界上誰都跟自己過不去的時代,不同的是現在我知道了怨天尤人一點用都沒有,社會是不公平,社會就是這麼吊不公平,如果你覺得社會不公平,你只有自己努力去改變這一切。

但就算我非常理解他們的青春年少,我還是有必要得跟這些後輩們說一句,你們這句話,其實恰好用錯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根本不是你們從字面上理解的,說天地殘暴不仁,把世間萬物都看成豬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豬狗,也根本不是你們想的那樣說所謂高高在上的統治者們,把百姓看得低微卑賤。其實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說,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你們推崇的這句話,它的原意中根本沒有你們所需要的壓迫與歧視,卻恰恰相反,它說的是一個公平的道理,我們所有的人,所有的眾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為什麼現在你啃著乾麵包,別人卻吃著海鮮大餐?孩子,在大叫不公平之前,為什麼你不想想你是否和他流過一樣的汗水?如果想不通,也行,那就別想了,為什麼你不嘗試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稍微扭轉一下這樣的「不公」?只是大叫著不公平大叫著沒天理大叫著等著天上掉個餡餅下來補償你的委屈你的遺憾你正損失著的一去不復返的青春年華,有用嗎?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一篇是寫給那些迷茫孩子的,如果你理解錯了這句話,你會陷入自己的監獄,不能自拔。如果你知道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我恭喜你,孩子,這時你才真正長大。

如何看待莫寒搶c位的說辭?

1 / 6 莫寒拼了命搶C位,無非是為了能多幾秒鐘鏡頭。但是匪夷所思的是,片尾100秒的專屬個人時段,她卻沒有好好利用,非要去做什麼狗糧。無聊的編排讓觀眾把精力都放在了吐槽上,彈幕里全是吐槽她顏值的,儼然是一個公開處刑現場。那麼這100秒到底該怎麼用呢?兩年前吳宣儀已經在《創造101》中給出了標準示範。在整個《創造101》里,吳宣儀只有一次100秒機會。她靜心設計了一段模仿秀,一口氣模仿了六位人氣選手。這段模仿秀讓吳宣儀吸粉無數,最重要的是,臉部非常誇張的顏藝,成功打臉說她整容的人。

2 / 6 莫寒拼了命搶C位,無非是為了能多幾秒鐘鏡頭。但是匪夷所思的是,片尾100秒的專屬個人時段,她卻沒有好好利用,非要去做什麼狗糧。無聊的編排讓觀眾把精力都放在了吐槽上,彈幕里全是吐槽她顏值的,儼然是一個公開處刑現場。那麼這100秒到底該怎麼用呢?兩年前吳宣儀已經在《創造101》中給出了標準示範。在整個《創造101》里,吳宣儀只有一次100秒機會。她靜心設計了一段模仿秀,一口氣模仿了六位人氣選手。這段模仿秀讓吳宣儀吸粉無數,最重要的是,臉部非常誇張的顏藝,成功打臉說她整容的人。

3 / 6 莫寒拼了命搶C位,無非是為了能多幾秒鐘鏡頭。但是匪夷所思的是,片尾100秒的專屬個人時段,她卻沒有好好利用,非要去做什麼狗糧。無聊的編排讓觀眾把精力都放在了吐槽上,彈幕里全是吐槽她顏值的,儼然是一個公開處刑現場。那麼這100秒到底該怎麼用呢?兩年前吳宣儀已經在《創造101》中給出了標準示範。在整個《創造101》里,吳宣儀只有一次100秒機會。她靜心設計了一段模仿秀,一口氣模仿了六位人氣選手。這段模仿秀讓吳宣儀吸粉無數,最重要的是,臉部非常誇張的顏藝,成功打臉說她整容的人。

4 / 6 莫寒拼了命搶C位,無非是為了能多幾秒鐘鏡頭。但是匪夷所思的是,片尾100秒的專屬個人時段,她卻沒有好好利用,非要去做什麼狗糧。無聊的編排讓觀眾把精力都放在了吐槽上,彈幕里全是吐槽她顏值的,儼然是一個公開處刑現場。那麼這100秒到底該怎麼用呢?兩年前吳宣儀已經在《創造101》中給出了標準示範。在整個《創造101》里,吳宣儀只有一次100秒機會。她靜心設計了一段模仿秀,一口氣模仿了六位人氣選手。這段模仿秀讓吳宣儀吸粉無數,最重要的是,臉部非常誇張的顏藝,成功打臉說她整容的人。

5 / 6 莫寒拼了命搶C位,無非是為了能多幾秒鐘鏡頭。但是匪夷所思的是,片尾100秒的專屬個人時段,她卻沒有好好利用,非要去做什麼狗糧。無聊的編排讓觀眾把精力都放在了吐槽上,彈幕里全是吐槽她顏值的,儼然是一個公開處刑現場。那麼這100秒到底該怎麼用呢?兩年前吳宣儀已經在《創造101》中給出了標準示範。在整個《創造101》里,吳宣儀只有一次100秒機會。她靜心設計了一段模仿秀,一口氣模仿了六位人氣選手。這段模仿秀讓吳宣儀吸粉無數,最重要的是,臉部非常誇張的顏藝,成功打臉說她整容的人。

6 / 6 莫寒拼了命搶C位,無非是為了能多幾秒鐘鏡頭。但是匪夷所思的是,片尾100秒的專屬個人時段,她卻沒有好好利用,非要去做什麼狗糧。無聊的編排讓觀眾把精力都放在了吐槽上,彈幕里全是吐槽她顏值的,儼然是一個公開處刑現場。那麼這100秒到底該怎麼用呢?兩年前吳宣儀已經在《創造101》中給出了標準示範。在整個《創造101》里,吳宣儀只有一次100秒機會。她靜心設計了一段模仿秀,一口氣模仿了六位人氣選手。這段模仿秀讓吳宣儀吸粉無數,最重要的是,臉部非常誇張的顏藝,成功打臉說她整容的人。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09692.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小藍的頭像小藍
上一篇 2025-01-04 19:31
下一篇 2025-01-04 19:31

相關推薦

  • AES加密解密演算法的C語言實現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是一種對稱加密演算法,可用於對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C語言中如何實現AES演算法,並對實現過程進…

    編程 2025-04-29
  • 學習Python對學習C語言有幫助嗎?

    Python和C語言是兩種非常受歡迎的編程語言,在程序開發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那麼,學習Python對學習C語言有幫助嗎?答案是肯定的。在本文中,我們將從多個角度探討Pyth…

    編程 2025-04-29
  • Python被稱為膠水語言

    Python作為一種跨平台的解釋性高級語言,最大的特點是被稱為”膠水語言”。 一、簡單易學 Python的語法簡單易學,更加人性化,這使得它成為了初學者的入…

    編程 2025-04-29
  • OpenJudge答案1.6的C語言實現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詳細闡述OpenJudge答案1.6在C語言中的實現方法,幫助初學者更好地學習和理解。 一、需求概述 OpenJudge答案1.6的要求是,輸入兩個整數a和b,輸出…

    編程 2025-04-29
  • Python按位運算符和C語言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詳細闡述Python按位運算符和C語言的相關內容,並給出相應的代碼示例。 一、概述 Python是一種動態的、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其按位運算符是用於按位操作的運算符…

    編程 2025-04-29
  • Python語言由荷蘭人為中心的全能編程開發工程師

    Python語言是一種高級語言,很多編程開發工程師都喜歡使用Python語言進行開發。Python語言的創始人是荷蘭人Guido van Rossum,他在1989年聖誕節期間開始…

    編程 2025-04-28
  • Python語言設計基礎第2版PDF

    Python語言設計基礎第2版PDF是一本介紹Python編程語言的經典教材。本篇文章將從多個方面對該教材進行詳細的闡述和介紹。 一、基礎知識 本教材中介紹了Python編程語言的…

    編程 2025-04-28
  • Python語言實現人名最多數統計

    本文將從幾個方面詳細介紹Python語言實現人名最多數統計的方法和應用。 一、Python實現人名最多數統計的基礎 1、首先,我們需要了解Python語言的一些基礎知識,如列表、字…

    編程 2025-04-28
  • Python作為中心語言,在編程中取代C語言的優勢和挑戰

    Python一直以其簡單易懂的語法和高效的編碼環境而著名。然而,它最近的發展趨勢表明Python的使用範圍已經從腳本語言擴展到了從Web應用到機器學習等廣泛的開發領域。與此同時,C…

    編程 2025-04-28
  • Python基礎語言

    Python作為一種高級編程語言擁有簡潔優雅的語法。在本文中,我們將從多個方面探究Python基礎語言的特點以及使用技巧。 一、數據類型 Python基礎數據類型包括整數、浮點數、…

    編程 2025-04-28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