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提高MySQL資料庫查詢效率有哪些技巧?
- 2、mysql資料庫
- 3、mysql資料庫面試題(學生表_課程表_成績表_教師表)
- 4、如何利用MySQL資料庫鎖定和解鎖資料庫表
- 5、mysql怎麼查看錶結構和注釋
- 6、在MYSQL資料庫里如何建立兩個表的關聯
提高MySQL資料庫查詢效率有哪些技巧?
1.合理使用索引
索引是資料庫中重要的數據結構,它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查詢效率。現在大多數的資料庫產品都採用IBM最先提出的ISAM索引結構。索引的使用要恰到好處,其使用原則如下:
●在經常進行連接,但是沒有指定為外鍵的列上建立索引,而不經常連接的欄位則由優化器自動生成索引。
●在頻繁進行排序或分組(即進行group by或order by操作)的列上建立索引。
●在條件表達式中經常用到的不同值較多的列上建立檢索,在不同值少的列上不要建立索引。比如在僱員表的「性別」列上只有「男」與「女」兩個不同值,因此就無必要建立索引。如果建立索引不但不會提高查詢效率,反而會嚴重降低更新速度。
●如果待排序的列有多個,可以在這些列上建立複合索引(compound index)。
●使用系統工具。如Informix資料庫有一個tbcheck工具,可以在可疑的索引上進行檢查。在一些資料庫伺服器上,索引可能失效或者因為頻繁操作而使得讀取效率降低,如果一個使用索引的查詢不明不白地慢下來,可以試著用tbcheck工具檢查索引的完整性,必要時進行修復。另外,當資料庫表更新大量數據後,刪除並重建索引可以提高查詢速度。
2.避免或簡化排序
應當簡化或避免對大型表進行重複的排序。當能夠利用索引自動以適當的次序產生輸出時,優化器就避免了排序的步驟。以下是一些影響因素:
●索引中不包括一個或幾個待排序的列;
●group by或order by子句中列的次序與索引的次序不一樣;
●排序的列來自不同的表。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排序,就要正確地增建索引,合理地合併資料庫表(儘管有時可能影響表的規範化,但相對於效率的提高是值得的)。如果排序不可避免,那麼應當試圖簡化它,如縮小排序的列的範圍等。
3.消除對大型錶行數據的順序存取
在嵌套查詢中,對錶的順序存取對查詢效率可能產生致命的影響。比如採用順序存取策略,一個嵌套3層的查詢,如果每層都查詢1000行,那麼這個查詢就要查詢10億行數據。避免這種情況的主要方法就是對連接的列進行索引。例如,兩個表:學生表(學號、姓名、年齡……)和選課表(學號、課程號、成績)。如果兩個表要做連接,就要在「學號」這個連接欄位上建立索引。
還可以使用並集來避免順序存取。儘管在所有的檢查列上都有索引,但某些形式的where子句強迫優化器使用順序存取。下面的查詢將強迫對orders表執行順序操作: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customer_num=104 AND order_num;1001) OR order_num=1008
雖然在customer_num和order_num上建有索引,但是在上面的語句中優化器還是使用順序存取路徑掃描整個表。因為這個語句要檢索的是分離的行的集合,所以應該改為如下語句: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customer_num=104 AND order_num;1001
UNION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order_num=1008
這樣就能利用索引路徑處理查詢。
4.避免相關子查詢
一個列的標籤同時在主查詢和where子句中的查詢中出現,那麼很可能當主查詢中的列值改變之後,子查詢必須重新查詢一次。查詢嵌套層次越多,效率越低,因此應當盡量避免子查詢。如果子查詢不可避免,那麼要在子查詢中過濾掉儘可能多的行。
5.避免困難的正規表達式
MATCHES和LIKE關鍵字支持通配符匹配,技術上叫正規表達式。但這種匹配特別耗費時間。例如:SELECT * FROM customer WHERE zipcode LIKE 「98_ _ _」
即使在zipcode欄位上建立了索引,在這種情況下也還是採用順序掃描的方式。如果把語句改為SELECT * FROM customer WHERE zipcode ;「98000」,在執行查詢時就會利用索引來查詢,顯然會大大提高速度。
另外,還要避免非開始的子串。例如語句:SELECT * FROM customer WHERE zipcode[2,3] ;「80」,在where子句中採用了非開始子串,因而這個語句也不會使用索引。
6.使用臨時表加速查詢
7.用排序來取代非順序存取
mysql資料庫
怎麼可能呢 你要注意添加數據的類型和建表的一致 舉例如下: //建立一個表 create table tab_nam( age int, name char(10) ) //往裡插入數據 insert into tab_nam(age,name) values(11,’aaa’) insert into tab_nam(age,name) values(22,’bbb’) ….
mysql資料庫面試題(學生表_課程表_成績表_教師表)
Student(Sid,Sname,Sage,Ssex)學生表
Sid:學號
Sname:學生姓名
Sage:學生年齡
Ssex:學生性別
Course(Cid,Cname,Tid)課程表
Cid:課程編號
Cname:課程名稱
Tid:教師編號
SC(Sid,Cid,score)成績表
Sid:學號
Cid:課程編號
score:成績
Teacher(Tid,Tname)教師表
Tid:教師編號:
Tname:教師名字
1、插入數據
2、刪除課程表所有數據
3、將學生表中的姓名 張三修改為張大山
或者
4、查詢姓』李』的老師的個數:
5、查詢所有課程成績小於60的同學的學號、姓名:
6、查詢沒有學全所有課的同學的學號、姓名
7、查詢平均成績大於60分的同學的學號和平均成績
8、查詢學過「100」並且也學過編號「101」課程的同學的學號、姓名
9、查詢「100」課程比「101」課程成績高的所有學生的學號
10、查詢課程編號「100」的成績比課程編號「101」課程高的所有同學的學號、姓名
11、查詢學過「魯迅」老師所教的所有課的同學的學號、姓名
12、查詢所有同學的學號、姓名、選課數、總成績
13、查詢至少有一門課與學號為「1」同學所學相同的同學的學號和姓名
14、把「SC」表中「魯迅」老師教的課的成績都更改為此課程的平均成績,
錯誤
15、查詢和「2」學號的同學學習的課程完全相同的其他同學學號和姓名
16、刪除學習「魯迅」老師課的SC表記錄
17、向SC表中插入一些記錄,這些記錄要求符合以下條件:沒有上過編號「003」課程的同學學號、002號課的平均成績
18、查詢各科成績最高和最低的分:以如下的形式顯示:課程ID,最高分,最低分
19、按各科平均成績從低到高和及格率的百分數從高到低順序
20、查詢如下課程平均成績和及格率的百分數(用」1行」顯示): 數學(100),語文(101),英語(102)
22、查詢不同老師所教不同課程平均分從高到低顯示
23、查詢如下課程成績第3名到第6名的學生成績單:數學(100),語文(101),英語(102)
23、統計下列各科成績,各分數段人數:課程ID,課程名稱,[100-85],[85-70],[70-60],[ 小於60]
24、查詢學生平均成績及其名次
25、查詢各科成績前三名的記錄(不考慮成績並列情況)
26、查詢每門課程被選修的學生數
27、查詢出只選修一門課程的全部學生的學號和姓名
28、查詢男生、女生人數
29、查詢姓「張」的學生名單
30、查詢同名同姓的學生名單,並統計同名人數
31、1981年出生的學生名單(註:student表中sage列的類型是datetime)
32、查詢平均成績大於85的所有學生的學號、姓名和平均成績
33、查詢每門課程的平均成績,結果按平均成績升序排序,平均成績相同時,按課程號降序排列
34、查詢課程名稱為「英語」,且分數低於60的學生名字和分數
35、查詢所有學生的選課情況
36、查詢任何一門課程成績在70分以上的姓名、課程名稱和分數
37、查詢不及格的課程,並按課程號從大到小的排列
38、查詢課程編號為「101」且課程成績在80分以上的學生的學號和姓名
39、求選了課程的學生人數:
40、查詢選修「魯迅」老師所授課程的學生中,成績最高的學生姓名及其成績
41、檢索至少選修兩門課程的學生學號
42、查詢全部學生都選修的課程的課程號和課程名(1.一個課程被全部的學生選修,2.所有的學生選擇的所有課程)
43、查詢沒學過「魯迅」老師講授的任一門課程的學生姓名
44、查詢兩門以上不及格課程的同學的學號及其平均成績
45、檢索「101」課程分數小於60,按分數降序排列的同學學號
46、刪除「2」同學的「101」課程的成績
如何利用MySQL資料庫鎖定和解鎖資料庫表
第一步,創建資料庫表writer和查看錶結構,利用SQL語句:
create table writer(
wid int(10),
wno int(10),
wname varchar(20),
wsex varchar(2),
wage int(2)
);
desc writer;
如下圖所示:
第二步,向資料庫表writer插入五條數據,插入後查看錶里數據,如下圖所示:
第三步,利用鎖定語句鎖定資料庫表writer,利用SQL語句:
lock table writer read;
讓資料庫表只讀不能進行寫
如下圖所示:
第四步,為了驗證鎖定效果,可以查看資料庫表數據,利用SQL語句:
select * from writer;
如下圖所示:
第五步,利用update語句對id=5進行更新,SQL語句為:
update writer set wname = ‘胡思思’ where id = 5;
如下圖所示:
6
第六步,利用unlock進行解鎖,SQL語句為:
unlock tables;
如下圖所示:
mysql怎麼查看錶結構和注釋
MySQL 查看錶結構簡單命令。
一、簡單描述表結構,欄位類型desc tabl_name;
顯示錶結構,欄位類型,主鍵,是否為空等屬性,但不顯示外鍵。
二、查詢表中列的注釋信息
select * from information_schema.columns where table_schema = ‘db’ #表所在資料庫
and table_name = ‘tablename’ ; #你要查的表
三、只查詢列名和注釋
select column_name,
column_comment from information_schema.columns where table_schema =’db’ and
table_name = ‘tablename’ ;
四、#查看錶的注釋
select table_name,table_comment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where table_schema = ‘db’ and table_name =’tablename’
ps:二~四是在元數據表中查看,我在實際操作中,常常不靈光,不知為什麼,有了解的大俠請留印。
五、查看錶生成的DDL show create table table_name;
在MYSQL資料庫里如何建立兩個表的關聯
1、首先我們打開Workbench創一個建資料庫(這裡都使用閃電1執行選定命令行)。
2、先創建Student學生表。
3、再創建course課程表。
4、然後就可以創建sc關聯表了我們先寫上Student的主鍵和course的主鍵,並寫上sc自己的屬性成績。
5、再寫上主鍵約束,以及把sc表的學號屬性和Studnet的學號關聯、課程號屬性和course的課程號關聯。
6、再次運行就可以看到我們成功創建了學生表和課程表的關聯表sc。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09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