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C語言循環結構-迭代
- 2、C語言迭代法
- 3、c語言的迭代法
- 4、C語言迭代法?
C語言循環結構-迭代
1.迭代是重複反饋過程的活動,其目的通常是為了逼近所需目標或結果。每一次對過程的重複稱為一次「迭代」,而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結果會作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
重複執行一系列運算步驟,從前面的量依次求出後面的量的過程。此過程的每一次結果,都是由對前一次所得結果施行相同的運算步驟得到的。例如利用迭代法*求某一數學問題的解。
對計算機特定程序中需要反覆執行的子程序*(一組指令),進行一次重複,即重複執行程序中的循環,直到滿足某條件為止,亦稱為迭代。
2.基本演算法
有些國外的教材,如《C++ Primer》第四版的中文版,會把iterative翻譯成迭代。
在java中Iterative 僅用於遍歷集合,本身並不提供盛裝對象的能力。如果需要創建Iterative對象,則必須有一個被迭代的集合。沒有集合的Iterative彷彿無本之木,沒有存在的價值。
iterative是反覆的意思,所以,有時候,迭代也會指循環執行,反覆執行的意思。
利用迭代演算法解決問題,需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確定變數
在可以用迭代演算法解決的問題中,至少存在一個直接或間接地不斷由舊值遞推出新值的變數,這個變數就是迭代變數。
建立關係式
所謂迭代關係式,指如何從變數的前一個值推出其下一個值的公式(或關係)。迭代關係式的建立是解決迭代問題的關鍵,通常可以使用遞推或倒推的方法來完成。
過程式控制制
在什麼時候結束迭代過程?這是編寫迭代程序必須考慮的問題。不能讓迭代過程無休止地重複執行下去。迭代過程的控制通常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所需的迭代次數是個確定的值,可以計算出來;另一種是所需的迭代次數無法確定。對於前一種情況,可以構建一個固定次數的循環來實現對迭代過程的控制;對於後一種情況,需要進一步分析出用來結束迭代過程的條件。
例1 : Fibonacci Sequence(斐波那契數列)
即這樣一個數列:0、1、1、2、3、5、8、13……,在數學上該數列定義為:
F(0)=0,F(1)=1; F(n) = F(n-1)+F(n-2) (n≥2,n∈N*)。
一般該數列可以遞歸實現,下面是用C語言 迭代 實現:
int fab(int n)
{ if (n3)
{return 1;}
else
{int first = 1,second = 1,temp = 0;
for (int i =0;in-2;i++)
{temp = first + second;
first = second;
second = temp;}
return temp;
}
}
例2 :驗證角谷猜想。日本數學家角谷靜夫在研究自然數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現象:對於任意一個自然數
n ,若 n 為偶數,則將其除以 2 ;若 n 為奇數,則將其乘以 3 ,然後再加
1。如此經過有限次運算後,總可以得到自然數1。人們把角谷靜夫的這一發現叫做「角谷猜想」。
要求:編寫一個程序,由鍵盤輸入一個自然數n ,把 n 經過有限次運算後,最終變成自然數 1 的全過程列印出來。
分析:定義迭代變數為 n ,按照角谷猜想的內容,可以得到兩種情況下的迭代關係式:當 n 為偶數時, n=n/2 ;當 n 為奇數時, n=n*3+1。用c 語言把它描述出來就是:
以下是引用片段:
if (n%2==0) //如果n是偶數
{
n=n/2;
}
else
{
n=n*3+1;
}
這就是需要計算機重複執行的迭代過程。這個迭代過程需要重複執行多少次,才能使迭代變數n
最終變成自然數1 ,這是我們無法計算出來的。因此,還需進一步確定用來結束迭代過程的條件。仔細分析題目要求,不難看出,對任意給定的一個自然數n
,只要經過有限次運算後,能夠得到自然數 1 ,就已經完成了驗證工作。因此,用來結束迭代過程的條件可以定義為:n=1。參考程序如下:
以下是完整程序: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
printf(“Please input n=\n”);
scanf(“%d”,n);
printf(“%d\n”,n);
while(n!=1)
{
if (n%2==0) //如果n是偶數
{
n=n/2;
printf(“-/2=%d\n”,n);
}
else
{
n=n*3+1;
printf(“-*3+1=%d\n”,n);
}
}
}
C語言迭代法
while 和do while是不同地
第二個改成
#include math.h
#include stdio.h
main()
{float x,t,c;
int a;
scanf(“%d”,a);
x=1;
t=x;x=(1.0/2)*(x+a/x);c=x-t;
while(fabs(c)/x1e-5)
{
t=x;x=(1.0/2)*(x+a/x);c=x-t;
}
printf(“%f”,x);
getch();
}
才會等價於第一個程序
c語言的迭代法
迭代法也稱輾轉法,是一種不斷用變數的舊值遞推新值的過程,跟迭代法相對應的是直接法,即一次性解決問題。迭代法又分為精確迭代和近似迭代。「二分法」和「牛頓迭代法」屬於近似迭代法。迭代演算法是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一種基本方法。它利用計算機運算速度快、適合做重複性操作的特點,讓計算機對一組指令(或一定步驟)進行重複執行,在每次執行這組指令(或這些步驟)時,都從變數的原值推出它的一個新值。
C語言迭代法?
迭代法就是讓方程的解不斷去逼近真實的解。這是一種數值計算方法。思路就是按上面的步驟,只設置兩個x0,x1開始x0代表第一個值,x1代表第二值第一次迭代之後,讓x0=x1,x1=新的值,這樣x0代表第二個值,x1代表第三值以此類推。。。直到誤差滿足要求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0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