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橢圓曲線演算法的概述
橢圓曲線演算法(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是一種基於橢圓曲線數學理論的公鑰密碼體制。相比於RSA和DH等傳統演算法,ECC在同等安全性下,要求的密鑰長度較短,運算速度更快,適用於資源受限和計算能力有限的場景,如移動設備、物聯網設備等。
橢圓曲線數學理論源於橢圓曲線的研究。在數學上,橢圓曲線是一個二元三次方程,可以用來描述平面上的點的集合,具有多種美妙的數學性質。在密碼學中,我們將橢圓曲線上的點與整數域上的數一一對應,可以實現加密/解密、簽名/驗證等操作。
二、橢圓曲線演算法的密鑰生成
ECC的密鑰對由一個私鑰和一個公鑰組成。私鑰是一個隨機數,公鑰是私鑰對應的曲線上的點。密鑰生成的詳細步驟如下:
1. 選擇一個橢圓曲線和基點。一個橢圓曲線是由參數a, b, p確定的,其中a和b是曲線方程的係數,p是模數。基點是曲線上的一個固定點,稱為生成點。一般來說,橢圓曲線的參數和基點是開放的,需要在安全性和效率之間做權衡。
2. 隨機生成一個私鑰k。私鑰k是一個整數,滿足0 < k < n-1,n是曲線上點的個數。
3. 通過基點和私鑰計算公鑰。公鑰kP是基點P不斷相加k次得到的結果。即kP = P + P + … + P(一共加k次)。
下面是密鑰生成的Python代碼示例:
import ecdsa
# 選擇一個橢圓曲線
curve = ecdsa.curves.NIST256p
# 隨機生成私鑰
sk = ecdsa.util.randrange(curve.order)
# 計算公鑰
vk = ecdsa.ecdsa.Public_key(ecdsa.ecdsa.generator_secp256k1, ecdsa.ecdsa.generator_secp256k1 * sk)
print("私鑰: ", sk)
print("公鑰: ", vk)
三、橢圓曲線演算法的加解密
ECC的加解密過程與RSA類似,只不過使用的是曲線上的點而不是整數。具體來說,加解密的步驟如下:
1. 加密方選擇一個隨機數作為臨時私鑰k。
2. 加密方使用接收方的公鑰計算出臨時公鑰kP。
3. 加密方對明文進行編碼,得到曲線上的點M。
4. 加密方計算出C1=kP和C2=M+kP。
5. 加密方將C1和C2發送給接收方。
6. 接收方使用自己的私鑰對C1進行解密,得到臨時公鑰kP。
7. 接收方使用臨時公鑰kP對C2-kP進行解密,得到明文。
下面是加解密的Python代碼示例:
import ecdsa
# 選擇一個橢圓曲線
curve = ecdsa.curves.NIST256p
# 明文編碼
M = 12345
M_point = ecdsa.ellipticcurve.Point(curve.curve, M, None)
# 加密方
def encrypt(M_point, vk):
# 選擇一個臨時私鑰k
k = ecdsa.util.randrange(curve.order)
# 計算臨時公鑰kP
kP = vk.pubkey.point * k
# 計算C1和C2
C1 = kP
C2 = M_point + kP
return (C1, C2)
# 接收方
def decrypt(C1, C2, sk):
# 計算臨時公鑰kP
kP = C1 * sk
# 計算明文
M_point = C2 - kP
M = M_point.x()
return M
# 加密
vk = ecdsa.ecdsa.Public_key(curve.generator, curve.generator * 123) # 假設接收方的公鑰為123
C1, C2 = encrypt(M_point, vk)
# 解密
sk = 233 # 假設接收方的私鑰為233
M = decrypt(C1, C2, sk)
print("明文: ", M)
四、橢圓曲線演算法的簽名驗證
ECC的簽名驗證過程分為兩步:簽名和驗證。簽名的過程如下:
1. 對原始數據進行哈希處理,得到消息摘要。
2. 使用發送方的私鑰對消息摘要進行簽名,得到簽名值。
驗證的過程如下:
1. 對原始數據進行哈希處理,得到消息摘要。
2. 使用發送方的公鑰和簽名值對消息摘要進行驗證,得到驗證結果。
下面是簽名驗證的Python代碼示例:
import ecdsa
import hashlib
# 選擇一個橢圓曲線
curve = ecdsa.curves.NIST256p
# 原始數據
msg = "hello"
msg_hash = hashlib.sha256(msg.encode("utf-8")).digest()
# 發送方
def sign(msg_hash, sk):
# 對消息摘要進行簽名
sig = sk.sign(msg_hash)
return sig
# 接收方
def verify(msg_hash, sig, vk):
# 對簽名進行驗證
result = vk.verify(msg_hash, sig)
return result
# 簽名
sk = 123 # 假設發送方的私鑰為123
vk = ecdsa.ecdsa.Public_key(curve.generator, curve.generator * sk)
sig = sign(msg_hash, sk)
# 驗證
result = verify(msg_hash, sig, vk)
print("驗證結果: ", result)
五、橢圓曲線演算法的安全性
相比傳統密碼學演算法,ECC具有更強的抗攻擊能力。但是,ECC的安全性仍然依賴於曲線的選擇和密鑰長度。如果選擇的曲線存在特殊結構或者密鑰長度過短,就可能遭受到專門攻擊。因此,在使用ECC時,需要選擇安全的曲線和足夠長的密鑰,並進行其他額外的安全防護措施。
下面是安全性的Python代碼示例:
import ecdsa
# 安全性測試
curve = ecdsa.curves.NIST256p
for i in range(100000):
sk = ecdsa.util.randrange(curve.order)
vk = ecdsa.ecdsa.Public_key(curve.generator, curve.generator * sk)
msg = "hello"
msg_hash = hashlib.sha256(msg.encode("utf-8")).digest()
sig = sk.sign(msg_hash)
assert vk.verify(msg_hash, sig)
結語
本文從橢圓曲線演算法的概述、密鑰生成、加解密、簽名驗證和安全性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值得注意的是,代碼示例中所使用的橢圓曲線和參數是開放的,並且只是作為演示用途。在實際使用中,需要選擇安全性較高的曲線和參數,並仔細考慮各種攻擊手段。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08397.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