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學習python的話大概要學習哪些內容?
想要學習Python,需要掌握的內容還是比較多的,對於自學的同學來說會有一些難度,不推薦自學能力差的人。我們將學習的過程劃分為4個階段,每個階段學習對應的內容,具體的學習順序如下:
Python學習順序:
①Python軟體開發基礎
掌握計算機的構成和工作原理
會使用Linux常用工具
熟練使用Docker的基本命令
建立Python開發環境,並使用print輸出
使用Python完成字元串的各種操作
使用Python re模塊進行程序設計
使用Python創建文件、訪問、刪除文件
掌握import 語句、From…import 語句、From…import* 語句、方法的引用、Python中的包
②Python軟體開發進階
能夠使用Python面向對象方法開發軟體
能夠自己建立資料庫,表,並進行基本資料庫操作
掌握非關係資料庫MongoDB的使用,掌握Redis開發
能夠獨立完成TCP/UDP服務端客戶端軟體開發,能夠實現ftp、http伺服器,開發郵件軟體
能開發多進程、多線程軟體
③Python全棧式WEB工程師
能夠獨立完成後端軟體開發,深入理解Python開發後端的精髓
能夠獨立完成前端軟體開發,並和後端結合,熟練掌握使用Python進行全站Web開發的技巧
④Python多領域開發
能夠使用Python熟練編寫爬蟲軟體
能夠熟練使用Python庫進行數據分析
招聘網站Python招聘職位數據爬取分析
掌握使用Python開源人工智慧框架進行人工智慧軟體開發、語音識別、人臉識別
掌握基本設計模式、常用演算法
掌握軟體工程、項目管理、項目文檔、軟體測試調優的基本方法
想要系統學習,你可以考察對比一下開設有IT專業的熱門學校,好的學校擁有根據當下企業需求自主研發課程的能,南京北大青鳥、中博軟體學院、南京課工場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建議實地考察對比一下。
祝你學有所成,望採納。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Python 入門需要學些什麼?
Python相對比較簡單,零基礎也能學。系統學習的話,一般4-6個月左右能學好。
建議大家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入手:
①先自學一些python書籍
大家可以從書中了解一些基礎知識,建立一些編程認知。
但是這樣的方式,還是難免會因為沒什麼基礎很快就覺得枯燥了,所以在書籍方面還是建議大家結合視頻課程一起來學習,才能更高效一點。
②網上找相關課程
在mooc網學習的是北京理工大學的一門python公開課,整個流程學習下來能夠了解一些基礎相關,但課程比較淺顯,還是感覺有些不系統,也很難靠自學迅速入門。
③報班學習
很多人對網上報班有些排斥,因為難免會覺得會被割韭菜。但是對於零基礎的小白學習python編程而言,跟著專業系統化一點的團隊一起學習,勢必會更省時省力一點的。
畢竟我們沒有基礎,靠自學又沒啥時間去堅持,能有合適的【線上陪伴式】的課程,還是挺值得一試的。建議大家可以先從體驗課開始,了解清楚課程含金量,看看往期學員的體驗回饋後再報班學習。
Python的學習學習順序如下:
①Python軟體開發基礎
②Python軟體開發進階
③Python全棧式WEB工程師
④Python多領域開發
互聯網行業目前還是最熱門的行業之一,學習IT技能之後足夠優秀是有機會進入騰訊、阿里、網易等互聯網大廠高薪就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好,普通人也可以學習。
想要系統學習,你可以考察對比一下開設有相關專業的熱門學校,好的學校擁有根據當下企業需求自主研發課程的能力,能夠在校期間取得大專或本科學歷,中博軟體學院、南京課工場、南京北大青鳥等開設相關專業的學校都是不錯的,建議實地考察對比一下。
祝你學有所成,望採納。
Python要哪些要點要學習
階段一:Python開發基礎
Python全棧開發與人工智慧之Python開發基礎知識學習內容包括:Python基礎語法、數據類型、字元編碼、文件操作、函數、裝飾器、迭代器、內置方法、常用模塊等。
階段二:Python高級編程和資料庫開發
Python全棧開發與人工智慧之Python高級編程和資料庫開發知識學習內容包括:面向對象開發、Socket網路編程、線程、進程、隊列、IO多路模型、Mysql資料庫開發等。
階段三:前端開發
Python全棧開發與人工智慧之前端開發知識學習內容包括:Html、CSS、JavaScript開發、Jquerybootstrap開發、前端框架VUE開發等。
階段四:WEB框架開發
Python全棧開發與人工智慧之WEB框架開發學習內容包括:Django框架基礎、Django框架進階、BBS+Blog實戰項目開發、緩存和隊列中間件、Flask框架學習、Tornado框架學習、Restful API等。
階段五:爬蟲開發
Python全棧開發與人工智慧之爬蟲開發學習內容包括:爬蟲開發實戰。
階段六:全棧項目實戰
Python全棧開發與人工智慧之全棧項目實戰學習內容包括:企業應用工具學習、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開發、路飛學城在線教育平台開發等。
階段七:演算法設計模式
階段八:數據分析
Python全棧開發與人工智慧之數據分析學習內容包括:金融量化分析。
階段九:機器學習、圖像識別、NLP自然語言處理
Python全棧開發與人工智慧之人工智慧學習內容包括:機器學習、圖形識別、人工智慧玩具開發等。
階段十:Linux系統百萬級並發架構解決方案
階段十一:高並發語言GO開發
Python全棧開發與人工智慧之高並發語言GO開發學習內容包括:GO語言基礎、數據類型與文件IO操作、函數和面向對象、並發編程等。
Python該怎麼入門?
作為初學者,第一個月的月目標應該是這樣的:
熟悉基本概念(變數,條件,列表,循環,函數)
練習超過 30 個編程問題
利用這些概念完成兩個項目
熟悉至少 2 個框架
開始使用集成開發環境(IDE),Github,hosting,services 等
整體計劃
現在,我們先將月計劃細化成周計劃。
第一周:熟悉 Python
要積極探索 Python 的使用方法,儘可能多的完成下面這些任務:
第一天:基本概念(4 小時):print,變數,輸入,條件語句
第二天:基本概念(5 小時):列表,for 循環,while 循環,函數,導入模塊
第三天:簡單編程問題(5 小時):交換兩個變數值,將攝氏度轉換為華氏溫度,求數字中各位數之和,判斷某數是否為素數,生成隨機數,刪除列表中的重複項等等
第四天:中級編程問題(6 小時):反轉一個字元串(迴文檢測),計算最大公約數,合併兩個有序數組,猜數字遊戲,計算年齡等等
第五天:數據結構(6 小時):棧,隊列,字典,元組,樹,鏈表。
第六天:面向對象編程(OOP)(6 小時):對象,類,方法和構造函數,面向對象編程之繼承
第七天:演算法(6 小時):搜索(線性和二分查找)、排序(冒泡排序、選擇排序)、遞歸函數(階乘、斐波那契數列)、時間複雜度(線性、二次和常量)
通過第一周時間,python大致能熟悉了,自學能力稍微弱一點找人帶下你,節約自己的時間。
注意:別急著安裝 Python 環境!
這看起來很矛盾,但是你一定要相信我。我有幾個朋友,他們因為語言工具包和 IDE 安裝的失敗而逐漸失去了學習下去的慾望。因此,我的建議是先使用一些安卓 app 來探索這門語言,如果你是個技術小白,安裝 Python 環境可不是你的首要任務。
第二周:開始軟體開發(構建項目)
接下來,讓我們朝著軟體開發任務進軍吧!不妨嘗試綜合你學到的知識完成一個實際的項目:
第一天:熟悉一種 IDE(5 小時): IDE 是你在編寫大型項目時的操作環境,所以你需要精通一個 IDE。在軟體開發的初期,我建議你在 VS code 中安裝 Python 擴展或使用 Jupyter notebook。
第二天:Github(6 小時):探索 Github,並創建一個代碼倉庫。嘗試提交(Commit)、查看變更(Diff)和上推(Push)你的代碼。另外,還要學習如何利用分支工作,如何合併(merge)不同分支以及如何在一個項目中創建拉取請求(pull request)。
第三天:第一個項目——簡單計算器(4 小時):熟悉 Tkinter,創建一個簡單的計算器
第四、五、六天:個人項目(每天 5 小時):選定一個項目並完成它。如果你不知道你該做什麼,可以查看下面的清單( pythonprojects -for-an- middle – programmer/answer/jhankar – mahbub2)
第七天:託管項目(5 小時):學習使用伺服器和 hosting 服務來託管你的項目。創建一個 Heroku 設置並部署你構建的應用程序。
為什麼要寫項目?
如果僅僅按部就班地學習課堂上或視頻中的內容,你無法擁有獨立思考能力。所以,你必須把你的知識應用到一個項目中。當你努力尋找答案時,你也在慢慢地學會這些知識。
第三周:讓自己成為一名程序員
第 3 周的目標是熟悉軟體開發的整體過程。你不需要掌握所有的知識,但是你應該知道一些常識,因為它們會影響你的日常工作。
第一天:資料庫基礎(6 小時):基本 SQL 查詢(創建表、選擇、Where 查詢、更新)、SQL 函數(Avg、Max、Count)、關係資料庫(規範化)、內連接、外連接等
第二天:使用 Python 資料庫(5 小時):利用一種資料庫框架(SQLite 或 panda),連接到一個資料庫,在多個表中創建並插入數據,再從表中讀取數據。
第三天:API(5 小時):如何調用 API。學習 JSON、微服務(micro-service)以及表現層應用程序轉換應用程序介面(Rest API)。
第四天:Numpy(4 小時):熟悉 Numpy(- Numpy -for- datascies-beginners-b8088722309f)並練習前 30 個 Numpy 習題(- 100/blob/master/100_numpy_excercises.md)
第五、六天:作品集網站(一天 5 小時):學習 Django,使用 Django 構建一個作品集網站(- start-with-django -1/),也要了解一下 Flask 框架。
第七天:單元測試、日誌、調試(5 小時):學習單元測試(PyTest),如何設置和查看日誌,以及使用斷點調試。
真心話時間(絕密)
如果你非常「瘋狂」,並且非常專註,你可以在一個月內完成這些任務。你必須做到:
把學習 Python 作為你的全職活動。你需要從早上 8 點開始學習,一直到下午 5 點。在此期間,你可以有一個午休時間和茶歇時間(共 1 小時)。
8 點列出你今天要學的東西,然後花一個小時複習和練習你昨天學過的東西。
從 9 點到 12 點:開始學習,並進行少量練習。在午飯後,你需要加大練習量,如果你卡在某個問題上,可以在網上搜索解決方案。
嚴格保持每天 4-5 小時的學習時間和 2-3 小時的練習時間(每周最多可以休息一天)。
你的朋友可能會認為你瘋了。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如果你有一份全職工作,或者你是一名學生,完成這些流程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作為一名全日制學生,我花了 8 個月的時間來完成這份清單。現在我是一名高級開發人員。所以,不管花多長時間,一定要完成它們。要想成功完成一個目標,必須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第四周:認真考慮工作(實習)問題
第 4 周的目標是認真思考如何才能被錄用。即使你現在不想找工作,你也可以在探索這條道路的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
第一天:準備簡歷(5 小時):製作一份一頁的簡歷。把你的技能總結放在最上面,必須在寫項目的同時附上 Github 鏈接。
第二天:作品集網站(6 小時):寫幾個博客,將它們添加到你之前開發的作品集網站中。
第三天:LinkedIn 簡介(4 小時):創建一個 LinkedIn 個人簡介,把簡歷上的所有內容都放到 LinkedIn 上。
第四天:面試準備(7 小時):準備一些谷歌常見的面試問題,練習白皮書中的 10 個面試編程問題。在 Glassdoor、Careercup 等網站中查看前人遇到的面試問題。
第五天:社交(~小時):走出房門,開始參加聚會、招聘會,與其他開發人員和招聘人員見面。
第六天:工作申請(~小時):搜索「Python Job」,查看 LinkedIn Job 和本地求職網站。選擇 3 個工作崗位並發送工作申請。為每個工作定製你的簡歷。在每個工作要求中找出 2 到 3 件你不知道的事情,並在接下來的 3-4 天里學會它們。
第七天:在拒絕中學習(~小時):每次你被拒絕的時候,找出兩件為了獲得這份工作你應該知道的事情,然後花 4-5 天 的時間來掌握它們。這樣,每次拒絕都會讓你成為更好的開發人員。
如何用 python 分析網站日誌
日誌的記錄
Python有一個logging模塊,可以用來產生日誌。
(1)學習資料
前邊幾篇文章僅僅是其它人的簡單學習經驗,下邊這個鏈接中的內容比較全面。
(2)我需要關注內容
日誌信息輸出級別
logging模塊提供了多種日誌級別,如:NOTSET(0),DEBUG(10),
INFO(20),WARNING(30),WARNING(40),CRITICAL(50)。
設置方法:
logger = getLogger()
logger.serLevel(logging.DEBUG)
日誌數據格式
使用Formatter設置日誌的輸出格式。
設置方法:
logger = getLogger()
handler = loggingFileHandler(XXX)
formatter = logging.Formatter(“%(asctime)s %(levelname) %(message)s”,”%Y-%m-%d,%H:%M:%S”)
%(asctime)s表示記錄日誌寫入時間,”%Y-%m-%d,%H:%M:%S「設定了時間的具體寫入格式。
%(levelname)s表示記錄日誌的級別。
%(message)s表示記錄日誌的具體內容。
日誌對象初始化
def initLog():
logger = logging.getLogger()
handler = logging.FileHandler(“日誌保存路徑”)
formatter = logging.Formatter(“%(asctime)s %(levelname) %(message)s”,”%Y-%m-%d,%H:%M:%S”)
handler.setFormatter(formatter)
logger.addHandler(handler)
logger.setLevel
寫日誌
logging.getLogger().info(), logging.getLogger().debug()……
2. 日誌的分析。
(1)我的日誌的內容。(log.txt)
2011-12-12,12:11:31 INFO Client1: 4356175.0 1.32366309133e+12 1.32366309134e+12
2011-12-12,12:11:33 INFO Client1: 4361320.0 1.32366309334e+12 1.32366309336e+12
2011-12-12,12:11:33 INFO Client0: 4361320.0 1.32366309389e+12 1.32366309391e+12
2011-12-12,12:11:39 INFO Client1: 4366364.0 1.32366309934e+12 1.32366309936e+12
2011-12-12,12:11:39 INFO Client0: 4366364.0 1.32366309989e+12 1.32366309991e+12
2011-12-12,12:11:43 INFO Client1: 4371416.0 1.32366310334e+12 1.32366310336e+12
2011-12-12,12:11:43 INFO Client0: 4371416.0 1.32366310389e+12 1.32366310391e+12
2011-12-12,12:11:49 INFO Client1: 4376450.0 1.32366310934e+12 1.32366310936e+12
我需要將上述內容逐行讀出,並將三個時間戳提取出來,然後將其圖形化。
(2) 文件操作以及字元串的分析。
打開文件,讀取出一行日誌。
file = file(“日誌路徑”,「r」)
while True:
line = file.readline()
if len(len) == 0:
break;
print line
file.close()
從字元串中提取數據。
字元串操作學習資料:
;method=viewSharedItemThroughLinksharedBy=-1137845767117085734
從上面展示出來的日誌內容可見,主要數據都是用空格分隔,所以需要使用字元串的
split函數對字元串進行分割:
paraList = line.split(),該函數默認的分割符是空格,返回值為一個list。
paraList[3], paraList[4], paraList[5]中分別以字元串形式存儲著我需要的時間戳。
使用float(paraList[3])將字元串轉化為浮點數。
(3)將日誌圖形化。
matplotlib是python的一個繪圖庫。我打算用它來將日誌圖形化。
matplotlib學習資料。
matplotlib的下載與安裝:
對matplotlib的宏觀介紹:
對matplotlib具體使用的詳細介紹:
在matplotlib中設置線條的顏色和形狀:
如果想對matplotlib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就需要閱讀教程《Matplotlib for Python developers》,教程下載地址:
使用實例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listX = [] #保存X軸數據
listY = [] #保存Y軸數據
listY1 = [] #保存Y軸數據
file = file(“../log.txt”,”r”)#打開日誌文件
while True:
line = file.readline()#讀取一行日誌
if len(line) == 0:#如果到達日誌末尾,退出
break
paraList = line.split()
print paraList[2]
print paraList[3]
print paraList[4]
print paraList[5]
if paraList[2] == “Client0:”: #在坐標圖中添加兩個點,它們的X軸數值是相同的
listX.append(float(paraList[3]))
listY.append(float(paraList[5]) – float(paraList[3]))
listY1.append(float(paraList[4]) – float(paraList[3]))
file.close()
plt.plot(listX,listY,’bo-‘,listX,listY1,’ro’)#畫圖
plt.title(’tile’)#設置所繪圖像的標題
plt.xlabel(‘time in sec’)#設置x軸名稱
plt.ylabel(‘delays in ms”)#設置y軸名稱
plt.show()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0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