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Python字元串
- 2、python字元串怎麼和整數連接?
- 3、認識Python中的數據類型 – 字元串
- 4、%s在python中是什麼意思
- 5、Python數據分析筆記#7.3.1 字元串對象方法
Python字元串
字元串 :在python中是作為序列存在的,序列中的元素具有從左到右的順序,並根據他們的相對位置進行讀取和儲存。嚴格意義來說,字元串是一系列單個字元組成的序列,其他類型的序列還包括列表和元組。在一串字元兩側加上雙引號或者單引號即可創建字元串。
注意 :如果字元串中需要出現雙引號或者單引號,則有兩種方法。
1)使用轉義字元(\)進行轉義。
2)將雙引號和單引號配合使用,即若向想列印單引號,可以使用雙引號表示字元串,在字元串中只用一個單引號。反之亦然。
在一個字元串前面加上r;則會自動為字元串中的反斜杠\轉義,使其只代表一個反斜杠\。但是注意,原始字元串最後不能有反斜杠\,否則會發生語法錯誤。如果非要在原始字元串最後加上,則可以寫為\。
運行結果為:
有時我們需要創建一個跨行的字元串,則可以使用三引號來創建。
運行結果為
1)可以通過len()函數得到序列的長度。
運行結果為:
2)可以通過索引操作得到序列的各個元素值。python中序列的索引是從0開始依次向後推移。
運行結果為:
3)python還支持反向索引,是從最後一個向前推移的。-1是指序列中的最後一個元素值,-len(str)是指該序列的第一個元素值。
運行結果為:
4)序列還支持一種 分片(slice) 的操作,這是一種能夠一步提取整個分片的方法。
分片可以看作是字元串中一部提取出其中一部分的方法。其一般形式為:X[I:J],表示從X序列中取出第I個元素到不包含第J個元素的部分,結果為返回一個新的對象。
運行結果為:
在一個分片(slice)中,左邊界默認為0。同時應注意負偏移量在分片中的邊界,也應為左側數字比右側數字小。拷貝全部字元串的用法為str[:]。
運行結果為:
5)作為一個序列,字元串還支持用「+」來合併字元串。
運行結果為:
6) 不可變性 ,python中字元串具有不可變性,在創建一個字元串之後不可以通過對其某一位置進行賦值而改變該字元串,但可以通過創建一個新的字元串並以同一個變數名命名。
運行結果為:
7)除了一般的序列操作,字元串還有一些其特有的操作方法。
如find()方法,可以用於查找一個子字元串,可以返回該子字元串的索引值。但如果存在多個符合的子字元串,只會返回第一個索引值。如果不存在該子字元串,則返回-1。replace(S1,S2)方法會將字元串中的S1替換為S2。
運行結果如下:
關於字元串,python還有許多內置函數,可以通過調用dir()函數來查看。
python字元串怎麼和整數連接?
1、在python中完成字元串和數字的拼接,可以使用內置函數str()。
2、在python中如果直接對字元串和數字進行拼接,會發生報錯。
3、使用內置函數str()轉換為類型。
4、使用str()對數值轉化為類型之後,可以正常運行。
5、在print()中使用逗號分隔列印數據,也可以解決字元串和數值連接的問題。
認識Python中的數據類型 – 字元串
字元串是Python中最常用的數據類型,我們一般使用引號來創建字元串,創建字元串很簡單,只要為變數分配一個值即可,後面 python入門教程 還會學到關於字元串的下標、切片、常用操作方法。
注意:控制台顯示結果為class ‘str’,即數據類型是str(字元串)
以前我們只是簡單的用了一下字元串,比如最早學的過程中我們用了一個input()函數,它是用來接收用戶輸入的數據的,收到的數據的數據類型就是字元串。只要在Python開發環境當中,接收到的數據數據類型都是字元串類型,用戶輸入了數據就代表我們後期會使用到它,所以就要控制接收到的字元串數據,所以字元串是Python當中最常用的數據類型。
可能僅僅一個input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後期會學到用Python語言來控制文件對的讀寫操作,在文件當中讀取寫入的數據類型都是字元串類型,所以字元串在文件這裡也是常見的類型。可能將來要學習爬蟲,要從網頁中爬取到我們想要的數據,爬取對的數據的類型本身也是字元串類型,所以字元串類型數據來源是多方多面的,之所以數據能夠獲取來是代表我們的程序要去控制它,所以避免不了要學習字元串的一些常見操作。
1、一對引號字元串(單引號或雙引號)
2、三引號字元串
返回結果:
3、單引號、雙引號和三引號之間的區別
區別:三引號形式的字元串支持換行,並且不會添加額外的字元
如果想列印出 I』m Python這種格式的英文,怎麼做?兩種方法
執行結果:
%s在python中是什麼意思
%s在python中的意思是print的格式化輸出,也就是列印字元串。
Python中內置的%操作符可用于格式化字元串操作,控制字元串的呈現格式,s代表字元串。格式符為真實值預留位置,並控制顯示的格式。格式符可以包含有一個類型碼,用以控制顯示的類型。
Python是一種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是一種面向對象的動態類型語言,最初被設計用於編寫自動化腳本(shell),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和語言新功能的添加,越來越多被用於獨立的、大型項目的開發。
python語言的優勢
Python是所有編程語言裡面,代碼量最低,非常易於讀寫,遇到問題時,程序員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問題本身上,而不用花費太多精力在程序語言、語法上。
Python兼容眾多平台,所以開發者不會遇到使用其他語言時常會遇到的困擾。
Python數據分析筆記#7.3.1 字元串對象方法
「目錄」
數據清洗和準備
Data Cleaning and Prepration
——– 字元串對象方法
字元串對象方法
Python能夠成為流行的數據處理語言的部分原因是其易於處理字元串和文本。大部分文本運算都直接做成了字元串對象的內置方法。
split方法可以 通過指定分隔符對字元串進行切片 。
例如,以逗號分割的字元串可以用split拆分成數段:
strip可以 去除字元串頭尾指定的字元 ,默認是空白符或換行符。
strip常常與split一起使用:
利用 加法可以將字元串連接起來 :
但這種方式並不實用,畢竟字元串多了就很麻煩。一種更快 更符合Python風格的方式是是使用join方法 ,我們向join方法中傳入一個列表或元組:
檢測子串的最佳方法是利用Python的in關鍵字,還可以使用index和find。
index和find會 查找指定值的首次出現的位置 。
find和index的區別是:若找不到字元串,index將會引發一個 異常 ,find則會返回 -1 :
count可以 返回指定字串的出現次數
replace用於將 指定模式替換為另一個模式 (replace will substitute occurrences of one pattern for another)
再記錄幾個Python內置的字元串方法吧。
startswith和endswith: 若字元串以某個前綴(後綴)開頭,則返回True :
lower和uppe: 分別將字母字元轉換為小寫或大寫 。
ljust和rjust: 用空格(或其他字元)填充字元串的空白側以返回符合最低寬度的字元串 。
這章終於還剩兩節就結束了。
-END-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07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