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java中的%是什麼意思
- 2、java中什麼是類?
- 3、java中有哪些類?
- 4、Java中常用的類有哪些
java中的%是什麼意思
操作符號表示:取余
除法運算中:被除數 除以 除數 等於 商 加 餘數
取余的結果就是餘數
比如:a=10%3 則a的值為1(餘數為1)
java中什麼是類?
類就是具備某些共同特徵的實體的集合,它是一種抽象的數據類型,它是對所具有相同特徵實體的抽象。在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中,類是對一類「事物」的屬性與行為的抽象。舉一個例子說明下類,比如Person(人)就是一個類,那麼具體的某個人「張三」就是「人類」這個類的對象,而「姓名、身高、體重」等信息就是對象的屬性,人的動作比如「吃飯、穿衣」等就是對象的方法。總之類就是有相同特徵的事物的集合,而對象就是類的一個具體實例。同時類有多態和繼承,例如「人類」可以分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那麼「男人、女人」就是「人類」的子類等等。
Java語言中對類Person的定義往往如下:
public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屬性:姓名
private int height; //屬性:身高
private int weight; //屬性:體重
public Person()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height, int weight) {
this.name = name;
this.height = height;
this.weight = weight;
}
//… some methods…
public void doSth() { //行為:
//… do something
}}
Java中的類
類可以看成是創建Java對象的模板。
通過下面一個簡單的類來理解下Java中類的定義:
public class Dog{
String breed; int age; String color; void barking(){
}
void hungry(){
}
void sleeping(){
}}
一個類可以包含以下類型變數:
局部變數:在方法、構造方法或者語句塊中定義的變數被稱為局部變數。變數聲明和初始化都是在方法中,方法結束後,變數就會自動銷毀。
成員變數:成員變數是定義在類中,方法體之外的變數。這種變數在創建對象的時候實例化。成員變數可以被類中方法、構造方法和特定類的語句塊訪問。
類變數:類變數也聲明在類中,方法體之外,但必須聲明為static類型。
一個類可以擁有多個方法,在上面的例子中:barking()、hungry()和sleeping()都是Dog類的方法。
java中有哪些類?
Java有八大基本類型,可以分為四類:
1、byte:
byte數據類型是8位、有符號的,以二進位補碼錶示的整數;
最小值是-128(-2^7);
最大值是127(2^7-1);
默認值是0;
byte類型用在大型數組中節約空間,主要代替整數,因為byte變數佔用的空間只有int類型的四分之一;
例子:byte a = 100,byte b = -50。
2、short:
short數據類型是16位、有符號的以二進位補碼錶示的整數;
最小值是-32768(-2^15);
最大值是32767(2^15 – 1);
Short數據類型也可以像byte那樣節省空間。一個short變數是int型變數所佔空間的二分之一;默認值是0;
例子:short s = 1000,short r = -20000。
3、int:
int數據類型是32位、有符號的以二進位補碼錶示的整數;
最小值是-2,147,483,648(-2^31);
最大值是2,147,483,647(2^31 – 1);
一般地整型變數默認為int類型;
默認值是0;
例子:int a = 100000, int b = -200000。
4、long:
long數據類型是64位、有符號的以二進位補碼錶示的整數;
最小值是-9,223,372,036,854,775,808(-2^63);
最大值是9,223,372,036,854,775,807(2^63 -1);
這種類型主要使用在需要比較大整數的系統上;
默認值是0L;
例子:long a = 100000L,Long b = -200000L;
“L”理論上不分大小寫,但是若寫成"l”容易與數字"1″混淆,不容易分辯。所以最好大寫。
Java中常用的類有哪些
一. System:
1. 首先是System類,因為從一開始從接觸java起,我們就無時無刻都在接觸它,經常用它來向屏幕,向控制台列印輸出一些信息,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這個只是在控制台輸出一條信息「hello world」,今天我們學到這裡,才知道out只是System類中的一個欄位,也就是一個成員變數,而且還是靜態的,是一個對象的引用,即PrintStream,是標準的輸出流,向標準的輸出設備輸出信息的,所以我們這裡才調用了對象out的println()這個方法。所以類似與out欄位的還有其他兩個,如in是InputStream類的一個對象,那麼in則是一個標準的輸入對象,他可以讀取或則也可以說從鍵盤或則其他輸入設備接收或者讀入一個信息,那麼err也是PrintStream類的一個對象,則是標準的錯誤輸出流,那其實這些所謂的標準的輸入輸出,他們功能實現底層是靠C語言和設備直接溝通的,java只是依賴C語言完成了這些功能。
2. 老師說學習System這個類並不是說要去做太多的深入了解,而是希望我們能掌握一些查閱API,掌握這個類中常用的幾個方法,在以後的開發中能夠寫出一些需要的小東西。
3. Java中System這個類中的屬性和方法都是靜態的,可以通過類名可以直接調用,而且它位於java默認的包中java.lang包中,一般情況下我們要使用它的方法和屬性,是不需要做導入包的動作的,然後我們還發先這個類沒有構造方法,所以這就說明我們不能創建一個System類的對象,只能通過類名來直接調用它的屬性和方法了,注意,它還是一個final類型的修飾的類。那麼我們來看看還有什麼那些方法比較重要呢?
對基本數據類型都非常熟悉,例如 int、float、double、boolean、char 等。基本數據類型是不具備對象的特性的,比如基本類型不能調用方法、功能簡單。為了讓基本數據類型也具備對象的特性, Java 為每個基本數據類型都提供了一個包裝類,這樣我們就可以像操作對象那樣來操作基本數據類型。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0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