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f語句
if語句是Python中最基本的條件控制語句,用來判斷某一個條件是否成立,然後執行相應的語句塊。if語句的語法格式如下:
if condition: statement(s)
其中,condition是條件表達式,如果其值為True,則執行語句塊statement(s)。如果條件表達式的值為False,則跳過該語句塊,繼續執行下面的語句。下面是一個簡單的if語句的例子:
x = 10 if x > 5: print("x大於5")
上面的代碼首先定義了變數x的值為10,然後使用if語句來判斷x是否大於5。由於x的值為10大於5,因此條件表達式的值為True,程序會輸出「x大於5」這句話。
除了判斷條件是否成立外,if語句還可以結合布爾表達式和邏輯運算符一起使用。比如:
age = 20 if age > 18 and age < 30: print("你已經成年,但還沒過中年")
上面的代碼用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已經成年且還沒過中年。如果age的值既大於18又小於30,則輸出「你已經成年,但還沒過中年」這句話。
二、if-else語句
在一些場景中,我們需要對某一個條件的成立和不成立進行不同的處理。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if-else語句,它的語法格式如下:
if condition: statement(s) else: statement(s)
如果條件表達式的值為True,則執行if分支的語句塊,否則執行else分支的語句塊。下面是一個簡單的if-else語句的例子:
x = 5 if x > 10: print("x大於10") else: print("x小於等於10")
上面的代碼首先定義了變數x的值為5,然後使用if-else語句來判斷x是否大於10。由於x的值為5小於10,因此條件表達式的值為False,程序會輸出「x小於等於10」這句話。
三、if-elif-else語句
有時候,我們需要對多個條件進行判斷,而不僅僅是兩個。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if-elif-else語句,它的語法格式如下:
if condition1: statement(s) elif condition2: statement(s) else: statement(s)
依次對每個條件表達式進行判斷,如果滿足第一個條件表達式,則執行if分支的語句塊;如果滿足第二個條件表達式,則執行elif分支的語句塊;否則執行else分支的語句塊。
下面是一個使用if-elif-else語句的例子,用來判斷一個學生的分數屬於哪個等級:
score = 80 if score >= 90: print("優秀") elif score >= 80: print("良好") elif score >= 60: print("及格") else: print("不及格")
上面的代碼用來判斷學生的分數所屬的等級。如果score的值大於等於90,則輸出「優秀」;如果大於等於80,則輸出「良好」;如果大於等於60,則輸出「及格」;否則輸出「不及格」。
四、練習題
請寫一個Python程序,用來判斷一個年份是否屬於閏年。根據以下規則判斷一個年份是否屬於閏年:
1. 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是閏年
2. 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也是閏年
你的程序應該輸出「是」或者「否」來表示一個年份是否屬於閏年。
year = 2000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print("是") else: print("否")
上面的代碼首先定義了變數year的值為2000,然後使用if語句來判斷年份是否屬於閏年。如果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即年份能夠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夠被400整除,則輸出「是」;否則輸出「否」。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06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