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rint()的基本用法
在python中,print()函數用來輸出內容到控制台或文件中,是Python的核心命令之一。下面是一些常見的print()函數的用法:
# 輸出字元串 print('Hello World') # 輸出變數 x = 10 y = 20 print(x + y) # 輸出多個字元串 print('Python', 'is', 'awesome')
以上代碼輸出結果為:
Hello World 30 Python is awesome
在輸出多個內容時,print()函數默認以空格為分隔符,這可以通過sep參數來改變:
print('Python', 'is', 'awesome', sep='***') # 輸出 Python***is***awesome
二、print()函數中的轉義字元
在print()函數中,可以使用轉義字元來輸出一些特殊內容,例如換行符、製表符等:
print('Python\nis\nawesome') # 輸出 Python\nis\nawesome print('Python\tis\tawesome') # 輸出 Python\tis\tawesome
其中,\n表示換行符,\t表示製表符。需要注意的是,在單引號或雙引號中間換行時,需要使用三引號來包裹字元串,例如:
print('''Python is awesome''')
輸出結果為:
Python is awesome
三、print()函數的格式化輸出
除了簡單的輸出,print()函數還可以使用格式化輸出的方式來輸出內容,這可以增加輸出內容的可讀性和美觀性。在python中,常用的格式化輸出方式有兩種,分別是字元串格式化和格式化字元串:
3.1 字元串格式化
在字元串中使用格式化符號來表示需要輸入的數據類型和數據值。常見的格式化符號有:
- %d 表示輸出整數
- %f 表示輸出浮點數
- %s 表示輸出字元串
- %x 表示輸出十六進位數
name = 'Python' age = 20 print('My name is %s. I am %d years old.' % (name, age))
輸出結果為:
My name is Python. I am 20 years old.
3.2 格式化字元串
在python3.6及以上版本中,格式化字元串成為了一種新的方式,使用f字元串即可實現格式化輸出,它的優勢在於更加直觀和簡潔:
name = 'Python' age = 20 print(f'My name is {name}. I am {age} years old.')
輸出結果為:
My name is Python. I am 20 years old.
四、print()函數的高級用法
除了基本用法和格式化輸出,print()函數還有一些高級用法,例如:
4.1 將輸出寫入文件
利用print()函數將輸出寫入到文件中:
with open('test.txt', 'w') as f: print('Python is awesome', file=f)
這裡將’Python is awesome’這個字元串寫入到’test.txt’文件中。
4.2 關閉print()函數自動換行
在print()函數中,可以通過end參數來改變行尾的符號,默認是換行符,例如:
print('Python', end=' ') # 輸出 Python print('is', end=' ') # 輸出 is print('awesome') # 輸出 awesome, 不會換行
以上代碼的輸出結果為: Python is awesome
4.3 清空輸出內容
有時在程序中需要清空console輸出內容,可以通過print()函數來實現:
print('\n'*100) # 輸出100個回車符,相當於清空輸出
五、總結
本文詳細介紹了Python中print()函數的基本用法、轉義字元、格式化輸出和高級用法等方面的內容。需要注意的是,print()函數是Python中最常用的一個命令之一,對於初學者來說學好它是非常重要的。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06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