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需要快速獲取所需的信息,在網頁上閱讀是一種常見的獲取方式。然而,不同網頁的可讀性差異不大,有些網頁的排版規整,字體清晰,而另外一些網頁則布局混亂、字符集混亂、字體奇形怪狀等等,使得閱讀難度升高。本文將介紹如何使用Python實現簡易的STFR(Shortest Text First Readability)演算法以提高網頁的可讀性。
一、演算法原理
STFR演算法的原理很簡單:將最小的文本部分首先顯現在讀者眼前。根據人的認知原理,閱讀的過程是從上向下、從左向右進行的,因此,將精華內容放在最前面可以提高可讀性,這也是很多網頁設計和寫作的基本原則。
具體實現上,可以使用STFR演算法將一篇文章分段,抽取首段,其餘部分按照長度排序,合併返回即可。
二、演算法實現
import math def stfr(text, max_lines): # 分段 paragraphs = [p.strip() for p in text.split("\n\n")] # 抽取首段 first_paragraph = paragraphs.pop(0) # 按長度排序 paragraph_lengths = [(len(p), p) for p in paragraphs] paragraph_lengths.sort() paragraphs = [p[1] for p in paragraph_lengths] # 合併返回 result = [first_paragraph] + paragraphs[:max_lines-1] return "\n".join(result)
該函數接受兩個參數:要處理的文本和要保留的最大行數。該函數使用split(“\n\n”)函數將文本分成段落,使用pop(0)函數將第一個段落(即文本的起始段)賦值給變數first_paragraph,然後使用sort()函數和列表解析式將剩餘部分按照長度排序,最後使用列表解析式將所需的段落截取併合並。
三、測試與應用
下面進行一個簡單的測試,首先定義一個測試用文本:
text = """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小說的經典之作。《紅樓夢》描繪了一幅封建貴族家庭中興衰的歷史畫卷,塑造了一批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紅樓夢》的人物形象以及牽涉到的眾多問題,使之成為了一部流傳千古的文學巨著。 《紅樓夢》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曹雪芹在其《紅樓夢》一書中塑造了大批鮮明的人物形象,如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王熙鳳、賈母等。在《紅樓夢》這部小說中,曹雪芹以細膩入微的筆觸,刻畫出了一個生動的、宏偉的、具有深刻社會思考的、充滿了人性的、曲折跌宕的、豐富多彩的世界。 在《紅樓夢》的故事情節中,你可以看到人物的情感,人物的展現方式,和人物與世間的關係,深深地愛上這些人物。不僅如此,《紅樓夢》中還揭示了封建王朝的軟弱和腐敗以及優越階層的虛偽和道德墮落,史料價值也非常高。 《紅樓夢》之所以成為一部經典之作,不僅是因為曹雪芹的文學才華,更在於他的思想深度和對唯美主義的探索。他突破了傳統文學的方式和藝術表現手法,藉助一種自由的構圖來探討生命的意義、人的心理和社會關係。曹雪芹將紅樓作為一個加諸於人間的夢境,通過林黛玉、賈寶玉等人的夢境和虛擬世界,探討了世間歡愉和無常、慾望和痛苦、愛和恨的複雜關係,引導讀者向內心深處尋找人生的價值和美感。 """
然後調用我們的STFR演算法進行處理:
result = stfr(text, 4) print(result)
輸出內容如下: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小說的經典之作。《紅樓夢》描繪了一幅封建貴族家庭中興衰的歷史畫卷,塑造了一批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紅樓夢》的人物形象以及牽涉到的眾多問題,使之成為了一部流傳千古的文學巨著。 《紅樓夢》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曹雪芹在其《紅樓夢》一書中塑造了大批鮮明的人物形象,如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王熙鳳、賈母等。在《紅樓夢》這部小說中,曹雪芹以細膩入微的筆觸,刻畫出了一個生動的、宏偉的、具有深刻社會思考的、充滿了人性的、曲折跌宕的、豐富多彩的世界。
可以看到,輸出內容為一段相對比較短的網頁文本,第一個段落為文章的起始段,之後的段落按照長度排序,截取了前三個部分。
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將STFR演算法應用於文章清洗和自動摘要,提高用戶的閱讀體驗,並提高文章的可讀性。當然,該演算法是簡單易懂、易於實現的,因此,如果需要更加高端的演算法,則需要在實現上進行大量的修改和改進。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04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