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伺服器如何調用客戶端頁面上的JS
一般是這樣的:在客戶端啟動的時候,保持一個跟伺服器的長鏈接(使用http 1.1協議,通過設置keep-alive屬性來保證鏈接持續時間很長),然後客戶端另開一個線程監聽這個鏈接,然後伺服器可以通過這個連接來發送相應的指令(自己定義的指令),客戶端接收到之後,對這個指令進行解析和執行操作。(比如伺服器發一個”getDeviceStatus”的字元串過去,然後客戶端解析到該字元串後,調用相應的getDeviceStatus的方法),關於長連接的詳細,google一下就知道了。
如果你指的客戶端是瀏覽器的話,那就只能是瀏覽器主動調伺服器的介面才行。
nodejs 如何部署到伺服器上?
跟你在本地開發是相同的。
1、安裝指定版本的node.js(伺服器基本軟體的安裝)
2、上傳代碼到伺服器(可以通過ftp、ssh、git等方式)
3、安裝項目依賴的模塊
npm install
4、啟動應用(也可以通過forever、pm2等工具進行管理)
node ./www/bin
當然,如果你深諳運維之道,可以直接通過docker等方案將運行環境容容器化。
基本的Linux運維知識的話可以參考linuxprobe.com。
還有幾個需要注意的點:
1、運行許可權:注意做好應用之間的隔離(使用低許可權用戶、文件系統隔離等),避免應用崩潰導致系統宕機等風險
2、80埠:通過nginx等進行反向代理,應用本身佔用1024後的埠(無需root許可權)
怎麼在阿里雲伺服器里使用nodejs環境
首次登錄雲伺服器,要先進行用戶設置。
用戶設置
首先用passwd命令修改超級管理員root密碼。
1
$ passwd
根據提示連續輸入兩次密碼,很簡單吧。
接著,要新建一個普通的管理賬號並設置密碼,用於日常的系統管理。
1
2
$ useradd user1
$ passwd user1
將用戶添加進管理組,以便於統一管理管理員的許可權。
1
$ usermod -a -G wheel user1
設置新用戶的sudo許可權。
1
$ visudo
執行visudo命令實際上編輯的是/etc/sudoers文件。 找到 root ALL=(ALL:ALL) ALL 這行,並下面添加一行
1
user1 ALL=(ALL:ALL) ALL
保存退出,以後就可用用sudo命令執行管理操作了。
修改主機名
每台伺服器都有自己的名字,一般web伺服器會用網站的域名來做主機名。 [用戶名@主機名 ~]$
1
2
$ hostname “”
$ vi /etc/sysconfig/network
HOSTNAME=
保存,並退出編輯,下次等登入伺服器就能看到修改的主機名字了。
SSH配置
將ssh的埠22改掉,另外,禁止root通過ssh登錄伺服器,並允許新建的普通管理員登錄。
1
$ vi /etc/ssh/sshd_config
找到 # Port 22 ,去掉#並將22修改為1025到65536 之間的沒被用到的埠號。 找到下面一行,並去掉注釋符。
1
# PermitRootLogin yes
在配置文件里添加
1
AllowUsers user1
保存後,退出文件編輯。 重啟sshd
1
$ service sshd restart
下次登錄,就要用新設定的埠號登錄了。
1
$ ssh user1@ip -p port
掛載數據盤
為數據盤建立交換分區和普通分區,並掛載到系統。 首先查看查看數據盤
1
$ fdisk -l
確認數據盤為 /dev/xvdb 接著,對數據盤進行分區操作,
1
$ fdisk -S 56 /dev/xvdb
輸入m可以查看幫助。 這裡直接鍵入n新建第一個擴展分區,接著輸入p建立立基本分區,輸入要建立的分區號1,起始簇保持默認,結束簇的位置輸入 +2G (一般擴展分區的大小為內存的兩倍)。 然後,重複上面的步驟,將剩下的分為數據盤,注意第二個分區的分區號為2。
格式化分區
1
2
$ mkswap /dev/xvdb1
$ mkfs.ext4 /dev/xvdb2
啟用swap分區
1
$ swapon /dev/xvdb1
將數據盤的第二個分區,掛載到新建的 /data 目錄。
1
$ mkdir /data
修改fstab文件,保證重啟系統後自動掛載。
1
$ vi /etc/fstab
添加
1
2
/dev/xvdb1 swap swap defaults 0 0
/dev/xvdb2 /data ext4 defaults 0 0
保存文件,並退出編輯,下次啟動系統就能自動掛載數據盤了。
執行掛載命令,可以立即看到掛載的硬碟。
1
$ mount -a
軟體安裝 Nginx Mongo Node
我習慣於多個node進程共享80埠,用nginx反向代理到不同的node服務上去。 安裝nginx。 新建yum倉庫配置文件。
1
$ vi /etc/yum.repos.d/nginx.repo
內容如下:
1
2
3
4
5
[nginx]
name=nginx repo
baseurl=
gpgcheck=0
enabled=1
保存文件,並退出編輯。
執行.
1
$ yum install nginx
安裝mongodb
1
$ vi /etc/yum.repos.d/mongodb.repo
文件內容
1
2
3
4
5
[mongodb]
name=MongoDB Repository
baseurl=
gpgcheck=0
enabled=1
保存文件,並退出編輯。
執行
1
$ yum install mongodb-org
安裝Node和NPM
1
$ sudo yum install nodejs npm
至此,伺服器環境就搭建好了。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04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