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rotected的基本概念
C++中訪問控制是通過public、private和protected三種關鍵字來實現的。protected關鍵字的作用是將類的數據成員和成員函數區分為三種訪問類型,分別是public、protected和private三種訪問類型。其中,protected成員只有在派生類或子類中才能訪問。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子類可以訪問父類的關鍵成員,而不必將它們暴露給其他對象。
二、protected的使用方法
在C++中使用protected關鍵字的方法很簡單,只需要在類體中將需要保護的成員或函數定義為protected即可。以下是一個簡單的代碼示例:
class Parent { protected: int protected_var; // protected數據成員 void protected_func(); // protected成員函數 };
在上面的代碼中,protected_var和protected_func都是保護類型,只有Parent及其子類可以訪問它們。
三、protected的作用
1、繼承
使用protected關鍵字時,父類的成員函數和數據成員可以被其子類繼承並使用。在子類中,protected成員可以被訪問和使用,但在其他類中,無法直接訪問protected成員。以下是一個簡單的繼承示例:
class Parent { protected: int protected_var; void protected_func(); }; class Child : public Parent { public: void access_protected() { protected_var = 0; // 子類可以訪問父類的protected數據成員 protected_func(); // 子類可以訪問父類的protected成員函數 } };
在上面的代碼中,子類Child繼承了父類Parent中的protected成員,access_protected函數可以訪問Parent類中的protected_var和protected_func。
2、多態
使用protected關鍵字時,可以實現多態功能,即基類指針可以引用和操作派生類的對象,這樣能夠簡化代碼並提高程序的可維護性。以下是一個多態的示例:
class Parent { protected: int protected_var; void protected_func(); public: virtual void f() { // 基類虛函數 cout << "Parent" << endl; } }; class Child : public Parent { public: void f() override { // 派生類的虛函數 cout << "Child" <f(); // 輸出"Child" delete p; return 0; }
在上面的代碼中,Parent類中定義了虛函數f,其派生類Child中對f進行了重寫,然後基類指針通過new建立Child對象,並指向該對象。最後輸出的結果是”Child”,說明基類的虛函數引用了派生類的對象。
3、可擴展性
使用protected關鍵字可以增加程序的可擴展性。當我們需要添加新的功能時,我們可以通過繼承和重寫基類的protected成員函數或數據成員來實現。這樣就不會影響程序中原有部分,提高了程序的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
四、總結
在C++中,protected關鍵字的作用是將類的數據成員和成員函數區分為三種訪問類型,分別是public、protected和private三種訪問類型。使用protected關鍵字時,父類的成員函數和數據成員可以被其子類繼承並使用,可以實現多態功能,還能增加程序的可擴展性。在實際編程中,我們應該合理使用protected關鍵字,以提高程序的安全性和可維護性。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03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