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bfgs演算法介紹
l-bfgs是一種基於擬牛頓法的優化演算法,主要用於解決凸函數的最小化問題。相對於傳統的梯度下降法,l-bfgs可以快速收斂並且不需要手動設置學習率。l-bfgs演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過維護近似的海森矩陣B來更新當前的搜索方向。同時,l-bfgs演算法對海森矩陣B做出了限制,使得演算法的存儲和運算複雜度均線性增長。
二、l-bfgs的實現細節
l-bfgs演算法的每一次迭代都需要計算目標函數關於自變數的梯度。一般情況下,梯度的計算是演算法中最複雜的部分,特別是對於非線性的目標函數而言。在實現l-bfgs演算法時,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加速梯度計算:
1、使用自動微分庫:自動微分可以自動計算目標函數關於自變數的一階和二階導數,減少梯度計算的時間。推薦使用Autograd、Jax等開源庫。
2、使用批量計算:對於一些數據量較大的問題,在計算梯度時可以考慮將數據分成小批量進行計算,從而提高計算效率。
三、使用l-bfgs的注意事項
1、l-bfgs演算法只能求解凸函數的最小值,如果目標函數不是凸函數,可能會導致演算法收斂到局部最小值而非全局最小值。
2、l-bfgs演算法的收斂性與搜索方向的選擇密切相關,不同的搜索方向會對演算法的收斂速度產生巨大的影響。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採用多種搜索方法,例如線搜索、強Wolfe條件等。
四、l-bfgs演算法的代碼示例
import autograd.numpy as np
from autograd import grad
def rosen(x):
"""Rosenbrock函數"""
return np.sum(100.0 * (x[1:] - x[:-1] ** 2.0) ** 2.0 + (1 - x[:-1]) ** 2.0)
def minimize(f, x0, maxiter=100):
"""l-bfgs演算法實現"""
m = 10 # 記錄最近的m次迭代信息
x = x0 # 初始自變數
g = grad(f) # 目標函數的一階導數
s_list, y_list = [], []
alpha_list, rho_list = [], []
for i in range(maxiter):
g_i = g(x) # 計算當前的梯度
d_i = -g_i # 計算搜索方向
alpha = 1.0
if i > 0:
# 根據歷史迭代信息和搜索方向計算alpha
q = g_i
for s, y, rho in zip(s_list[::-1], y_list[::-1], rho_list[::-1]):
alpha = rho * np.dot(s, q)
q -= alpha * y
r = np.dot(y_list[-1], y_list[-1]) / np.dot(y_list[-1], s_list[-1])
z = r * q
for s, y, rho in zip(s_list, y_list, rho_list):
beta = rho * np.dot(y, z)
z += s * (alpha - beta)
d_i = z
# 確定步長
alpha = 0.01
while f(x + alpha * d_i) >= f(x) + 0.001 * alpha * np.dot(g_i, d_i):
alpha *= 0.5
# 更新x
x = x + alpha * d_i
# 記錄歷史迭代信息
if i > 0:
s_list.append(alpha * d_i - s_list[-1] * rho_list[-1])
y_list.append(g(x) * 1.0 - g_list[-1] * 1.0)
rho_list.append(1.0 / np.dot(y_list[-1], s_list[-1]))
# 判斷終止條件
if np.linalg.norm(g_i) < 1e-6:
break
return x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01584.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