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網關,golang網關性能

本文目錄一覽:

Go-micro總結篇

一,原因:

學習研究go-micro已經有兩三天了,在這裡做個總結,有2點原因,第1點方便以後如果有一段時間沒有用過micro導致幾乎都忘了,那麼這篇文章方便自己在很短的時間內重朔對micro的知識體系,第2個原因也算給自己一個交代,比較花了時間去研究了。接下來會從go-micro庫,和micro工具兩方面。

二,go-micro

介紹:go-micro可以理解為一個可以很快創建微伺服器的第三方庫,從可提供功能上分一下幾點:

1,可提供開發服務端:這個服務端只能通過其他微服務通過rpc方式調用。當你看到用protoc工具生成的.micro.go文件的時候你會發現,主要包含2部分,第1部分介面是給調用方提供的,定義了作為客戶端如何調用服務端。第2部分介面是服務端介面。通過實現介面,就可以實現服務端功能。大體上做server的流程如下。

1.1創建一個service實例(相當與micro整體對外的介面)。Micro.NewService

1.2初始化service實例。Service.init()

1.3實踐自己的Handler邏輯。

1.4將自己實現的Handler和service綁定註冊。

1.5 service運行。  service.run.

2,可提供開發web服務端:用micro做web服務端的優勢在於可以在這個web服務端內部實現client介面,進而通過rpc方式調用其他用micro搭建的微服務。大體上創建的流程如下。

2.1創建一個webservice實例(可設置靜態文件路由).

2.2初始化service

2.3註冊自己的handler函數。

2.4 service啟動運行。

3,可提供開發網關api: 其實就是對後面多個服務端起到一個聚合的作用,因為micro工具中網關就是基於go-micro開發的,初步看了一下micro中網關的源碼大體設計流程如下。

第二部分micro工具

1,做api使用:上面也有介紹這個api工具就是基於go-micro寫的,啟動需要注意兩個比較主要的參數,–namespace、 –handler.一個是命名空間,一個是api,rpc,event中那種方式。

2,做cli控制台使用:這個比較常用,主要提供一下功能。

2.1代替另一個微服務中的client端,調用call方法測試自己微服務。

2.2檢查自己的微服務狀態,例如服務列表,服務是否保活。

2.3可以把指定的微服務註冊/撤銷到另一個服務發現中。

3,做web UI使用:我的理解就是一個web界面的控制台。

4,proxy代理使用:不同的區域網是不能訪問的,即使是各種區域網中的電腦能夠訪問外網。因為中間有所謂的nat技術。感覺這個proxy就是nat穿透技術的一種。

golang 反向代理實例

首先解釋一下反向代理,所謂的反向代理就是代理伺服器,充當Web伺服器網關的代理伺服器。當請求發送到使用反向代理的Web伺服器時,他們將先轉到反向代理,由該代理將確定是將其路由到制定的Web伺服器。

這個程序是將 本地的8086 埠作為代理伺服器,代理上篇 golang HTTP實例 裡面的8090埠

核心只有一個函數 httputil.NewSingleHostReverseProxy

兩個服務同時運行

效果如下:

代理伺服器訪問 8086埠時候

訪問原始的埠8090時候

如何使用API 網關做服務編排?

服務編排/數據聚合 指的是可以通過一個請求來依次調用多個微服務,並對每個服務的返回結果做數據處理,最終整合成一個大的結果返回給前端。

例如一個服務是「查詢用戶預定的酒店」,前端僅需要傳一個訂單ID,後端會返回整個訂單的信息,包括用戶信息、酒店信息和房間信息等。

這個服務背後可能對應著以下幾個操作:

微服務架構上對功能做了解耦,使用服務編排可以快速從各類服務上獲取需要的數據,對業務實現快速響應。總的來說,編排有以下幾點優勢:

Goku API Gateway (中文名:悟空 API 網關)是一個基於 Golang 開發的微服務網關,能夠實現高性能 HTTP API 轉發、服務編排、多租戶管理、API 訪問許可權控制等目的,擁有強大的自定義插件系統可以自行擴展,並且提供友好的圖形化配置界面,能夠快速幫助企業進行 API 服務治理、提高 API 服務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Goku API Gateway支持一個編排API對應多個後端服務,每個後端服務的請求參數可以使用前端傳入的參數,也可以在編排里自定義(寫靜態參數或從返回數據里獲得)。每個後端服務的返回數據支持過濾、刪除、移動、重命名、拆包和封包等操作;編排API能夠設定編排失敗時的異常返回。

Goku API Gateway 的社區版本(CE)同時擁有完善的使用指南和二次開發指南,內置的插件系統也能夠讓企業針對自身業務進行定製開發。

項目地址:

官網地址:

我們將編排的整個操作放到網關進行,由網關對數據做處理與轉換,這樣無需對後端服務做改動。一個請求到達網關,網關調用多個後端服務,並且在網關上對各個服務的返回數據做處理(操作有過濾、移動、重命名、封包、拆包,後面會對各操作做詳細解釋),最後由網關將數據整合好返回給前端。

網關將編排過程中對 API的轉發處理過程 (轉發-獲取返回數據-數據處理)稱為一個 Step 。

添加一個轉發服務,該服務為 查詢訂單詳情API,配置相應的轉發地址、傳入的參數、對返回數據做何種處理等。

由於篇幅原因,後續的Step(查詢用戶詳情、查詢酒店詳情、查詢房間詳情)就不一一展示了。

網關將編排過程中對 API的轉發處理過程 (轉發-獲取返回數據-數據處理)稱為一個 Step。

我們將處理查詢訂單詳情API稱為 Step1 ,其中Step1的返回數據有:用戶ID、酒店ID、房間ID。同理,將查詢用戶信息這步稱為 Step2 ,將查詢酒店信息稱為 Step3 ,將查詢房間信息稱為 Step4 。

傳參規則:

以下為轉發路徑的傳參寫法:

Step2中需要接收Step1里返回的userID作為參數,同時需要接收前端傳入的Authorization參數

在網關里Step2的請求參數配置如下所示,請求參數存在多個的話用換行表示:

1.查詢訂單詳情的API,返回數據稱為json1,內容如下:

2.查詢用戶詳情的API,返回數據稱為json2,內容如下:

3.查詢酒店詳情的返回數據,稱為json3,內容如下:

4.查詢房間詳情的返回數據,稱為json4,內容如下:

5.可以在每一個Step里對返回Json做處理,網關會將處理過的數據最後整合起來,再返回前端,例如這是通過網關返回的最終數據:

這裡以查詢酒店詳情API的返回數據json3為例,講解網關如何在編排過程中對返回數據做處理。

查詢酒店詳情API返回的原始數據如下:

從網關返回給前端的數據中截取酒店信息的數據如下:

從原始數據到處理後的數據需要經過以下操作:

欄位黑名單的作用是排除某些欄位,支持數組形式。

在網關的Step3里配置如下:

經過網關處理後,實際的返回數據如下,可以看到data對象里的id欄位已經被過濾掉:

拆包是指將指定對象的內容提取出來作為該步驟(step)的返回結果。其中匹配目標只能為object,匹配目標為空時,結果為 {},可用於清除數據。

在網關的Step里配置如下:

經過網關處理後,實際的返回數據如下,可以看到data對象被拆開,最終數據僅保留了data對象裡面的欄位:

欄位封包會將當前的數據整體打包為最終返回數據中的一個對象,不支持*,不支持數組。

在網關的Step里配置如下:

經過網關處理後,實際的返回數據如下,數據被整體打包為hotelinfo對象:

經過三個步驟,就可以將原始數據變成最終的數據。

本文僅列舉了編排過程中部分數據處理的操作,如需了解更多編排細則,可通過文末給出的教程鏈接。

相關鏈接

go語言實現一個簡單的簡單網關

網關=反向代理+負載均衡+各種策略,技術實現也有多種多樣,有基於 nginx 使用 lua 的實現,比如 openresty、kong;也有基於 zuul 的通用網關;還有就是 golang 的網關,比如 tyk。

這篇文章主要是講如何基於 golang 實現一個簡單的網關。

轉自: troy.wang/docs/golang/posts/golang-gateway/

整理:go語言鍾文文檔:

啟動兩個後端 web 服務(代碼)

這裡使用命令行工具進行測試

具體代碼

直接使用基礎庫 httputil 提供的NewSingleHostReverseProxy即可,返回的reverseProxy對象實現了serveHttp方法,因此可以直接作為 handler。

具體代碼

director中定義回調函數,入參為*http.Request,決定如何構造向後端的請求,比如 host 是否向後傳遞,是否進行 url 重寫,對於 header 的處理,後端 target 的選擇等,都可以在這裡完成。

director在這裡具體做了:

modifyResponse中定義回調函數,入參為*http.Response,用於修改響應的信息,比如響應的 Body,響應的 Header 等信息。

最終依舊是返回一個ReverseProxy,然後將這個對象作為 handler 傳入即可。

參考 2.2 中的NewSingleHostReverseProxy,只需要實現一個類似的、支持多 targets 的方法即可,具體實現見後面。

作為一個網關服務,在上面 2.3 的基礎上,需要支持必要的負載均衡策略,比如:

隨便 random 一個整數作為索引,然後取對應的地址即可,實現比較簡單。

具體代碼

使用curIndex進行累加計數,一旦超過 rss 數組的長度,則重置。

具體代碼

輪詢帶權重,如果使用計數遞減的方式,如果權重是5,1,1那麼後端 rs 依次為a,a,a,a,a,b,c,a,a,a,a…,其中 a 後端會瞬間壓力過大;參考 nginx 內部的加權輪詢,或者應該稱之為平滑加權輪詢,思路是:

後端真實節點包含三個權重:

操作步驟:

具體代碼

一致性 hash 演算法,主要是用於分散式 cache 熱點/命中問題;這裡用於基於某 key 的 hash 值,路由到固定後端,但是只能是基本滿足流量綁定,一旦後端目標節點故障,會自動平移到環上最近的那麼個節點。

實現:

具體代碼

每一種不同的負載均衡演算法,只需要實現添加以及獲取的介面即可。

然後使用工廠方法,根據傳入的參數,決定使用哪種負載均衡策略。

具體代碼

作為網關,中間件必不可少,這類包括請求響應的模式,一般稱作洋蔥模式,每一層都是中間件,一層層進去,然後一層層出來。

中間件的實現一般有兩種,一種是使用數組,然後配合 index 計數;一種是鏈式調用。

具體代碼

Go – Micro微服務框架實踐 – API(十三)

Micro的api就是api網關

API參考了 API網關模式 為服務提供了一個單一的公共入口。基於服務發現,使得micro api可以提供具備http及動態路由的服務。

Micro的API基於HTTP協議。請求的API介面通過HTTP協議訪問,並且路由是基於服務發現機制向下轉發的。 Micro API在 go-micro 之上開發,所以它集成了服務發現、負載均衡、編碼及基於RPC的通信。

因為micro api內部使用了go-micro,所以它自身也是可插拔的。 參考 go-plugins 了解對gRPC、kubernetes、etcd、nats、及rabbitmq等支持。另外,api也使用了 go-api ,這樣,介面handler也是可以配置的。

ACME( Automatic Certificate Management Environment)是由 Let』s Encrypt 制定的安全協議。

可以選擇是否配置白名單

API服務支持TLS證書

API使用帶分隔符的命名空間來在邏輯上區分後台服務及公開的服務。命名空間及http請求路徑會用於解析服務名與方法,比如 GET /foo HTTP/1.1 會被路由到 go.micro.api.foo 服務上。

API默認的命名空間是 go.micro.api ,當然,也可以修改:

我們演示一個3層的服務架構:

完整示例可以參考: examples/greeter

先決條件:我們使用Consul作為默認的服務發現,所以請先確定它已經安裝好了,並且已經運行,比如執行 consul agent -dev 這樣子方式運行。

向micro api發起http請求

HTTP請求的路徑 /greeter/say/hello 會被路由到服務 go.micro.api.greeter 的方法 Say.Hello 上。

繞開api服務並且直接通過rpc調用:

使用JSON的方式執行同一請求:

micro api提供下面類型的http api介面

請看下面的例子

Handler負責持有並管理HTTP請求路由。

默認的handler使用從註冊中心獲取的埠元數據來決定指向服務的路由,如果路由不匹配,就會回退到使用」rpc」 hander。在註冊時,可以通過 go-api 來配置路由。

API有如下方法可以配置請求handler:

通過 /rpc 入口可以繞開handler處理器。

API處理器接收任何的HTTP請求,並且向前轉髮指定格式的RPC請求。

RPC處理器接收json或protobuf格式的HTTP POST請求,然後向前轉成RPC請求。

代理Handler其實是內置在服務發現中的反向代理服務。

事件處理器使用go-micro的broker代理接收http請求並把請求作為消息傳到消息匯流排上。

Web處理器是,它是內置在服務發現中的HTTP反向代理服務,支持web socket。

/rpc 端點允許繞過主handler,然後與任何服務直接會話。

示例:

更多信息查看可運行的示例: github.com/micro/examples/api

解析器,Micro使用命名空間與HTTP請求路徑來動態路由到具體的服務。

API命名的空間是 go.micro.api 。可以通過指令 –namespace 或者環境變數 MICRO_NAMESPACE= 設置命名空間。

下面說一下解析器是如何使用的:

RPC解析器示例中的RPC服務有名稱與方法,分別是 go.micro.api.greeter , Greeter.Hello 。

URL會被解析成以下幾部分:

帶版本號的API URL也可以很容易定位到具體的服務:

代理解析器只處理服務名,所以處理方案和RPC解析器有點不太一樣。

URL會被解析成以下幾部分:

goip網關是什麼

GoIP網關就是無線語音網關,能夠將傳統的語音電話業務和英特網數據業務相融合。以深圳市一正技術的ACOM532全網通系列無線語音網關為例,設備採用嵌入式技術,能夠同時支持32線通話並發並且同時支持G729a/b/e 、G723.1、G711 a/u law和 iLBC國際通用語音編碼標準。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300312.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小藍的頭像小藍
上一篇 2024-12-29 12:51
下一篇 2024-12-29 12:5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