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解析度詳細介紹「筆記本電腦1080p和2k屏哪個好」

筆記本電腦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離不開的娛樂、生產力工具。在1080p全高清屏幕普及的今天,可能大家很難想像,最初的筆記本解析度僅有640×480像素,就連屏幕也才10英寸左右。

在1080P高清屏問世前的很長一段時間,1024×768一直是「高分屏」的代名詞,也被稱為XGA標準。隨後,SXGA+(1400×1050)、UXGA(1600×1200) 、QXGA(2048×1536) 等等眾多標準也相繼誕生。

雖然筆記本的誕生是生產力工具,不過筆記本屏幕解析度的逐漸演變和視頻解析度的同步發展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早期視頻解析度很低,顯像管電視解析度只有320×240;即便是流行了很長時間的VCD解析度也僅達到了352×240。

而後來的720×480標清解析度,1280×800高清解析度、1920×1080全清解析度以及2K和4K解析度的問世,讓開始主攻影音和遊戲需求的筆記本屏幕也發生了變革和自我淘汰。

個人電腦的屏幕是由早期的VGA解析度(640×480),XGA解析度(1024×768)、到如今WXGA解析度(1280×800)、WUXGA解析度(1920×1200)等規格逐漸發展進化的,並且幾乎都和視頻解析度的升級相匹配。

直到今天主流的1920×1080全高清顯示屏,在筆記本上的解析度進化普及到此戛然而止。要知道1920×1080已經是06年就誕生的標準。

更高解析度只是噱頭?1080P與2K屏大對比

那麼是因為解析度已經足夠用了?還是有其他原因呢?對此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解析度。解析度分為圖像解析度和顯示解析度。

圖像解析度指的是圖像實際像素點數,解析度決定了圖像細節的精細程度,解析度越高,所包含的像素就越多,圖像就越清晰。

而顯示解析度是指屏幕圖像的精密度,是指顯示器所能顯示的像素有多少。顯示解析度與圖像解析度完全匹配,才能還原清晰優質的畫面。

眾所周知,我們目前能夠觀看到的視頻不論是在線還是下載,通常都不會超過1080P,而2K和4K片源的稀缺也間接導致了筆記本屏幕解析度的停滯不前。

雖然筆記本屏幕的主流解析度的確很大程度受到了視頻解析度的影像,但是筆記本的起點畢竟是生產力工具,因此當市場逐漸細分後,在影音需求以外,更高的解析度也逐漸受到關注。

在1080P屏幕還在統治行業的當下,推進筆記本解析度的進化普及毫無疑問成為了一種使命。

雖然很多品牌都在大尺寸筆記本上嘗試推出了2K甚至更高的4K屏幕機型,但是在13英寸這類主打便攜的小屏幕筆記本中則很少見到2K級屏幕的機型。

像華為推出的2160×1440解析度的13英寸機型華為MateBook 13就是其中的少數派變革者。

更高解析度只是噱頭?1080P與2K屏大對比
更高解析度只是噱頭?1080P與2K屏大對比
更高解析度只是噱頭?1080P與2K屏大對比

↑↑↑左側為1080P屏幕某品牌筆記本,右側為2K屏幕華為MateBook 13,下同

作為生產力需求較高的商務人士,更高的解析度意味著能夠同時瀏覽更多表格、捕捉更多網頁信息。

對於從事影像或者美術設計的用戶,更加細膩的解析度除了帶來基礎的感官體驗,還能夠使高畫質的圖片解析度和屏幕解析度互相完美融合,最大程度去掉視覺的顆粒感。

更高解析度只是噱頭?1080P與2K屏大對比

除了專業人士,其實普通13英寸機型的消費者也是需要2K解析度的。隨著Windows 10的到來,高分屏縮放體驗差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壁壘。

相信很多用戶第一次從1366×768解析度屏幕轉向1920×1080解析度時,都能夠直觀的發現兩者的區別。而1080P屏幕轉向2K屏時也是同樣的震撼體驗。

同樣13英寸的屏幕,解析度更高會讓像素密度也更高,圖像的ppi值(pixels per inch是圖像解析度的單位)也就會越高,單位面積的像素數量就越多,畫面的細節就越豐富,顯示屏就能夠以更高的密度顯示圖像,擬真度會大幅度提高。這導致了1080P和2k屏幕有著本質的區別。

更高解析度只是噱頭?1080P與2K屏大對比

從上圖中能夠明顯的看出13英寸的1080P屏幕和2K屏幕解析度像素顆粒感的差距情況。雖然2K或4K的視頻片源但時間可能確實無法普及,然而我們了解解析度究竟是什麼之後,完全沒有自我洗腦高解析度無用的必要。

2k解析度除了影音娛樂方面,更加細膩的圖像表現,更加寬闊的屏幕視野都會讓我們在日常體驗的方方面面悄悄提升。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99748.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29 12:43
下一篇 2024-12-29 12:4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