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消費貸款被踩下剎車。此前3月17日,銀保監會等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向大學生髮放互聯網消費貸款,未經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機構一律不得為大學生提供信貸服務。
距離《通知》的下達已過去一月有餘。現在,大學生還能從互聯網消費平台貸款嗎?這些互聯網消費平台是否在頁面上標註了相關規定?「偏門」堵上了,持牌金融機構的「正門」是否願意為大學生開放?為此,奧一新聞記者針對市面上運作的14款互聯網借貸產品、10款持牌金融機構推出的信貸產品展開調研。本期圍繞「產品能否給大學生放款」、「產品宣傳頁面及服務協議里是否有明顯提示」等維度展開測評,並進行對比討論。
記者經測評發現,無論是「雜牌軍」互聯網消費平台,還是「正規軍」持牌金融機構,均沒有在其宣傳頁面明確提示「學生不能貸款」;多款產品在其宣傳頁面、服務協議里均無提及不為學生服務,需諮詢客服才能得知;還有個別貸款產品雖然告知記者學生不能貸款,但在填寫個人信息時依舊出現了「學生」選項……
互聯網貸款產品測試對象:
借唄、京東金條、攜程「借去花」、360借條、滴滴金融「滴水貸」、度小滿、小米貸款「隨星借」、還唄、蘇寧金融「任性貸」、微博借錢、今日頭條「放心借」、騰訊視頻「小鵝花錢」、分期樂「樂花卡」、美圖秀秀「借錢」
持牌金融機構測試對象:
平安好貸(平安集團旗下)、宜享花(宜信)、幸福花(幸福消金)、易開花(北銀消金)、招聯金融「好期貸」、捷信金融、中原消費金融、馬上金融、杭銀金融「親享貸」、華融消費金融
過半互聯網貸款產品明確學生不能貸款
記者對上述14款互聯網借貸產品測評後發現,沒有一款產品在其宣傳主頁明確提示「學生不能貸款」,需查看服務協議或諮詢客服才能得知。其中,有8款產品明確學生不能貸款。

圖:14款產品測評情況
從具體測試結果來看,大致分為如下三類:
第一類:服務協議里明確學生不能貸款
14款經測試的互聯網借貸產品中,僅有5款產品在其服務協議里明確標註學生不能貸款,分別為攜程金融「借去花」、滴滴金融「滴水貸」、微博借錢、今日頭條「放心借」、美圖秀秀借錢。
記者觀察發現,上述5款產品在激活額度前都必須要閱讀並同意《非在校學生承諾函》。如在申請滴滴金融「滴水貸」服務時,必須承諾「本人不是學生,不存在隱瞞或者虛構身份向貴司申請貸款的情形。」微博借錢在點擊「領取信用額度」後,頁面會出現一行「本產品不對在校學生提供服務」的灰色小字,獲取信用額度前同樣需閱讀《非學生身份承諾函》。

圖:新浪微博借錢頁面

圖:滴滴金融的承諾函
第二類:客服明確學生不能貸款
對於餘下9款宣傳主頁、服務協議里均未曾提及學生不能貸款的產品,記者分別一一諮詢客服。其中,360借條、蘇寧金融「任性貸」、騰訊視頻「小鵝花錢」的產品客服明確告知記者,即便滿足了貸款年齡條件,也不能為學生提供貸款。
值得注意的是,個別貸款產品雖然告知記者學生不能貸款,但記者在嘗試填寫個人信息、激活額度時,職業選項里依舊出現了 「學生」選項,如360借條、騰訊視頻「小鵝花錢」。

圖:小鵝花錢的職業選項里仍有「學生」
還唄在線客服未明確回應學生能否貸款的問題,但其貸款要求顯示,辦理貸款時需滿足「正式工作」的條件。借唄客服同樣未正面回復記者的提問,僅告知記者辦理貸款「需18周歲以上並通過系統的綜合評估」。度小滿官方客服電話記者未能撥通,無從得知。分期樂客服告知記者,如果是學生身份較難通過審核,即便通過審核激活額度,也只能在其APP內的商城購物,不能用於其他現金場景消費或提現。
第三類:滿足年齡要求即可貸款
記者測試發現,個別平台只需滿足年齡要求即可嘗試貸款,並不會因為學生身份被直接「卡死」,但這類平台通常對年齡要求較高,如京東金條、小米貸款。京東金條客服告知記者,用戶只需滿足23-55周歲的年齡條件即可嘗試申請貸款。小米貸款「隨星借」的客服則表示,大學生包括研究生申請貸款需年滿23周歲以上,非學生21周歲以上即可申請。

圖:記者與京東金條客服的聊天頁面截圖
近半持牌金融機構未明確學生不能貸款
《通知》明確,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向大學生髮放互聯網消費貸款。那麼,作為「正規軍」的持牌金融機構能否為學生提供貸款呢?
記者測試發現,10款持牌金融機構旗下的借貸產品中,有3款產品明確學生不能貸款,1款產品表示激活額度前需提供工作證明,4款產品客服告知記者滿足年齡條件即可嘗試申請貸款。餘下2款產品記者始終未能撥通客服電話,無從得知。

圖:10家金融持牌機構旗下產品測試情況
同互聯網借貸產品類似,經測評的10款「正規軍」產品幾乎都沒有在宣傳主頁、服務協議里標註學生不能貸款。其中,中原消費金融APP在領取額度前會提示「無收入學生群體暫不提供貸款服務」,但並未顯著標明。馬上金融APP在激活額度前需閱讀並同意非在校學生承諾函,其《循環額度貸款條款》里也明確要求貸款人「並非在校學生且具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圖:中原消費金融APP頁面提示
宜信旗下的「宜享花」APP在其答疑頁面顯示,貸款人需年滿22-55周歲,同時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且非在校大學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公民。北銀消費金融APP「易開花」客服未明確回應「學生能否貸款」的提問,但記者獲悉,申請額度需要提供身份證明、工作證明、收入證明。對於想要貸款的學生來說,提供證明無疑是一道難關。

圖:「宜享花」答疑界面
記者致電幸福花、招聯金融「好期貸」、杭銀金融「親享貸」、華融消費金融四款APP的客服,均表示滿足年齡要求即可嘗試申請貸款,但申請成不成功,則需要看系統的綜合評估,未直接表示學生不能貸款。
學生期待「正門」暢通
「不查徵信,秒批貸款,學生也能輕鬆貸」「千元日息低至1毛4,年輕人都愛用」……長期以來,大學生借貸市場是各大互聯網貸款平台、持牌金融機構的「兵家必爭之地」。為了爭取更多用戶,各大產品不惜在營銷上花樣百出,以低息、免息招攬用戶,從而引發一些惡劣事件。
《通知》發布後,「花唄借唄不得向大學生放款」的話題一度沖至微博熱搜第一。有網友對此拍手叫好,但也有不少網友表示擔憂。「萬一有急事需要周轉呢?」「會不會導致有些學生去借黑網貸?」這些擔憂都指向一個問題:「偏門」關上了,然後呢?
針對上述情況,《通知》也有提及。《通知》指出要開「正門」,滿足大學生合理的信貸需求。各高校要配合銀行業金融機構有針對性地開發手續便捷、利率合理、風險可控的高校助學、培訓、創業等金融產品。
「如果互聯網借貸產品無法為學生提供貸款,那我會考慮去銀行辦理,或者使用一些正規持牌金融機構推出的產品。」華南地區某高校大四學生告訴記者。
從本次測試結果來看,多數互聯網貸款平台已明確學生不能貸款,或在貸款時設置諸多限制。近半持牌金融機構也表示學生無法辦理貸款業務,但仍有4款「正規軍」產品沒有明確限制。整體而言,大學生要通過互聯網借貸平台貸款較難,但仍有持牌金融機構為學生開放。
「大學生借貸亂象確實層出不窮,身為大學生,我們支持國家對相關平台進行整改。同時,也希望我們合理的借貸需求能被滿足,學校也可以開設相關課程,幫助我們形成正確的金融消費觀。」上述學生表示。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金融機構應成為校園金融服務的主力軍,針對大學生群體開發針對性、定製化的新產品,如提供額度、利率適中的信用卡、消費貸款等,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金融消費觀,積累良好的個人信用。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99641.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