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罐茶暖莘茶崛起的本質並非差異化營銷:茶葉品牌營銷案例

紅海賽道,很多人都有這樣困惑:自家產品,感覺和競品都差不多,好難打。大家都喜歡差異化,但是現實就這麼殘酷,越是白熱化品類,越趨同。

同質化怎麼辦?

很多人迷戀找流量算ROI,看案例,學大品牌,跟蹤競品博主,看著別人億級銷量,產生一種錯覺:只要自己有合適流量加持,破億輕輕鬆鬆。但是,這些終於歸是「術」的層面,對於一個品牌操盤手尤其創始人來說,必須站在「道」的層面進行規劃。

創始人要懂投放,但是,不能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投手,只看流量ROI。

而目前市場上各行各業,很多人都說顏值,所以你看看各品牌的顏值都很美,都不差。

很多人又說,產品沒有優勢,品牌沒有優勢就從品類切入,所以各行各業品類又達到空前絕後。

很多人又說,品類也沒有優勢就從場景切入,結果各種各樣的品牌又開始了場景大戰。

而這其中成千上萬的品牌曇花一現。成功的也就那麼寥寥無幾的幾個。

那麼這寥寥無幾的崛起的新國潮品牌背後的秘密是什麼?今天以茶品牌說說一個品牌成功最本質的道是什麼?

小罐茶暖莘茶崛起的本質並非差異化營銷:茶葉品牌營銷案例

喝了十幾年茶的杜國楹,在2006年就有過做茶的想法,因為茶是一個日常生活中多數人都會接觸的產品,在飲用上不分年齡讓它具有廣泛的用戶基礎,高的客單價格又讓它具備足夠的利潤空間。有野心,奈何找不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商業切入點。小罐茶這一調查、一研發,就是三年半。杜國楹說:「為此花掉了7000萬,卻連一片葉子都沒做出來。」

小罐茶暖莘茶崛起的本質並非差異化營銷:茶葉品牌營銷案例

一個產品,三年半,花了7000萬連一片葉子都沒做出來,這就是重點,成功的道,成功的本質與基石。成功者定有共同的地方,失敗者必然也有相通的地方。那麼再看看暖莘茶的介紹中有哪些與小罐茶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小罐茶暖莘茶崛起的本質並非差異化營銷:茶葉品牌營銷案例

暖莘茶:以興趣為始,以使命為終,暖辛茶始於2011年,由一群中國茶葉愛好者,從最開始的初心:品盡中國茶,萬里探尋中國茶文化,交天下茶友的興趣愛好出發,十年不間斷的萬里苦尋,品茶無數,後於2021年註冊創建中國茶品牌:暖辛茶的品牌是這群中國茶友受中國茶文化的影響,是對於價值觀,使命,願景的從新認識確立而形成,而誕生。

所以你看,暖莘茶,夢想起航,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個日夜,一百二多萬公里,環繞中國六十圈,萬里苦尋,品茶無數,只為尋找一葉中國好茶。暖莘茶這更狠,這是十年磨一劍呀,十年苦尋只為一葉中國好茶。

而再看看暖莘茶的暖心品質:為消費者提供一葉好,暖莘茶以堅持一葉好茶,暖一片人心的理念:以為大眾尋找中國好茶為宗旨,對茶暖莘茶堅持四不原則:

1.非原產地不選

2.非原生態不選

3.非高標準不選

4.非好口感不選

小罐茶暖莘茶崛起的本質並非差異化營銷:茶葉品牌營銷案例

所以對於產品,小罐茶,暖莘茶是有多嚴苛,花了這麼長時間也只做一件事,打磨產品。所以不是每一片葉子都能裝進小罐茶的小罐。也並非每一葉茶都叫暖莘茶。

因此無論是所謂的品類,場景,顏值,營銷廣告投放,品牌包裝,還是央視廣告的大手筆投入。

更多表面看起來一樣的東西,一樣的手段,一樣的做法,歸根結底,更多看不到的是背後的付出,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道才是根基,才是本質,沒有道,術就只是浮雲。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98953.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28 17:32
下一篇 2024-12-28 17:3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