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布斯在拿出初代iPad的時候,曾如此形容:這是一台可以捧在手心的電腦,在手掌上就能閱讀全尺寸網頁的感覺,就像是用雙手掌握了互聯網,這種體驗實在是太驚人了。早在十年前,喬布斯就無比精準地總結了iPad的使用價值:全尺寸場景的內容消費體驗。
這句話很好理解,在手機上,看視頻體驗最爽的,是豎版短視頻;但是要看電影、電視,手機屏幕就顯得有點不夠用了。這個時候,我們就會需要iPad,來感知更深度的內容,比如網課、電影、PDF等等。個人認為,iPad的使用價值,遠比iPhone更高,它才是蘋果最值得買的產品。

問題來了,iPad產品線非常複雜,到底該買什麼型號呢?這篇文章,我主要針對主流用戶的需求,給出購買建議。並且從性價比的角度,選出了一款最值得買的iPad,放到文章的最後。2021年,這3部iPad依然強烈推薦。
第三,不會犯錯的選擇:iPad 2020
首先說明一點,我強烈不推薦iPad 2019、iPad 2018。iPad 2018採用的是臭名昭著的A10晶元,約等於A9超頻版,功耗靠16nm製程基本壓不住,而且運行內存只有2GB;iPad 2019更不推薦,僅僅將運行內存升級到了3GB,換殼不換芯,等於沒有升級。

iPad 2020就顯得良心得多,晶元升級到了A12,製程從16nm進化到7nm。如果說A10是蘋果的失敗品,那麼A12就是蘋果的得意之作。對比A10,A12的CPU多核提升了近一倍,GPU性能提升了127%,玩大型手游、視頻剪輯都不是問題。
總體來看,iPad 2020適合廣大家庭用戶、學生群體,這是一個不會犯錯的選擇。

第二,極致生產力:iPad Air4
在以前,生產力這個屬性,蘋果只給了定位高端旗艦的iPad Pro,想要就得拿人民幣來換。iPad Air4其實就是iPad Pro的降級版,但是只砍掉了「奢侈感」,保留了「實用性」。和iPad Pro一樣,iPad Air4基本能完成iPad OS上的一切生產力需求——視頻剪輯、繪畫、秒變PC。

iPad Air4支持二代Apple Pencil,中框也保留了磁吸充電設計,解決了尷尬的充電問題,擁有更強的繪畫能力;支持Magic Keyboard,連接上就能秒變筆記本電腦,處理日常文檔工作;攝像頭升級到了iPad Pro同款,具備一定的創作能力。至於砍掉的120HZ、Face-ID、64GB內存,其實不影響核心體驗——畢竟有5nm晶元A14加持。
第一,最適合大眾的選擇:iPad mini5
回到喬布斯所說的:iPad,是一台可以捧在手心的電腦。首先,要能捧在手心,其次,才是平板電腦。當屏幕尺寸超過10英寸之後,雙手握持就很吃力了。不管是iPad 2020,還是iPad Air4,都不是能「拿著用」的尺寸,一般是立在桌面上,或者平放使用。

而iPad mini 5就沒有這個問題,它的屏幕尺寸是7.9英寸,重量僅僅308克,和kindle電子書的大小一樣,是最適合單手/雙手握持的尺寸。此外,iPad mini5搭載了A12晶元,全貼合屏幕,支持一代pencil,滿足了基本需求,性能在3年內都不會過時。
最重要的是,iPad mini5的價格在3000元以下,標配64GB起步,也就比iPad 2020貴一點點。

我把iPad mini5列為強烈推薦的第一名,估計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其實從內容消費的角度來講,iPad mini5是最適合大眾的:能捧在手心,便於攜帶,比手機大一倍的視覺體驗,這就夠了。以上就是2021年初比較推薦的3款iPad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98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