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python使用4個空格來替代{函數,if,for,while等}這些需要使用{}的地方
- 2、python的if和else可以用什麼簡潔替換么?
- 3、求教!大神幫幫忙!python:如何用元組或者列表替換過多if—else?
- 4、Python中,if與elif有何區別
- 5、python 中有取代if-elif-else 的東西嗎
python使用4個空格來替代{函數,if,for,while等}這些需要使用{}的地方
不一定是四個空格啊,縮進也是Python的一種語法。
如圖所示。。。。
python的if和else可以用什麼簡潔替換么?
用這個吧
a=1
b=2
print [b,a][a=b] 取a b的較大值
類似的
[False.True][表達式(比如判斷條件)]
求教!大神幫幫忙!python:如何用元組或者列表替換過多if—else?
我是這樣想的,你先把你的邏輯用表列出來。
按照目前能看到的邏輯我大概這樣想的
l1=[0,1,1.6,2]
l2=[[630,400,160],[800,500,2000],[1250,800,315,160],[1600,1000,400,200,125]]
l3=[[63,1],[90,1],[90,2],[125,2],[132,3],[180,3]]
dd1=l3[sum(float(n.get())j for j in l2[sum(Pcai for i in l1)-1])][0]
typ=l3[sum(float(n.get())j for j in l2[sum(Pcai for i in l1)-1])][1]
Python中,if與elif有何區別
一、主體不同
1、if:用來判定所給定的條件是否滿足,根據判定的結果決定執行給出的兩種操作之一。
2、elif:在判定條件不滿足的情況下,需要執行的操作。
二、特點不同
1、if:有多個條件時可使用括弧來區分判斷的先後順序,括弧中的判斷優先執行,此外 and 和 or 的優先順序低於(大於)、(小於)等判斷符號,即大於和小於在沒有括弧的情況下會比與或要優先判斷。
2、elif:判斷需要多個條件需同時判斷時,可以使用 or (或),表示兩個條件有一個成立時判斷條件成功;使用 and (與)時,表示只有兩個條件同時成立的情況下,判斷條件才成功。
三、優勢不同
1、if:語句中的「表達式」可以是關係表達式、邏輯表達式,甚至是數值表達式。其中最直觀、最容易理解的是關係表達式。
2、elif: python 並不支持 switch 語句,所以多個條件判斷,只能用 elif 來實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if語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elif
python 中有取代if-elif-else 的東西嗎
存在即合理。正常情況下,集中條件判斷都很好換著寫同樣的功能。不過,if-elif-else的閱讀性真的很好。至於效率的話,等你涉及到時間複雜度及演算法優化等性能問題時,你就會發現很多優秀的演算法中,也會用if-elif-else。
d = {‘a’:function(1),’b’:function(2),’c’:function(3)}
a = x = 10 and ‘a’ or (10 x =30 and ‘b’ or ‘c’)
d[a]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97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