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財報:從青春期邁向中年期

2021年無疑新一年的開始,但對於部分音樂愛好者來講,2021年的開始也意味著夢想的破碎。2021年2月5日,運營了12年的蝦米音樂宣布關停,伴隨蝦米的離開,也給了網易雲音樂與騰訊音樂系重新劃分地盤、拓展市場的機會。

但相比於2013年才出現在人們視野里的網易雲音樂,騰訊音樂旗下的多個音樂平台無疑是許多用戶最早接觸的在線音樂平台,不但囊括許多知名音樂人的獨家版權,騰訊音樂近年來也在資本市場風生水起。而日前,騰訊音樂也交出了2021年第一季度的答卷。

騰訊音樂財報:從青春期邁向中年期(配圖來自Canva可畫)​

營利雙增的財報

根據財報顯示,騰訊音樂2021年第一季度總營收78.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0%;歸屬凈利潤則超過9億元,調整後凈利潤為人民幣12.4億元。除此以外,騰訊音樂在線音樂付費用戶也進一步取得突破。

財報來看,第一季度騰訊音樂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到6090萬,同比增長42.6%,其中環比凈增長為490萬,為2016年以來單季最大凈增長。由此可見,用戶已經逐漸培養出付費意識,國內新興消費群體的在線音樂消費習慣正在發生積極的改變。

付費意識的提高對整個行業來講無疑是一個向好的局面,也直接拉動了騰訊音樂的營利數據。而除了付費意識的增強以外,騰訊音樂能夠取得進一步突破也離不開競爭格局的改變和業務層面的推動。

首先,競爭對手的退出。雖然此前三分天下的蝦米音樂在用戶和版權上都不敵網易雲音樂和騰訊音樂,但其實力也不容小覷,蝦米深受小眾音樂愛好者和專業音樂人的喜愛。因此,蝦米的關停後,部分用戶資源也轉移到了騰訊音樂身上,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此次財報的增長。

其次,版權的長期賦能。音樂版權一直都是音樂流媒體重要的護城河,騰訊同時擁有華納、索尼和環球音樂三大唱片公司獨家版權,手裡握著約500萬首的獨家音樂版權數量,在國內音樂版權市場上擁有極大的話語權,在長期保證內容穩定輸出的情況下,騰訊音樂的業務數據自然能夠穩定增長。

內容仍是主要推手

不難看出,騰訊音樂能夠獲得增長也是內外部因素的共同賦能,對於騰訊音樂來講,內容始終是其長期保持競爭力的體現。因此,騰訊音樂也將在內容層面不斷探索和布局,使其內容護城河越發深厚。

就在財報發布的同時,騰訊音樂宣布與索尼音樂共續簽長期版權合作授權協議,索尼音樂全球音樂曲庫將繼續上線其旗下平台。今年3月,騰訊音樂宣布與華納音樂提前續簽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加之此前與環球音樂的合作,騰訊音樂依然坐擁三大音樂平台版權。

而除了外部合作以外,騰訊音樂自身也在不斷拓展在線音樂領域的多種形態,戰略布局了TME live、長音頻、商業廣告等多個創新業務,還扶持音樂人,影視IP音樂聯動等,持續不斷地為騰訊音樂的多元化內容添磚加瓦,而這也將為騰訊音樂的未來帶來諸多好處。

其一,多元內容構建核心競爭力。隨著騰訊業務的不斷多元化,其自身也將持續在合作和原創內容上構築新的娛樂世界,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內容體驗,也為自身未來行業的競爭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二,拉動商業化水平。多元內容的構建不但能使企業在業務層面保持一貫的競爭力,也能夠在商業方面帶來一定的拉動效果。比如在付費、會員、演出、廣告等業務的探索,帶動在線音樂平台內部形成正向循環,放大在線音樂的商業價值與產業價值。

在線音樂賽道步入正軌

無疑,騰訊音樂已經找到了在線音樂平台長期發展的門路,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環球音樂、華納音樂、索尼音樂三大唱片公司都已經選擇非獨家合作,並且和網易雲音樂簽署了版權合作。意味著自2017年以來的獨家版權模式終結,騰訊音樂不再獨佔三大唱片公司音樂版權。

從整個行業來看,版權大戰終於面臨收尾,而在線音樂賽道經過了版權大戰、企業出清等衝突之後,也逐漸步入了正軌。

首先,版權問題得到一定的解決。無論是之前盜版音頻事件還是平台壟斷事件,前者通過一定的監管手段進行維護,後者也被此前的資源共享和近來的非獨家版權合作形式所打破。至此,在線音樂的版權問題相比之前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

其次,戰略布局不斷進行創新。相較於此前的版權把控市場,目前,不管網易雲音樂還是騰訊音樂,都在不斷拓展自身的業務邊界,在音樂形式和音樂作品上不斷鼓勵創新,從而起到一定的拉新促活作用。

最後,音樂產業的互相融合。除了自身平台的播放形式以外,在線音樂消費正在從傳統的內容消費升級到包含音樂衍生品的多元化消費,短視頻、直播、遊戲等多種渠道都在為音樂作品的破圈提供途徑。

騰訊音樂難葆「青春」

由此可見,整個在線音樂行業正在往良性的方向發展,但對於騰訊音樂來講,雖然整體有所增長,但仍有一些挑戰需要面對。

其一,用戶陷入增長瓶頸。根據此次財報來看,雖然付費用戶有所增長,但騰訊音樂在線音樂和社交娛樂業務的月活雙雙下滑。其中,在線音樂月活用戶為6.15億,較去年同期下降4200萬人,同比下降6.4%,騰訊音樂的用戶不斷流失。

其二,版權非獨家的影響。而在業務層面,騰訊音樂此前所依仗的獨家版權也不再獨家,對其自身來講難免會造成短期的陣痛,如何在其它方面將優勢補足依舊是騰訊音樂未來需要面對的問題。

其三,內外部對手的夾擊。相比之老對手網易雲音樂,騰訊音樂在用戶和社區氛圍方面一直稍顯遜色,在同樣享受三大音樂版權的形勢下,騰訊音樂的壓力也隨即顯現。再者,目前短視頻平台已然成為新時代的風口,成為了各大音頻的爆款製造機,也大量搶奪了用戶時間。因此,騰訊音樂也正在遭受內外部對手的共同夾擊。

對於騰訊音樂來講,目前的狀況並不輕鬆,為了迎接後面的挑戰,騰訊音樂也在最近進行了一輪大換血。據界面新聞報道,騰訊音樂在5月8日進行了組織架構和人員調整,騰訊音樂CEO樑柱與現任騰訊音樂商業廣告部總經理劉憲凱接手QQ音樂業務線及平台產品部。

人員任免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未來騰訊音樂也將在其它方面繼續「大刀闊斧」的開拓,但這一次,騰訊音樂的重點卻不再是版權了。作為在線音樂的頭部平台,騰訊音樂如何持續創新,攻佔市場、搶灘對手,我們仍需等待。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96364.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27 13:16
下一篇 2024-12-27 13:1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