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棚戶區改造到是怎麼回事
(一)城市棚戶區改造。城市棚戶區(危舊房),是指城市規劃區範圍內,簡易結構房屋較多,建築密度較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質量差,建築安全隱患多,使用功能不完善,配套設施不健全的區域。包括集中成片和非集中成片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類型,具體改造範圍由各市、縣人民政府結合當地實際合理界定。禁止將因城市道路拓展、歷史街區保護、文物修繕等帶來的房屋徵收改造項目納入城市棚戶區改造範圍。\x0d\x0a(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國有工礦(含煤礦)棚戶區包括位於城市規劃區內和規劃區外,由國有工礦企業實施改造的棚戶區。其中,位於城市規劃區內的,按城市棚戶區改造給予補助。鐵路、鋼鐵、有色、黃金等行業棚戶區,要按照屬地原則納入各地棚戶區改造規劃計劃組織實施。國有工礦各級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棚戶區改造工作的監督指導。\x0d\x0a(三)國有林場和國有墾區棚戶區改造。加快推進改造剩餘國有林場危舊房和國有墾區危房改造,力爭2015年底前基本完成改造任務。對國有林場之外的其他林業基礎單位符合條件住房困難職工,納入當地城鎮住房保障體系統籌解決。\x0d\x0a棚戶區改造實行實物安置和貨幣安置相結合,由棚戶區居民自願選擇。安置住房實行原地和異地建設相結合,優先考慮就近安置;異地安置的,要充分考慮就業、就醫、就學、出行等需要,合理規劃選址,儘可能安排在交通便利、配套設施齊全地段。在改造中可建設一定數量的公共租賃住房,統籌用於符合條件的保障家庭。要積極推行貨幣安置,通過提供政策優惠、規範操作流程、優化交易服務等方式,引導棚戶區居民選擇貨幣安置,自主購買商品住房。指導商品住房庫存量較多的城市,減少安置房建設規模,將存量商品房作為重要的安置房源,促進棚改與利用存量房的有效銜接。
房屋徵收和棚戶區改造有什麼不一樣?補償標準是一樣嗎?
一、區別
1、實施動因不同
棚戶區改造從根本上講,是一項民生工程,目的是要解決住房條件最困難的那部分群眾的住房問題,為了消除該區域住房安全隱患,完善配套設施,改善居民生活條件。
房屋徵收則是為了實現某特定公共利益,如:建公立學校,修軍用機場等。儘管棚戶區改造具有公共利益特性,但它只是公共利益中的一種類型,是《征補條例》第八條規定的公共利益情形之一,而不能涵蓋全部公共利益範疇。
2、處置對象不同
棚戶區改造針對的是簡易房、危房、舊房,通常以住房居多。而徵收時,不受被徵收房屋現狀和用途限制,既可以是危舊房,也可以是新房,不管是住房,還是寫字樓、商鋪、廠房,甚至養殖用房,只要是公共利益之需,都可以納入徵收拆除範圍。
棚戶區改造可以針對國有土地上房屋和集體土地上房屋,而《征補條例》只能針對國有土地上房屋實施徵收。
3、處理方式不同
棚改,棚改,意味著以改造為主,拆除為輔。
棚戶區改造方式是多樣化的,包括修繕加固、改建(擴建、翻建) 和拆除新建,拆舊建新是不得以而為之的方式。
二補償標準不一樣
房屋徵收賠償標準適用於《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
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
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
而對於棚改區,因為其屬於國有土地,所以適用於《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相關規定。
棚戶區補償則是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九條的規定
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徵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徵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對評估確定的被徵收房屋價值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申請複核評估。對複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
房屋徵收評估辦法由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制定,制定過程中,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棚戶改造房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房屋徵收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土地管理法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棚戶區改造和拆遷有什麼區別
1、性質不同:
(1、棚戶區改造:是為惠民利民民心工程,實施棚戶區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兼顧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
(2、房屋拆遷:是指因國家建設、城市改造、整頓市容和環境保護等需要,由建設單位或個人對現存建設用地上的房屋進行拆除,對房屋所有者或使用者進行遷移安置並視情況給予一定補償的活動。
2、補償標準規定不同:
(1、棚戶區的改造補償:通常是居民補償,又分為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補償。
(1)產權置換包括:1:1.5的面積置換;
(2)房屋重置成新價格,即把房屋折算成價格,其與房屋的新舊、裝修、結構均有關係;
(3)其他的搬遷獎勵。
(2、房屋拆遷補償:指拆遷人對被拆除房屋的所有人,依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給予的補償,拆遷補償方式包括:
(1)貨幣補償;
(2)房屋產權調換;
(3)還可以選擇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相結合的補償方式。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條、第十九條規定,徵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3、主導方式不同:
棚戶區改造為政府主導並實施操作,改造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實施。政府除了鼓勵地方實行財政補貼、稅費減免、土地出讓收益返還等優惠政策外,還允許在改造項目里,配套建設一定比例商業服務設施和商品住房,支持讓渡部分政府收益,吸引開發企業參與棚戶區改造。
房屋拆遷為政府引導或准予,可由人民政府組織統一拆遷,自行拆遷,委託拆遷三種形式。
(1、人民政府組織統一拆遷。
即由人民政府或其專門委託的單位統一進行拆除、補償、安置等工作。它是國家提倡和鼓勵採用的拆遷方式,《拆遷條例》規定:「有條件的城市和城市中實行綜合開發的地區,應當實施統一拆遷。」
(2、自行拆遷。
它是指拆遷人自己對被拆遷人進行拆遷安置和補償。主要拆遷業務人員必須在拆遷主管機關進行培訓,取得拆遷資格證書後才能上崗。
(3、委託拆遷。
它是指拆遷人將房屋拆遷的補償和安置工作委託他人進行。被委託人應當是取得房屋拆遷資格證書的單位。
棚改和舊改的區別
棚改和舊改的區別
你們知不知道棚改和舊改有什麼區別嗎?隨著近幾年「舊改」和「棚改」話題熱度持續高溫,棚改和舊改都是為了改變城市的新面貌,那麼棚改和舊改的區別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了解一下吧。
棚改和舊改的區別1
一、舊改和棚改有什麼區別呢?
1、更新對象不同棚改對象為,全市範圍內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存在住房質量安全隱患、使用功能不齊全、配套設施不完善的老舊住宅區項目應當納入棚戶區改造政策適用範圍,不再採用城市更新(舊改)的方式進行改造。舊改對象為,舊住宅區申請拆除重建城市更新的,建築物建成時間原則上應不少於20年,滿足條件的舊商業區、舊工業區建築物可放寬至15年的建成時間要求。
2、運作模式不同棚戶區改造採用「政府主導+國企實施+人才住房」的模式。舊改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原則。但不管是棚改還是舊改,最終目的都是城市更新。
3、強制性不同棚改實施過程中,因涉及公共安全利益,對於少數不服從改造的,可以通過行政徵收、行政處罰程序等強制執行。舊改則完全遵循自願原則,必須百分之百的業主同意方可拆除動工。
4、配建要求不同棚改除滿足拆遷安置需要外,其餘住房均配建為人才住房和保障型住房,且堅持以租為主,根據轄區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供應情況,確定租售比例。舊改則按規定比例配建,無全部配建保障房的要求,可建商品房。
5、改造程序不同棚改沒有明確規定,現實情況是參照城市更新或者政府徵收程序進行,棚改項目的確定、權利人信息公示、異議處理等內容並無章可循。舊改則對程序有了明確的規定,包括意願徵集、城市更新單元規劃審批、實施方案、搬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簽訂、實施主體確認、預售及規劃驗收、回遷安置等等。
棚改和舊改的區別2
1、舊改:
是企業行為,房地產企業和業主談賠償後又要和政府談補繳地價,公租房,容積率等等。兩邊都要談好,一邊要價高了可能賺的錢就少了。舊改主要是開發商的商業手段,其形式還是一種商業投資行為,政府不可能直接行政介入。
2、棚改:
棚戶區改造房是指棚戶區內將要被改造拆遷的`住房,是依法擁有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棚改不允許明面的商業利益行為,即所有的房屋建成後只要回遷房和人才、保障型租賃用房。棚戶區改造是我國政府為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改造件而推出的一項民心工程。
一、棚改區改造政策有哪些?
1、政策優惠,陽光操作。妥善處理棚戶區中歷史遺留的產權問題,對已經取得房屋權證的房屋,依法賠償。充分考慮棚戶區居民的承受能力,做好與各項住房政策的銜接,妥善安置被拆遷居民。實行產權調換或者貨幣補償。
2、破解複雜問題,必須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統一,創新工作思路,用好、用活、用足政策。
3、加強棚戶區居民安置用房的建設質量管理。儘可能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有實力的單位參與建設,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確保回遷安置房屋的建設質量,防止因質量問題引發矛盾糾紛。
4、要完善棚戶區改造後的公共服務功能。
5、要充分利用棚戶區在歷形成的優點,並挖掘其。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96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