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我是慕容。
很多人都想通過運營社群來賺錢。
實際運營起來的時候,你會發現:
群,你也拉好了。
人,也有了。
每天都在群裡面分享內容。
可是就是不知道,
怎麼把群變成錢?
怎麼把人變成錢?
怎麼把內容變成錢?
結果啊!做著做著,社群變成了免費社群。
只靠情懷在撐著。
那情懷能撐多久呢?
兩三個月吧!這個事情就結束了。
所以啊!我一直在講不管做任何項目,咱們一定要後端先行,也就是說在你打算通過社群賺錢之前,你得先有一個清晰的想法,你的社群的盈利模式是什麼?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社群有哪些典型的盈利模式?
常見的社區盈利模式,一共有四種。
第一種,賣課程。
最常見的就是通過社群來賣課程了,也就是所謂的知識付費領域。
比如說你拍照拍的很好,那就可以搞一個攝影技術學習群。
聚集一批攝影愛好者,來付費學習攝影技術。
我們經常會見到,很多社群門檻價只有九塊九。
其實第一次的成交價格並不是那麼重要。
九塊九,讓用戶產生購買的習慣,這才是最重要的。
用戶購買了九塊九的課程之後,通過社群對你有了基本的信任。
只要你在社群裡面持續的提供服務、提供內容讓用戶覺得物超所值,那麼這批用戶很可能是未來我們的忠實粉絲。
當你推出199推出599的課程的時候,他們就會產生購買的行為。
第二種,賣實物。
和賣課程非常像,一開始呢,也是免費社群居多,然後每天在群裡面分享跟你售賣的實物產品相關的知識。
有時候用戶會在群裡面問一些問題,那我們要及時的給用戶解答。
時間久了之後我們就成了這個領域的專家,那麼用戶就會相信我們,甚至會發展成朋友,更進一步甚至可能崇拜你。
那麼當我們在推出產品銷售的時候,這批人都會爭先購買。
第三種,賣服務。
不賣課也不賣實物產品。
賣的是什麼呢?賣的是諮詢服務。
比如創業諮詢,就業諮詢,法律諮詢等等。
那麼這種社群,通常要先打造出自己的個人品牌。
比如說你可以在自媒體平台上發表大量的文章、音頻、視頻。有了一定知名度之後,就能夠吸引到大量的人氣。
第四種,賣資源。
提供資源、提供平台、提供人脈的對接。
我舉個例子。
比如說我們有一個群,群里的人都是喜歡寫作的人。
那麼這些人想通過寫作來賺錢,而我們能拉到業務。
那我們把需求方和供給方撮合到一起,就實現了資源的整合,而我們可以做中間商賺差價。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9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