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NT的AC+AP那是非常有名的組網設備,今年的Chinajoy上的全場WiFi信號覆蓋靠的就是他家的,也經常有人在我之前的Mesh路由測試貼里回帖說UBNT家的Amplifi和AC+AP,倒不是我沒有用過UBNT家的東西,比如說UBNT的路由器顏巔——Amplifi,之前論壇活動的時候就想搞,因為種種原因放棄了機會。不過我雖然沒有入手,但是已經幫朋友安裝過好幾次了,只是每次都很快設置完畢(APP設置非常方便),也沒啥時間拍照。這次給家裡人改造網路,終於有足夠的時間進行Amplifi的使用測試。
說說這次UBNT Amplifi Mesh WiFi的安裝環境,我姥姥和姥爺之前一直住在大姨家,近期因為種種原因,老人家決定自己買一套房子,就在老姨家的樓上(老姨是二樓中門。姥姥買的是三樓左側)。由於老人認為兩家離的太近,所以出於省錢的心理反對再單獨安裝寬頻,不過兩家的隔牆是承重牆,面對真·躍層+承重,WiFi信號是差的一比,考慮到老人家的娛樂需求以及年紀和身體情況,我決定改造下老姨家的網路,確保樓上擁有不間斷的WiFi信號能讓老人隨時看網路電視,並24小時保持監控狀態,這就對路由器系統的信號和穩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這次我選擇了Amplifi。
下面附上戶型圖和立體動圖,兩戶都是2室1廳1衛,戶型圖中亮藍標註的靠樓梯一側是非承重牆,紅色標註的是承重牆,為了直觀,特意放上特效三維動圖,請不要在意牆體一樣的厚度。




再來張晚上的照片
開箱

Amplifi HD路由器和Amplifi Mesh擴展器的包裝風格一致,都是黑色包裝金色字體,上面印著本體的寫真照,看起來非常高大上。


官網規格圖

Amplifi HD路由器包裝動圖

Amplifi Mesh擴展器包裝動圖

Amplifi HD路由器的寫真照下有一行小字——3*3 802.11AC Home Router(家用路由)

背面標註的是簡單的介紹,iOS和Android App支持

Amplifi HD路由的包裝底部標示著名稱和電壓以及製造商,還是個小貼紙貼上去的

Amplifi HD路由器開箱動圖,抽出黑色內盒再翻開就能夠看到Amplifi HD路由的本體

內盒翻開的簡單說明

Amplifi Mesh擴展器開箱動圖,簡簡單單的一個白色棒棒沉睡在海綿中

Amplifi Mesh擴展器的黑色包裝金色字體加上本體的寫真照

Amplifi Mesh擴展器包裝的背面介紹是全英文的,這個我不太喜歡

簡要特點和都是燙金標識下有小字(也是英文),也就是快速安裝,全覆蓋,高密度啥的

Amplifi Mesh擴展器在包裝里還有一層包裝塑料膜,保護的很細心,簡要說明書收納在內盒翻開的部分,不過我以前裝Amplifi的時候從來沒用到過……

Amplifi HD路由的全家福就是機身本體,說明書,一根白色網線,原生TypeC介面的一體式充電器(線不可換)
特寫

Amplifi HD路由的上部是UBNT的LOGO

路由底部是一圈緩震的透明膠墊,中心的小點是RESET鍵

Amplifi HD路由擁有四個千兆網口,一個USB介面,電源介面是Type-C的,親測符合供電要求的手機充電器也可以用。至於上面那個像是瞄準鏡的圈,那是蜂鳴器,設置路由的時候會有提示音,雖然沒有散熱孔,但是一般的時候溫度並不感人,只是略溫。

雖然已經幫人安裝好幾次Amplifi路由系統了,但這是我第一次認真看電源,才發現這個電源居然是快充電源,INPUT輸入是100-240V~50/60Hz MAX 0.5A。OUTPUT/輸出是5V-3A or 9v-1.7A or 12V-1.25A。


Amplifi Mesh擴展器帶有一層薄膜


Amplifi Mesh擴展器的上部有5個藍色小燈,如果沒有設置完,會像上圖一樣漸變閃爍,設定好之後可以從亮燈的數量看出信號強度

插頭細節圖一張

插頭上也有UBNT的簡易Logo



Amplifi Mesh擴展器其實是分體式設計,通過磁性連接,分開之後可以看到上面的金屬觸點,不用擔心連接不穩,分開和調整天線方向也需要需要用點勁的


由於Amplifi Mesh擴展器採用磁性結合,所以調整天線方向不存在阻尼感,需要用點勁
設置&APP

Amplifi HD路由通電,屏幕亮起

在App設置之前,要按照手機選擇用iOS還是安卓,點擊屏幕相應選項即可

設置Amplifi HD路由器之前要先準備好App,按照提示進行操作即可,就我以往安裝的過程來看,蘋果和安卓機的操作步驟一致,我這次是使用安卓版本的App

設置過程中屏幕會顯示如上

App還很貼心的用實物圖來展示如何連接路由器和網線,對我來說就是狂點下一步

按照實物圖提示操作完成之後,在App上提示找到Amplifi HD路由器,不過Vivo手機在App的操作過程中會彈出手機瀏覽器,我的選擇是切回App界面

按照App提示一步步來即可,設置好WiFi賬號和密碼

連接的時候Amplifi HD的屏幕會有如上提示

Amplifi的App是先進行WiFi設置再連接互聯網,所以接下來會提示無互聯網接入,寬頻賬號密碼輸入的圖我忘截了,請原諒我皮了一下,如果有手抖的點了跳過也不要緊,App會提示檢測到一些問題,點擊中間的路由器圖標,在App里可以重新設置寬頻賬號和密碼(選擇網路→網路類型→PPPoE)

Amplifi的App連上寬頻並靜置一會可以自動掃描升級,如上圖提示,可惜的是目前遠程訪問功能尚不能支持微信或是其他便於國內玩家的方式登錄,不過聽說正在開發中。接下來可以手動選擇「切換Amplifi」進入到歡迎界面,選擇「設置Amplifi Mesh擴展器單機」。或者再Amplifi Mesh擴展器通電之後等一等,也會出現下圖左圖的提示——「新的Mesh擴展器」

「新的Mesh擴展器」後面直接點擊添加到網路,然後就可以繼續設置。這裡說個插曲,其實只要在距離範圍內,Amplifi Mesh擴展器在通電後是可以在Amplifi HD路由器的顯示屏上直接出現新設備並提示「ADD TO MESH」的,只要在顯示屏上點擊「ADD TO MESH」就能自動連接上Amplifi HD路由器組網,當時我在樓上插上Amplifi Mesh擴展器之後忘了這碼子事了,於是才有的App添加步驟……

基本上都是下一步的情況,連接成功後在App上就可以看到已經有兩個設備連線了。

在升級固件並設置完成後,Amplifi Mesh擴展器的主界面如左圖,選擇上欄第二項「大餅圖標」性能,其實是網路實時吞吐量和帶寬測試

第三項是訪客模式,第四項家庭設置下面我會專門來個詳解,最後一項是網路情況,如果有問題綠色的√會變成×。

插入一張Amplifi Mesh擴展器的設置界面,包括了信號強度測試以及呼吸燈和系統聲音,注意升級下固件,大部分情況會有優化。

不好意思,現在才放上Amplifi HD路由器的主界面,因為我是按照實際安裝的設置進行截圖的,所以上面設置完Amplifi Mesh擴展器就先放了擴展器的界面,Amplifi HD路由器的界面和Amplifi Mesh擴展器的界面一致,選擇上欄第二項「大餅圖標」性能,跑了一把寬頻速度測試,還可以,老舊小區的光纖能這樣已經不錯了。

第三項是訪客模式,第四項家庭設置,最後一項是網路情況,這裡和Amplifi Mesh擴展器的界面也完全一致,不同在於能看到擴展器也在所有設備里,第一個就是。

點擊Amplifi HD路由器的圖標,進入到配置路由器的選項界面如上,基本上主要的選項都在這裡了,如果不想讓Amplifi HD路由器起到小夜燈或覺得呼吸燈過亮的,可以將呼吸燈亮度條調到最低。

高級WiFi設置中可以對帶寬進行調整

在家庭選項中可以為家庭成員(其實都是按照識別出來的設備)分組,並按照組別控制上網時間,健康時間就是從晚上幾點開始到早上幾點對該設備或群組禁網,或者是簡單粗暴的直接關停所有終端的網路訪問。這對家中有孩子的很方便,畢竟現在有的小孩打遊戲打得很兇。
信號情況
原本我是計劃按照常規設置的,由於寬頻入戶在老姨家門口,由於不想在屋裡扯一條難看的線,所以就一直在門口放著路由器和寬頻貓,由於戶型原因,單機能夠保證全屋覆蓋WiFi信號。所以這次我改造的基礎仍舊是Amplifi HD路由器在2樓的進門右手邊,最初是在2樓的卧室尋了個空插座放了Amplifi Mesh擴展器,3樓的Amplifi Mesh擴展器放在進門的左手邊,按照常規方式進行的Amplifi HD路由+2Amplifi Mesh擴展器模式,情況如下圖。


這樣擺放方式就實現了真·躍層的Mesh式WiFi信號全覆蓋

信號測試情況如上圖,唯一不同的地方在3樓主卧的靠2樓這邊,在後面的測試中,在去掉2樓主卧的Amplifi Mesh擴展器之後,最低信號-72(之前最低-60),原本這樣就可以了,但是我尋思著這一次就玩個夠,就合計著嘗試試試僅用一個Amplifi Mesh擴展器行不行,於是就有了下面的內容

經過幾次嘗試,基本上確定Amplifi HD路由+單Amplifi Mesh擴展器都在2樓不可行,會導致3樓次卧、廚房和廁所的WiFi信號較差,因為2樓和3樓看上面的平面圖像是隔了一道薄牆,其實那道牆是承重牆,對信號屏蔽能力較強,我是出於偷懶的目的沒有設置不一樣的牆厚度和表現方式。
另外是用網路接頭互連模擬扯線,把Amplifi HD路由器挪到2樓主卧靠牆的位置,比2樓Amplifi Mesh擴展器的位置靠上,而3樓的Amplifi Mesh擴展器改放在進門右手邊的牆上,這樣勉強也可以,不過會導致2樓的次卧信號較差。
所以我最終的選擇其實比照原方案幾乎沒有改動,直接撤下2樓主卧的Amplifi Mesh擴展器即可,因為上樓的樓梯會有一個坡度,Amplifi HD路由器其實相當於穿過兩道非承重牆連接的Amplifi Mesh擴展器,平面圖如上圖,立體圖如下圖。

為了能夠相對直觀的感受下實際擺放位置,實際三維動圖如下


實際的Amplifi HD路由+單Amplifi Mesh擴展器無線網路拓撲圖就是像上面的動圖那樣,Amplifi HD路由器穿過2樓正門和3樓正門的兩道牆(非承重牆,樓梯向上的角度正好能夠減小信號阻隔),連接的Amplifi Mesh擴展器,按照原來的1+2方式,2樓Amplifi Mesh擴展器雖然能夠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由於承重牆的原因,所以信號的傳輸還不如Amplifi HD路由器穿過兩道牆,唯一影響是3樓主卧的窗檯靠2樓的一側,信號強度會從-60降到-72,不過不用擔心,接下來我會通過實際應用情況進行測試。
除了測試了信號強度,關注我玩路由器測評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歡對路由器系統進行實際應用下的測試,在3樓信號最差的主卧(Amplifi Mesh擴展器信號斜穿承重牆,WiFi魔盒測試連接速率顯示為10Mbps~72Mbps),用2個平板:三星P900(12寸平板),iPAD+魅族16th+一台筆記本電腦一共4個移動平台(自動連接WiFi,都是5G信號連接)同時進行播放愛奇藝(1080P會員)、Youku的(超清非會員)視頻播放並對此過程拍攝視頻,看看是否有卡頓情況出現。PS:請大家不要在意視頻中亂入的東北味土話……
測試下來,4移動平台同時播放沒有卡頓,切換廣告也沒有問題,至於為啥是4平台,因為我這次的基準要求很簡單,按照我姥姥和姥爺的正常使用也就是看個1080P的高清盒子(充了會員),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哪怕是信號最差的地方也能滿足3-4個人刷個抖音,玩遊戲的帶寬需求就可以。
總結
之前我都是對路由器有很高顏值要求,且需要良好穩定性以及信號強度的需求情況推薦安裝Amplifi系統,而且App也非常方便使用,哪怕不會設置路由器的人也可以按照提示操作,至於本次測評為啥不用AC+AP,不要以為我僅僅是為了Amplifi的自帶美顏效果,還因為這種改造受限制、不能扯網線的應用環境,不然我當然會考慮AC+AP,不過這次的非正常真·躍層情況雖然相對特別且極端了一些,但是在這種情況下Amplifi Mesh WiFi系統仍保持了很高的穩定性和良好的信號情況,可以說非常不錯。
Amplifi也不是沒有不足,比如說目前還不能在國內實現遠程登錄(聽說正在開發),但是這在面對Amplifi的顏值以及穩定性和操控便捷直觀程度來說,當真是小事。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94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