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簡答上機運行一個c程序的步驟
- 2、上機操作c語言程序一般經過哪些步驟
- 3、計算機2級C語言的上機流程。
- 4、c語言程序的上機步驟?
- 5、請說出C語言程序上機的基本步驟,並說明擴展名 c 、 obj 、 exe 的含義
- 6、C語言編程的一般步驟有哪些?
簡答上機運行一個c程序的步驟
Keil 軟體調試方式分為:軟體模擬方式和硬體調試兩種。
軟體模擬實驗上機操作步驟:
1、進入Keil,點擊桌面上「Keil μVersion 3」圖標,進入Keil系統窗口;
2、新建工程:
1)打開「工程」菜單中的新建,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鍵入自己定義的工程名;
2)在進一步打開的對話框中,選擇CPU的類型,為Intel公司的8032AH,確定;
3)存入D:\keil 文件夾中。(在大機房,安裝在C盤,改為C:\keil)
3、打開「視圖」菜單中的「工程窗口」;
4、在「工程窗口」中,右擊「目標1」,為工程設置參數;
1)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為目標「目標1」設置選項」;
2)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項目」選項卡,設置時鐘為「12Mhz」;
3)選擇「調試」選項卡,在單選框選擇「軟體模擬方式」;
4)確定,即完成了「軟體模擬方式」的設置。
5、新建文件
1)打開「文件」菜單,選擇「新建」;
2)系統打開一個文本窗口,你可在窗口的編輯區輸入要調試的彙編語言源程序;
3)存檔,命名文件名和擴展名,文件名任起,擴展名必須是.asm,存入D:\keil 文件夾中(在大機房,安裝在C盤,改為C:\keil);例如:a.asm。
6、將剛建的新文件添入當前的工程中
1)在「工程窗口」中,「目標1」的+號處打開,顯示「源代碼組1」;
2)右擊「源代碼組1」,在快捷菜單中選擇「為「源代碼組1」添加文件」,彈出一個對話框;
3)在對話框中選擇「文件類型」為*.*;
4) 選擇文件所在路徑,同時找到剛鍵入的a.asm文件,點擊「add」按鈕,然後點擊「close」按鈕;
5) 在「工程窗口」點擊「源代碼組1」左側的+號,顯示添加的a.asm文件,添加成功。
7、彙編
1)在「工程窗口」點擊「源代碼組1」的a.asm文件;
2)打開「a.asm」文件編輯窗口;
3)點擊工具按鈕中的「重建所有的目標文件」,進行彙編;
4)在「輸出窗口」顯示彙編是否有錯,無錯,進入調試;
有錯,在編輯窗口修改程序,改後,再次彙編,直至無錯後進入調試;
8、調試程序
1)點擊「開始/停止調試」按鈕,進入調試界面;
2)在程序窗口中有一個黃箭頭指向程序的第一條可執行指令的開頭;
3)選擇調試方式進行調試;
① 在「調試」菜單中選擇:跟蹤、單步、運行、斷點等方式;
② 或按單步或跟蹤命令按鈕,按一次單步,執行一條指令,pc指針指向下一條要被執
行的指令;
③ 檢查運行結果
Ⅰ打開「視圖」菜單,選擇「存儲器窗口」,彈出存儲器對話框;
Ⅱ在存儲器對話框的下方選擇memory1在地址欄中鍵入「C:0X0000」回車,建立程序存儲器的觀察窗口;
Ⅲ選擇memory2在地址欄中鍵入「D:0X00」回車,建立內部數據存儲器的觀察窗口;
Ⅳ選擇memory3在地址欄中鍵入「X:0X0000」回車,建立外部數據存儲器的觀察窗口;
Ⅴ在「project workspace」窗口中觀察r0-r7,a,pc,dptr,psw,要觀察各個標誌位,打開psw左側的+號;
9、設置PC指針
當程序的首地址不是0000H時,彙編結束後,PC指針仍然指向0000H的地方,在調試程序前,一定要將PC設置到你的程序首地址處,方法為:
1)將游標移到程序的第一條指令處,擊滑鼠右鍵;
2)在快捷菜單中選擇「Set Program Counter」命令,PC指針即可指向程序的第一條指令。
上機操作c語言程序一般經過哪些步驟
編輯源代碼。二、把源碼編譯成目標程序(二進位程序)三、把目標程序和其它庫文件鏈接起來形成可執行程序四、調試、運行程序五、如果有錯誤,再從頭開始執行。
上機輸入和編輯源程序。
通過鍵盤向計算機輸入程序,如發現有錯誤,要及時改正。
最後將此源程序以文件形式存放在自己指定的文件夾內(如果不特別指定,一般存放在用戶當前目錄下),文件用.c作為後綴,生成源程序文件,如f.c。
計算機2級C語言的上機流程。
桌面上有考試程序開始的圖標,雙擊進入後輸入准考證號,然後確認一下信息就可以開始考試,考試倒計時開始,分程序填空、程序改錯、程序設計三大題,做題順序不限,做完後記得保存,最後交卷就OK了
c語言程序的上機步驟?
先打開VC
然後再打開
考生文件夾下的
prog.c文件
你就可以根據題目在裡面相應的地方進行編輯拉
保存編譯運行後
再把考生文件夾裡面的
out1.date
文件用記事本打開
檢查結果是否保存在裡面以及是否正確
或者是:
今天參加了模擬上機的實驗,開始還不知道怎麼進入考試環境下的TC呢.經過同學指導學會了,填寫程序是在TC環境下的,步驟如下:
1:按答題(如圖)按鈕,進入DOS環境,鍵入TC就進入了TC環境.
2:按ALT+F
進入菜單,LOAD出你自己考生的文件夾(如圖)里的XXX.C
文件(比如第二套模擬題是prog1.c)這就是部分原代碼.
3:你的任務就是寫進要補上的代碼後 交卷(如圖),之後系統就會給你評分了,你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請說出C語言程序上機的基本步驟,並說明擴展名 c 、 obj 、 exe 的含義
上機運行一個C程序,必須經過以下三個步驟:
1、編輯C源程序文件
所謂C源程序,就是存放C源程序的文件。C源程序文件可以隨意命名,但其擴展名必須是.C(在以下的說明中,我們假設文件名為A.C)。
編輯C源程序文件有兩種含義:建立或修改C源程序文件。如果磁碟中沒有相應的文件,則編輯的目的就是建立新文件,即輸入你的程序到文件中;如果相應的文件已經存在,則編輯的目的就是要修改文件。無論是建立或是修改,最終目的都是要得到一個正確的C源程序文件。將程序正確地保存在文件後,編輯工作即告結束。
2、編譯和連接
(1)編譯的概念及其目的
任何高級語言程序(源程序)計算機都不能直接識別,要執行源程序,首先必須翻譯成機器語言即目標代碼,計算機才能直接識別。將高級語言源程序翻譯成目標代碼程序的過程稱為「編譯」,編譯工作由專門的編譯程序完成,編譯後得到的目標代碼文件的擴展名為.OBJ(如A.OBJ)。
(2)連接的概念及其目的
編譯後得到的目標代碼雖然計算機能直接認識,但還不能直接執行,因此目標模塊可能只是整個程序中的一個模塊,並不是整個程序的完整模塊;另外在目標模塊中往往使用了一些未在本模塊中定義的外部引用如外部函數等,因此,編譯後還必須把各目標模塊組合起來,同時把有關的各種代碼裝配在一起產生一個完整的可執行文件後,才能直接執行。組合和裝配的過程就稱為「連接」,由專門的連接程序完成,連接後得到的文件稱為可執行文件,其擴展名為.EXE(如A.EXE)。
3、執行程序
經過編譯和連接,最後得到了擴展名為.EXE的可執行文件,就可以直接拿來運行。當可執行文件運行時,系統將CPU的控制權交給運行程序,同時按照程序設計的步驟一步步去執行,直到程序執行完畢為止。
對以上三個步驟,每一步驟都對應相應的程序命令,不過,不同版本的C語言其操作命令會有所不同。這裡,我們選用了Turbo c 2.0作為我們上機實習的工具。Turbo c集成環境是一個集編輯、編譯、連接、調試、運行和文件管理為一體的工具,對C程序上機過程的三個步驟,都可在此集成環境中完成。我們首先了解Turbo c集成環境的使用方法。
C語言編程的一般步驟有哪些?
首先明確要解決的問題;
其次分析問題並選擇想要利用的演算法,或者自己想一個的演算法;
畫流程圖,明確解決問題過程中的邏輯關係和時序關係;
然後才是上機編寫代碼;
之後是debug調試,基本就可以執行了。
具體就上機編寫代碼來講,首先需要打開C++的開發環境,然後新建一個工程;
然後新建一個文件(如果是VC6.0就可以繼續寫了,如果是VS20**的話就需要在文件菜單中選擇將文件移入工程);
在文件中寫入代碼,然後就可以編譯運行了。
具體代碼的格式來講,首先應該引用頭文件#include”頭文件名(不帶.h)”,然後在所有頭文件引入之後加一行using namespace std;後面可以寫函數了,具體就看你自己的發揮了~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93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