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掛載原理
Linux中掛載外部設備,需要將設備與文件系統建立聯繫,將設備上的文件目錄映射到文件系統中的一個目錄下。
在Linux中,每個設備或文件都有一個對應的節點,即文件節點(File Nodes)。這些文件節點通過文件系統層層相連,最終映射到一個文件夾中,而文件夾又對應著一個目錄節點(Directory Node)。因此,掛載命令實際上就是將外部設備的文件節點映射到文件系統中的某個目錄節點下。
常見的掛載命令有 mount 和 umount,mount 用於掛載設備,umount 用於卸載已掛載的設備。
二、掛載前準備工作
在掛載外部設備之前,需要先對設備進行識別和分區,通常採用 fdisk 或 parted 等軟體進行操作。操作時需要注意,必須對分區進行格式化,才能讓系統識別外部存儲設備。
# 識別設備 fdisk -l # 創建 ext4 文件系統 mkfs.ext4 /dev/sdb1
三、掛載外部存儲設備
掛載外部設備時需要在命令中指定設備文件和掛載點。設備文件是對應外部設備的文件節點,通常位於 /dev 目錄下;掛載點是本地文件系統的目錄,可以是任何你想要的目錄。
# 掛載設備(/dev/sdb1)到目錄(/mnt/usb) mount /dev/sdb1 /mnt/usb
如果需要讀取 NTFS 格式的外部存儲設備,則需要安裝 ntfs-3g 工具,並指定掛載時的文件系統類型。
# 安裝 ntfs-3g 工具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y yum install ntfs-3g -y # 掛載 NTFS 格式的設備(/dev/sdb1)到目錄(/mnt/usb) mount -t ntfs-3g /dev/sdb1 /mnt/usb
四、自動掛載
每次手動掛載外部設備都有些繁瑣,因此可以使用自動掛載的方式,將外部設備與本地文件系統自動關聯起來。
自動掛載可以通過修改 /etc/fstab 文件實現。該文件記錄了本地文件系統的掛載信息,每次系統啟動時都會讀取該文件進行掛載。
# 打開 /etc/fstab 文件 vi /etc/fstab # 在文件末位添加下列內容,表示在啟動時自動掛載設備 /dev/sdb1 /mnt/usb ext4 defaults 0 0
其中,第一個參數是設備文件,第二個參數是掛載點,第三個參數是文件系統類型,defaults 表示默認參數,0 0 表示不備份,不開機掃描。
五、卸載已掛載的設備
卸載設備時需要使用 umount 命令。需要注意的是,必須在卸載設備之前,確保該設備沒有任何進程在使用。
# 卸載已掛載的設備 umount /mnt/usb
六、總結
Linux中掛載外部設備的過程並不複雜,但需要一些基本的準備工作和命令操作技巧。了解掛載的原理,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Linux文件系統層級結構;使用自動掛載,可以省去每次手動掛載設備的麻煩。在實際工作中,尤其需要注意數據安全和設備使用狀況,才能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93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