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Python中,tuple(元組)是一種不可變序列類型。元組一旦創建,就無法改變元素的順序或者修改元素的值。tuple()函數是Python中的內置函數之一,用於創建元組。
二、Python中tuple()函數的用法
1.使用tuple()函數創建元組
tup1 = tuple() # 創建一個空元組 print("tup1:", tup1) # tup1: () tup2 = tuple([1, 2, 3, 4]) # 將列錶轉化為元組 print("tup2:", tup2) # tup2: (1, 2, 3, 4) tup3 = tuple("Hello") # 將字元串轉化為元組 print("tup3:", tup3) # tup3: ('H', 'e', 'l', 'l', 'o') tup4 = (1, 2, 3, 4) # 直接創建元組 print("tup4:", tup4) # tup4: (1, 2, 3, 4)
2.訪問元組中的元素
tup = (1, 2, 3, 4) print("tup[1]:", tup[1]) # tup[1]: 2 print("tup[-1]:", tup[-1]) # tup[-1]: 4
3.元組的切片
tup = (1, 2, 3, 4, 5) print("tup[1:4]:", tup[1:4]) # tup[1:4]: (2, 3, 4)
4.元組的運算
元組與列表相似,可以進行加、乘等運算。
tup1 = (1, 2, 3) tup2 = (4, 5, 6) print("tup1 + tup2:", tup1 + tup2) # tup1 + tup2: (1, 2, 3, 4, 5, 6) print("tup1 * 2:", tup1 * 2) # tup1 * 2: (1, 2, 3, 1, 2, 3)
三、Python中tuple,list,dict的用法與區別
元組、列表和字典是Python中常用的三種數據類型。
1.元組(tuple)
元組一旦創建,就無法改變元素的順序或者修改元素的值,可以作為字典的key值。
tup = (1, 2, 3) d = {tup: 'tup'} print("d[tup]:", d[tup]) #d[tup]: tup
2.列表(list)
列表可以修改元素的值和元素的順序,也可以通過append()函數在列表尾部添加元素。
lst = [1, 2, 3] lst[0] = 100 # 修改第一個元素 lst.append(4) # 在列表尾部添加元素 print("lst:", lst) # lst: [100, 2, 3, 4]
3.字典(dict)
字典由鍵值對組成,可根據鍵值快速獲取數據,但鍵值必須是不可變的類型,如元組。
d = {'apple': 2, 'banana': 3} print("d['apple']:", d['apple']) # d['apple']: 2
四、小結
元組是Python中的一種不可變序列類型,使用tuple()函數可以方便地創建元組,元組的訪問、切片與操作與列表十分相似。
元組和列表都是有序的,最大的不同是列表是可變的,而元組是不可變的。因此,當需要存儲不變的數據對象時,就可以選用元組,而需要修改元素時,則應該採用列表。
字典是Python中內置的另一種非常有用的數據結構,其可通過鍵值對來存儲和獲取數據。字典的鍵必須是不可變的類型,如元組。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9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