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如何使用python製作excel透視曲線圖
- 2、如何使用Python繪製光滑實驗數據曲線
- 3、python怎麼畫曲線
- 4、如何用Python畫實時更新的波動率曲線圖
- 5、python matplotlib模塊 如何畫兩張圖出來
- 6、Python大數據, 一些簡單的操作
如何使用python製作excel透視曲線圖
Excel功能之強大,每個人都會用到。你還在為怎麼做數據表煩惱么。Excel高版本自帶的數據圖表可以滿足一般需求,這就是高版本的好處自帶很多實用功能減輕繁重的工作。本文就2010版本的數據視圖做個簡單的功能介紹,製作一個孩子的各科目每年學習成績曲線圖
開啟分步閱讀模式
工具材料:
excel2010
操作方法
01
數據源,先做好每年孩子各科目學習成績的記錄
02
數據透視圖,首先要選擇數據,然後點擊『插入』-》數據透視表-》數據透視圖
03
選擇必要選項,在彈出的對話框中,有兩個選項供選擇,一個是數據源(可以選擇外部數據源,默認是當前選中的數據),一個是視圖要顯示的位置,可以在當前的表中呈現,也可以在另外一個sheet中展現。一般情況下我是在當前工作表中呈現,直觀,方便。
04
報錯,如果選擇了『現有工作表』,但是『位置』里為空,這樣直接確定是會報錯的,因為你還么有選擇圖標要顯示的位置。
05
選擇需要展示的數據,剛才選擇的數據源列都在上面提現出來了,現在是要選擇數據視圖展示的內容。我們來選擇科目、時間、成績。
06
橫軸、縱軸調整,圖1位置是我們所謂的X軸,圖2是我們要顯示的幾個內容,圖3是顯示的Y軸數值。
07
選擇圖標樣式,步驟6完成之後,默認是柱狀圖,但是這個不直觀,我想要的是曲線走勢圖,所以可以改變下顯示的樣式,
08
完美走勢圖,看曲線就可以知道小朋友數學、音樂成績在不斷提高,英語成績波動不大,語文成績在下滑。
如何使用Python繪製光滑實驗數據曲線
樓主的問題是否是「怎樣描繪出沒有數據點的位置的曲線」,或者是「x在某個位置時,即使沒有數據,我也想知道他的y值是多少,好繪製曲線」。這就是個預測未知數據的問題。
傳統的方法就是回歸,python的scipy可以做。流行一點的就是機器學習,python的scikit-learn可以做。
但問題在於,僅由光強能預測出開路電壓嗎(當然,有可能可以預測。)?就是你的圖1和圖2的曲線都不能說是不可能發生的情況吧,所以想預測開路電壓值還需引入其他影響因子。這樣你才能知道平滑曲線到底應該像圖1還是圖2還是其他樣子。
如果是單因子的話,從散點圖觀察,有點像 y = Alnx + B,用線性回歸模型確定A,B的值就可以通過x預測y的值,從而繪製平滑的曲線了。
python怎麼畫曲線
打開Python,使用import導入numpy和matplotlib.pyplot模塊。輸入函數數據,然後使用plt.show()展示繪製的圖像即可。
如何用Python畫實時更新的波動率曲線圖
用python做是不是有些太重了,python只需要負責給前端返回格式化的數據就好啦,這種圖片的事情讓這種專業的工具去做豈不更好
實時刷新的曲線圖 | Highcharts
需要一點點js知識和最簡單的flask知識,但是時間成本和效果表現肯定要優於python GUI
python matplotlib模塊 如何畫兩張圖出來
python matplotlib模塊 如何畫兩張圖出來的方法:
代碼如下所示: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創建自變數數組
x= np.linspace(0,2*np.pi,500)
#創建函數值數組
y1 = np.sin(x)
y2 = np.cos(x)
y3 = np.sin(x*x)
#創建圖形
plt.figure(1)
”’
意思是在一個2行2列共4個子圖的圖中,定位第1個圖來進行操作(畫圖)。
最後面那個1表示第1個子圖。那個數字的變化來定位不同的子圖
”’
#第一行第一列圖形
ax1 = plt.subplot(2,2,1)
#第一行第二列圖形
ax2 = plt.subplot(2,2,2)
#第二行
ax3 = plt.subplot(2,1,2)
#選擇ax1
plt.sca(ax1)
#繪製紅色曲線
plt.plot(x,y1,color=’red’)
#限制y坐標軸範圍
plt.ylim(-1.2,1.2)
#選擇ax2
plt.sca(ax2)
#繪製藍色曲線
plt.plot(x,y2,’b–‘)
plt.ylim(-1.2,1.2)
#選擇ax3
plt.sca(ax3)
plt.plot(x,y3,’g–‘)
plt.ylim(-1.2,1.2)
plt.show()
附上效果圖。
Python大數據, 一些簡單的操作
#coding:utf-8
#file: FileSplit.py
import os,os.path,time
def FileSplit(sourceFile, targetFolder):
sFile = open(sourceFile, ‘r’)
number = 100000 #每個小文件中保存100000條數據
dataLine = sFile.readline()
tempData = [] #緩存列表
fileNum = 1
if not os.path.isdir(targetFolder): #如果目標目錄不存在,則創建
os.mkdir(targetFolder)
while dataLine: #有數據
for row in range(number):
tempData.append(dataLine) #將一行數據添加到列表中
dataLine = sFile.readline()
if not dataLine :
break
tFilename = os.path.join(targetFolder,os.path.split(sourceFile)[1] + str(fileNum) + “.txt”)
tFile = open(tFilename, ‘a+’) #創建小文件
tFile.writelines(tempData) #將列表保存到文件中
tFile.close()
tempData = [] #清空緩存列表
print(tFilename + ” 創建於: ” + str(time.ctime()))
fileNum += 1 #文件編號
sFile.close()
if __name__ == “__main__” :
FileSplit(“access.log”,”access”)
#coding:utf-8
#file: Map.py
import os,os.path,re
def Map(sourceFile, targetFolder):
sFile = open(sourceFile, ‘r’)
dataLine = sFile.readline()
tempData = {} #緩存列表
if not os.path.isdir(targetFolder): #如果目標目錄不存在,則創建
os.mkdir(targetFolder)
while dataLine: #有數據
p_re = re.compile(r'(GET|POST)\s(.*?)\sHTTP/1.[01]’,re.IGNORECASE) #用正則表達式解析數據
match = p_re.findall(dataLine)
if match:
visitUrl = match[0][1]
if visitUrl in tempData:
tempData[visitUrl] += 1
else:
tempData[visitUrl] = 1
dataLine = sFile.readline() #讀入下一行數據
sFile.close()
tList = []
for key,value in sorted(tempData.items(),key = lambda k:k[1],reverse = True):
tList.append(key + ” ” + str(value) + ‘\n’)
tFilename = os.path.join(targetFolder,os.path.split(sourceFile)[1] + “_map.txt”)
tFile = open(tFilename, ‘a+’) #創建小文件
tFile.writelines(tList) #將列表保存到文件中
tFile.close()
if __name__ == “__main__” :
Map(“access\\access.log1.txt”,”access”)
Map(“access\\access.log2.txt”,”access”)
Map(“access\\access.log3.txt”,”access”)
#coding:utf-8
#file: Reduce.py
import os,os.path,re
def Reduce(sourceFolder, targetFile):
tempData = {} #緩存列表
p_re = re.compile(r'(.*?)(\d{1,}$)’,re.IGNORECASE) #用正則表達式解析數據
for root,dirs,files in os.walk(sourceFolder):
for fil in files:
if fil.endswith(‘_map.txt’): #是reduce文件
sFile = open(os.path.abspath(os.path.join(root,fil)), ‘r’)
dataLine = sFile.readline()
while dataLine: #有數據
subdata = p_re.findall(dataLine) #用空格分割數據
#print(subdata[0][0],” “,subdata[0][1])
if subdata[0][0] in tempData:
tempData[subdata[0][0]] += int(subdata[0][1])
else:
tempData[subdata[0][0]] = int(subdata[0][1])
dataLine = sFile.readline() #讀入下一行數據
sFile.close()
tList = []
for key,value in sorted(tempData.items(),key = lambda k:k[1],reverse = True):
tList.append(key + ” ” + str(value) + ‘\n’)
tFilename = os.path.join(sourceFolder,targetFile + “_reduce.txt”)
tFile = open(tFilename, ‘a+’) #創建小文件
tFile.writelines(tList) #將列表保存到文件中
tFile.close()
if __name__ == “__main__” :
Reduce(“access”,”access”)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9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