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Adaptive Boosting演算法
Adaptive Boosting演算法又稱為AdaBoost演算法,是一種集成學習演算法,它可以通過結合多個弱學習器來提高模型的準確度。
在統計機器學習中,集成學習是一種策略,在多個分類器之間分配任務,且把它們的結果進行合併以得出最終預測結果。這些分類器可以通過不同的演算法來訓練,在分類時每個分類器都將產生自己的預測結果,然後這些結果被匯總成一個最終結果。AdaptiveBoosting採用的是boosting演算法中的一種。Adaptive Boosting演算法是一種集成學習演算法,它可以通過結合多個弱學習器來提高模型的準確度。
在Adaptive Boosting演算法中,每個弱分類器被認為可以達到比隨機猜測好的表現。採用權重的方法,使得每個錯分類樣本得到更多的關注,以便於在下一輪的訓練中得到更準確的結果,從而最終形成一個強學習器。
二、Adaptive Boosting演算法步驟
1. 初始化參數
當需要採用Adaptive Boosting演算法時,我們首先需要初始化弱學習器的個數T和樣本權重w。假設我們的訓練數據共有N個樣本,初始化權重通常設置為 $w_i=\frac{1}{N}$。對於每一個學習器 t,令 $w_{i,t}=\frac{1}{N}$ ,i∈[1,N]。
2. 迭代
在每一輪迭代中,根據權重的分布來訓練一個新的弱學習器,並用新的分類器對數據進行分類,並計算出分類誤差率,錯誤率 = (誤分類個數 / 總樣本數量)。正確率 更好是對數率(logarithmic loss)。
3. 調整樣本權重
根據迭代的錯誤率調整每個樣本的權重。如果某個樣本被錯誤分類,則將其權重提高,如果正確分類,則將其權重降低。
4. 歸一化
調整後的權重需要進行歸一化,保證其總和等於1。
5. 弱學習器權重計算
對於每個弱學習器,計算其權重。誤差率越低的分類器權重應該越大。最終我們會得到加權誤差匯總為一個強學習器。
6. 預測
把所有學習器得出的預測結果加權求和,分類為預測分值最大的那個類別。最終得出模型預測結果。
三、Adaptive Boosting演算法代碼實現
<pre>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AdaBoostClassifier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iris = load_iris()
X = iris.data
Y = iris.target
clf = AdaBoostClassifier(DecisionTreeClassifier(max_depth=1), algorithm="SAMME", n_estimators=200)
clf.fit(X, Y)
print(clf.score(X, Y))
</pre>
四、Adaptive Boosting演算法優缺點
1. 優點
Adaptive Boosting演算法是一種強大而靈活的演算法,很容易實現,並且進行許多類型的分類問題。同時,它可以在特徵數目非常大的情況下獲得很好的結果,也可以在雜訊數據中表現出良好的魯棒性。
2. 缺點
Adaptive Boosting演算法對異常值或雜訊的數據非常敏感,最終可能會導致不穩定的分類器。 此外,AdaBoost需要大量迭代,因此會花費非常大的計算資源。這是因為每個訓練樣本都需要多次迭代才能達到其最終狀態,而且需要以序列方式進行訓練。
五、總結
Adaptive Boosting演算法能夠將較弱的分類器結合,形成一個較強的分類器。每個分類器都在訓練數據的誤分類上使用權重,這為下一個分類器的訓練創建了「好的」樣本集。由於其高效性和精度,它已成功地應用在圖像識別、文字分類和生物信息學等領域。Adaptive Boosting演算法是機器學習領域的一項重要成果,對於進一步提高模型的準確性和適用性具有重要意義。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91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