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Python怎麼查看幫助信息
- 2、python常用函數
- 3、python中函數包括
- 4、python中函數的作用
- 5、python函數有哪些
- 6、python解釋器中使用什麼函數可以進入幫助系統?
Python怎麼查看幫助信息
Python獲取幫助的3種方式
help()
help函數是Python的一個內置函數。
函數原型:help([object])。
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該對象的更多信息。
dir()
dir函數是Python的一個內置函數。
函數原型:dir([object])
可以幫助我們獲取該對象的大部分相關屬性。
_ doc_
在Python中有一個奇妙的特性,文檔字元串,又稱為DocStrings。
用它可以為我們的模塊、類、函數等添加說明性的文字,使程序易讀易懂,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Python自帶的標準方法將這些描述性文字信息輸出。
上面提到的自帶的標準方法就是_ doc _。前後各兩個下劃線。
註:當不是函數、方法、模塊等調用doc時,而是具體對象調用時,會顯示此對象從屬的類型的構造函數的文檔字元串。
python常用函數
1、complex()
返回一個形如 a+bj 的複數,傳入參數分為三種情況:
參數為空時,返回0j;參數為字元串時,將字元串表達式解釋為複數形式並返回;參數為兩個整數(a,b)時,返回 a+bj;參數只有一個整數 a 時,虛部 b 默認為0,函數返回 a+0j。
2、dir()
不提供參數時,返回當前本地範圍內的名稱列表;提供一個參數時,返回該對象包含的全部屬性。
3、divmod(a,b)
a — 代表被除數,整數或浮點數;b — 代表除數,整數或浮點數;根據 除法運算 計算 a,b 之間的商和餘數,函數返回一個元組(p,q) ,p 代表商 a//b ,q 代表餘數 a%b。
4、enumerate(iterable,start=0)
iterable — 一個可迭代對象,列表、元組序列等;start — 計數索引值,默認初始為0『該函數返回枚舉對象是個迭代器,利用 next() 方法依次返回元素值,每個元素以元組形式存在,包含一個計數元素(起始為 start )和 iterable 中對應的元素值。
python中函數包括
1. print()函數:列印字元串
2. raw_input()函數:從用戶鍵盤捕獲字元
3. len()函數:計算字元長度
4. format(12.3654,’6.2f’/’0.3%’)函數:實現格式化輸出
5. type()函數:查詢對象的類型
6. int()函數、float()函數、str()函數等:類型的轉化函數
7. id()函數:獲取對象的內存地址
8. help()函數:Python的幫助函數
9. s.islower()函數:判斷字元小寫
10. s.sppace()函數:判斷是否為空格
11. str.replace()函數:替換字元
12. import()函數:引進庫
13. math.sin()函數:sin()函數
14. math.pow()函數:計算次方函數
15. 3**4: 3的4次方
16. pow(3,4)函數:3的4次方
17. os.getcwd()函數:獲取當前工作目錄
18. listdir()函數:顯示當前目錄下的文件
19. socket.gethostbyname()函數:獲得某主機的IP地址
20. urllib.urlopen(url).read():打開網路內容並存儲
21. open().write()函數:寫入文件
22. webbrowser.open_new_tab()函數:新建標籤並使用瀏覽器打開指定的網頁
23. def function_name(parameters):自定義函數
24. time.sleep()函數:停止一段時間
25. random.randint()函數:產生隨機數
python中函數的作用
Python 函數定義以及參數傳遞
1.函數定義
#形如def func(args…):
doSomething123
以關鍵字def 開頭,後面是函數名和參數下面是函數處理過程。
舉例:
def add( a, b ):
return a+b12
參數可以設定默認值,如:
def add( a, b=10 ): #注意:默認值參數只會運算一次
return a+b12
默認值參數只會運算一次是什麼意思?
def func( a, b=[] ): #b的默認值指向一個空的列表,每次不帶默認值都會指向這塊內存
b.append(a) return b
print(func(1))#向默認的空列表裡加入元素1 ,默認列表裡已經是[1]print(func(2))#向默認的列表裡加入元素2,默認列表裡已經是[1,2]print(func(3,[]))#向b指向的空列表裡加入元素1 ,默認列表裡還是[1,2]print(func(4))#向默認的列表裡加入元素4,默認列表裡已經是[1,2,4]”’
結果:
[1]
[1, 2]
[3]
[1, 2, 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這下明白為什麼默認參數只計算一次了吧,函數參數不傳遞時默認值總是指向固定的內存空間,就是第一次計算的空間。
2.參數傳遞
def func(a, b):
print(‘a=%d, b=%d’ % (a,b) )12
在使用函數時可以如下方式,結果都是相同的
func(10,20) #不使用參數名,需要按參數順序傳遞func(a=10,b=20) #使用參數名可以不按順序傳遞func(b=20,a=10)#結果:a=10, b=20a=10, b=20a=10, b=201234567
如果函數定義形式如下方式:
def func(*args): #這種定義會把傳遞的參數包成元組
print(args,type(args))
func(10,20)#結果:#(10, 20) class ‘tuple’1234567
舉一個和上述過程相反的例子:
def func(a,b):
print(‘a=%d, b=%d’ % (a,b) )
a = (10, 20)
func(*a) #在調用函數使用`*`則會把元組解包成單個變數按順序傳入函數#結果:a=10, b=20123456
總結:*號在定義函數參數時,傳入函數的參數會轉換成元組,如果 *號在調用時則會把元組解包成單個元素。
另一種定義:
def func(**kw):#使用**定義參數會把傳入參數包裝成字典dict
print(kw, type(kw) )
func(a=10,b=20)#這種函數在使用時必須指定參數值,使用key=value這種形式#結果:{‘b’: 20, ‘a’: 10} class ‘dict’12345
相反的例子:
def func(a,b):
print(‘a=%d, b=%d’ % (a,b) )
d = {‘a’:10, ‘b’:20 }
func(**d) #在調用時使用**會把字典解包成變數傳入函數。12345
def func(*args, **kw):#這種形式的定義代表可以接受任意類型的參數
print(args,kw )12
總結:**號在定義函數參數時,傳入函數的參數會轉換成字典,如果 **號在調用時則會把字典解包成單個元素。
lambda表達式
lambda表達式就是一種簡單的函數
形如 f = lambda 參數1,參數2: 返回的計算值
例如:
add = lambda x,y: x+y
print(add(1,2))”’
結果:3
”’12345
python函數有哪些
1、print()函數:列印字元串;
2、raw_input()函數:從用戶鍵盤捕獲字元;
3、len()函數:計算字元長度;
4、format()函數:實現格式化輸出;
5、type()函數:查詢對象的類型;
6、int()函數、float()函數、str()函數等:類型的轉化函數;
7、id()函數:獲取對象的內存地址;
8、help()函數:Python的幫助函數;
9、s.islower()函數:判斷字元小寫;
10、s.sppace()函數:判斷是否為空格;
11、str.replace()函數:替換字元;
12、import()函數:引進庫;
13、math.sin()函數:sin()函數;
14、math.pow()函數:計算次方函數;
15、os.getcwd()函數:獲取當前工作目錄;
16、listdir()函數:顯示當前目錄下的文件;
17、time.sleep()函數:停止一段時間;
18、random.randint()函數:產生隨機數;
19、range()函數:返回一個列表,列印從1到100;
20、file.read()函數:讀取文件返回字元串;
21、file.readlines()函數:讀取文件返回列表;
22、file.readline()函數:讀取一行文件並返回字元串;
23、split()函數:用什麼來間隔字元串;
24、isalnum()函數:判斷是否為有效數字或字元;
25、isalpha()函數:判斷是否全為字元;
26、isdigit()函數:判斷是否全為數字;
27、 lower()函數:將數據改成小寫;
28、upper()函數:將數據改成大寫;
29、startswith(s)函數:判斷字元串是否以s開始的;
30、endwith(s)函數:判斷字元串是否以s結尾的;
31、file.write()函數:寫入函數;
32、file.writeline()函數:寫入文件;
33、abs()函數:得到某數的絕對值;
34、file.sort()函數:對書數據排序;
35、tuple()函數:創建一個元組;
36、find()函數:查找 返回的是索引;
37、dict()函數:創建字典;
38、clear()函數:清楚字典中的所有項;
39、copy()函數:複製一個字典,會修改所有的字典;
40、 get()函數:查詢字典中的元素。
…………
python解釋器中使用什麼函數可以進入幫助系統?
help()。
Python由荷蘭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研究學會的GuidovanRossum於1990年代初設計,作為一門叫做ABC語言的替代品。
Python提供了高效的高級數據結構,還能簡單有效地面向對象編程。
Python語法和動態類型,以及解釋型語言的本質,使它成為多數平台上寫腳本和快速開發應用的編程語言,隨著版本的不斷更新和語言新功能的添加,逐漸被用於獨立的、大型項目的開發。
Python解釋器易於擴展,可以使用C或C++(或者其他可以通過C調用的語言)擴展新的功能和數據類型。
Python也可用於可定製化軟體中的擴展程序語言。
Python豐富的標準庫,提供了適用於各個主要系統平台的源碼或機器碼。
2021年10月,語言流行指數的編譯器Tiobe將Python加冕為最受歡迎的編程語言,20年來首次將其置於Java、C和JavaScript之上。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90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