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m2與ssd優缺點「玩遊戲m2固態硬碟和ssd固態硬碟區別」

硬碟作為電腦主要存儲媒介之一,是升級電腦、組裝電腦的重點。

主流硬碟主要分為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SSD),而機械硬碟和SSD的主要區別就在於速度體驗上,固態硬碟讀寫速度相對較高,特別是在遊戲和軟體安裝,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載入時間的減少和流暢性的大幅度提升。

因此很多人會將硬碟基本固態硬碟做為首選硬碟,而機械硬碟通常作為存儲盤來使用。但現如今市面上的SSD繁雜,我們又該如何去選擇了。

根據介面來分,目前主流的固態硬碟只有兩種—SATA SSD和M.2 SSD,由於其他介面的SSD普適性不高,小編就不講解了,今天我們主要來區分SATA SSD和M.2 SSD這兩者的差別。

SATA SSD和M.2 SSD,你Pick誰?

首先我們理清M.2和SATA這兩個概念;SATA可以指物理介面形式,也可以指協議通道,這兩者並不是同一個層面的概念;而M.2則單純的是指一種介面形式,但由於協議通道不同,又可以分為SATA M.2和NVMe M.2 ,前者SATA通道,後者則走PCIe*4通道(目前市面絕大數支持的PCIe3.0*4通道,少數支持PCIe4.0*4通道)。

在此,我們先要了解協議通道。AHCI協議就是SATA串口硬碟對應的協議標準,邏輯設備介面標準,可以視為一種SATA的優化驅動,而NVMe協議則是AHCI協議的進階版,它也是一種協議標準,屬於針對PCIe匯流排SSD定製的一種高速協議,同樣可將其視為驅動程序。其中,SATA介面的SSD只能走SATA通道,支持AHCI協議;而M.2介面的SSD則可以根據不同的通道支持不同的協議,SATA通道的支持ACHI協議,PCIe通道支持NVMe協議。

區分概念之後,我們就來具體講解這兩者的差別。

SATA SSD和M.2 SSD,你Pick誰?

SATA介面的外形尺寸基本為3.5英寸機械硬碟和2.5英寸固態硬碟,通常需要進行額外供電,數據傳輸方式通常是:硬碟→內存→CPU→內存→硬碟。

SATA SSD和M.2 SSD,你Pick誰?

在傳輸速度上,SATA有三個級別—SATA 1.0、SATA 2.0和SATA 3.0,SATA 1.0和SATA 2.0的速度比較低,分別為1.5Gb/s和3Gb/s,而目前主流SATA 3.0通道,則是6Gb/s,但由於理論帶寬的限制,實際讀寫速度約在500MB-700MB/s之間,相較於現在用戶的需求,這個速度遠遠不夠。

於是就誕生了M.2介面,採用M.2介面的SSD它的外形尺寸相對較小,分為三種—42*22(2242)mm、60*22(2260)mm和目前主流的80*22(2280)mm,它們可以與主板M.2介面直接相連。

SATA M.2和NVMe M.2 最大的區別就是在傳輸速度上,SATA M.2讀寫速度和2.5英寸SATA SSD基本相似,約在500MB-700MB/s之間;而第二種NVMe M.2,讀寫速度基本可以超過1GB/s,最高甚至可以達到5GB/s。兩者差距顯而易見,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選擇M.2 SSD的原因。

說到這裡,那買SSD該買那種了?

SATA SSD和M.2 SSD,你Pick誰?

物理介面是選擇M.2還是SATA;如果價格相差不大,當然優先考慮M.2,簡單方便,插上插槽即可,不需要連數據線也不需要連電源線,而且現在的主板大都支持NVMe協議,走PCIe 通道,速度是遠高於SATA通道的。不過價格敏感的話還是SATA,尺寸標準,容量大,價格低。

SATA SSD和M.2 SSD,你Pick誰?

協議是選擇AHCI協議還是NVMe協議;NVMe協議需要硬碟和主板M.2插槽都要支持,這一點需要明確,任一不支持的話都只能走SATA通道,甚至可能插槽都插不上,如果支持,那麼價格不敏感的話,就選擇NVMe協議。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90517.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24 13:02
下一篇 2024-12-24 13: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