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google退出中國的真相「google退出中國的原因」

特斯拉銷量暴跌65%,會成下一個谷歌,退出中國嗎?

在中國,特斯拉正在跌落神壇。

持續下滑的銷量,已有崩盤跡象的市場口碑,或許會讓特斯拉如谷歌一樣,在不遠的將來敗走中國市場。

根據6月3日美媒The information援引內部數據,5月特斯拉中國訂單數量約9800個,相比於4月的1.8萬個,同比下降接近一半。另據乘聯會此前公布數據,4月特斯拉中國銷量為11954輛,環比下跌65.61%。

中國市場表現每況愈下,直接影響到了特斯拉在全球電動車市場的表現。根據62月2日瑞士信貸發布的報告,特斯拉全球市場份額已從3月份的29%驟降至4月的11%。而現在看起來,5月數據會更難看。

特斯拉糟糕的市場表現,很難不讓人將其同近期愈演愈烈的「剎車門」聯繫在一起。「剎車門」恰恰反映出特斯拉在中國的水土不服:在中國照搬美國的打法,忽略輿情和用戶感受。

雖然此前在社交媒體上,馬斯克說:「特斯拉將專註於產品,我相信用戶。」但此時此刻,中國用戶已用腳投票給出了答案。

更何況智能電動車這條賽道已變得愈發擁擠,包括大眾、福特在內的傳統巨頭,以及蔚來、小鵬等中國新勢力的產品都已不輸特斯拉,且他們對中國市場的領悟更深。

馬斯克和特斯拉需要認清一個現實:中國市場有自己的遊戲規則。

特斯拉銷量暴跌65%,會成下一個谷歌,退出中國嗎?
特斯拉銷量暴跌65%,會成下一個谷歌,退出中國嗎?

6月的熱點之一是鴻蒙HarmonyOS 2系統正式上線,許多華為手機用戶已嘗鮮,且普遍對這款中國自主操作系統給出了好評。

眾所周知,鴻蒙的對手是安卓。如果在未來某一天,鴻蒙在中國完全取代安卓,這並非天方夜譚。因為在11年前,谷歌搜索便曾敗給了百度。自此,這家全球最大網路公司不再在中國提供官方消費服務。

關於谷歌敗走中國的原因,眾說紛紜。但前谷歌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的話最具說服力:「百度之所以能快速得以發展源於其更了解中國網民的行為習慣,而谷歌『敗走麥城』原因很是複雜,更多是輸在自身的策略與管理,輸在了谷歌總部高層對中國市場的輕視。」

特斯拉銷量暴跌65%,會成下一個谷歌,退出中國嗎?

不僅僅是谷歌,許多在全球無往不利的美國互聯網企業都在中國輸給了本土對手。雅虎輸給了新浪、MSN不敵QQ、Uber被滴滴收購,只剩下半死不活的亞馬遜已完全對阿里巴巴構不成威脅。

這些企業與當下的特斯拉一樣,固守美國價值觀,試圖以美國化的運營模式來教育中國消費者,甚至挑戰中國法規。

極其糟糕的本土化運營,讓這些企業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留下了「傲慢、輕視」的印象,眼下的特斯拉也正在被類似的輿情包圍。

特斯拉銷量暴跌65%,會成下一個谷歌,退出中國嗎?

在中國,特斯拉會不會重蹈這些互聯網企業的覆轍?至少目前來看,特斯拉應當對中國市場產生一些敬畏感了。

進入中國後,特斯拉正經歷最大的一場公關危機,但仍一意孤行的態度不得不讓人替特斯拉捏把汗。眼下的關鍵,特斯拉需要儘快熄滅公眾的怒火,讓負面輿情儘快消散。

但種種跡象表明,特斯拉很難做到。

基於馬斯克奉行的第一性原理,特斯拉唯一的商業目標便是「增長」。基於這一目標,特斯拉在中國獨資建廠,持續削減供應鏈成本,並堅定地選擇攝像頭為主的自動駕駛路線。

簡單地說,特斯拉會以業績增長最大化為優先順序,而非做一家「用戶至上」的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概莫如是。

特斯拉銷量暴跌65%,會成下一個谷歌,退出中國嗎?

與此相反,其它跨國車企在中國都以合資方式經營,中方合作夥伴起到了關鍵作用,不僅僅維護政企關係,還得益於中國人更懂中國人,這些合資車企可以準確地挖掘中國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乃至情感訴求。

特斯拉銷量暴跌65%,會成下一個谷歌,退出中國嗎?

在特斯拉獨資進入中國時,或許連馬斯克都沒想到這一決定會對技術能力提升有所限制。

此前,特斯拉產品為消費者追捧的核心原因便是領先的智能化體驗,尤其是自動駕駛。但在當下,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優勢已蕩然無存。

據美聯社報道,最近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機動車輛管理局(DMV)17日確認,正在調查特斯拉是否存在違規宣傳和推廣其車輛的自動駕駛功能的行為。調查報告顯示,特斯拉對其自動駕駛功能誇大,與現實情況不符。目前,特斯拉處於L2級自動駕駛水平。

在今年1月的業績電話會議上,馬斯克表示「非常有信心,特斯拉在今年將能以超過人類的可靠性自動駕駛。」但DMV已確認,這幾乎沒有可能。而在中國,只要無法解決高精地圖,特斯拉便無法實現高階自動駕駛功能。

特斯拉銷量暴跌65%,會成下一個谷歌,退出中國嗎?

從提出概念,到實車應用,高階自動駕駛研究已進行了很多年。但至今仍無法實現的根本原因就在於高精地圖。

自動駕駛需要軟硬體的協同支持,軟體則包含了系統演算法和高精地圖。而中國對高精地圖的繪製有著嚴格的法規監管,需要企業擁有相關資質才能入局。

獲得這一資質「難於上青天」。

因為繪製高精地圖涉及到了國家地理安全。《基礎地理信息公開表示內容的規定》顯示,快速路、高架路、引道、街道和內部道路的鋪設材料、最大縱坡、最小曲率半徑不可公開。同時,也不能記錄涉密的地理信息數據(坐標、高程等)。

所以,在高精地圖繪製開放的20年間,只有20餘家企業獲得資質,且無一不是中資企業。這些企業大多為傳統圖商、事業單位,以及以BAT為代表的中資互聯網巨頭。去年,華為拿到了資質。今年,京東和美團先後拿到資質。

特斯拉銷量暴跌65%,會成下一個谷歌,退出中國嗎?

2017年,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兩會期間提交了《關於審慎放開地圖精準測繪,降低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壁壘》的提案,呼籲授予一部分車企高精地圖繪製資質。

但即便政策放開,獨資的特斯拉也絕無可能獲得。這等於斬斷了特斯拉在中國提升自動駕駛技術能力的一條臂膀。

特斯拉銷量暴跌65%,會成下一個谷歌,退出中國嗎?

在中國,如果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就此止步不前,還會不會有消費者趨之若鶩?要知道,許多傳統車企已對特斯拉發起反擊,而來自中國的造車新勢力更來勢洶洶。而它們無一例外,都緊緊地與中國捆綁在了一起。

事實上,特斯拉在歐美市場已遭遇了對手的強悍阻擊。今年4月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顯示,大眾ID.4和ID.3分別以7565輛和5941輛銷量,榮獲冠亞軍。而在電動車的天堂挪威,登上5月銷量排行榜首位的則是福特Mustang Mach-E,該車自上市以來,在美國本土市場也給特斯拉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在中國,大眾聯合兩家合作夥伴,已投放了ID.4和ID.6兩款產品,而基於大眾汽車的規模優勢,ID家族將在未來幾年齊聚中國市場,大眾汽車正試圖在電動車市場捍衛自己的領導地位;福特Mustang Mach-E也在中國實現國產和上市,將對Model y發起衝擊。

特斯拉銷量暴跌65%,會成下一個谷歌,退出中國嗎?

另一方面,蔚來、小鵬則聚焦用戶運營和自動駕駛,精準打擊特斯拉的軟肋。蔚來汽車的平均售價已遠高於特斯拉,成功搶佔了許多精英人士的心智。其秘訣便是特斯拉忽視的優質客戶服務;小鵬汽車則憑藉NGP自動導航輔助駕駛系統名聲大噪,在高德高精地圖的輔助下,至5月底,用戶累計使用里程已達5,019,689公里,更獲得了外媒的一致評價:自動駕駛體驗已超過特斯拉。

這些新老實力將給予特斯拉巨大的競爭壓力。因為從實質來看,相對於特斯拉,它們的產品已沒有代際差距,而在服務層面更勝一籌。

特斯拉銷量暴跌65%,會成下一個谷歌,退出中國嗎?

更何況,目前的特斯拉正處在最虛弱狀態。出於對特斯拉的不信任,大眾消費者會將目光更多地轉移至特斯拉的競爭對手處。

特斯拉銷量暴跌65%,會成下一個谷歌,退出中國嗎?

某種意義上,是特斯拉改變了外界對電動汽車的傳統觀念,並推動電動車產業快速發展。

但特斯拉不是不可替代的。

事實證明,當谷歌、雅虎、MSN敗走中國後,均有本土企業提供了更對中國消費者胃口的服務和體驗,沒有出現市場空白。

所以,如果特斯拉退出中國,也會有更多的優質企業取而代之。

特斯拉需要認識到中國市場的遊戲規則與美國截然不同。中國消費者需要被尊重,不僅僅在於產品,還在於精神和情感。

像那些合資車企一樣,特斯拉需要跟中國更加親密,才能在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獲得更多回報。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90478.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24 13:01
下一篇 2024-12-24 13: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