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acos配置與本地配置的概念
在分散式系統中,配置管理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微服務架構中,每一個服務都有自己的配置文件。nacos是一種新型的服務發現和配置管理中心,可以實現動態配置,服務發現和服務健康監測。
本地配置,是指在應用程序部署時將配置信息硬編碼到項目中,或者直接在配置文件中配置。這種方式的優點是簡單、方便、快捷,但是不易管理。
二、nacos配置與本地配置的優缺點分析
1. nacos配置的優點
對於分散式系統,在不停機的情況下進行配置修改,使得配置更新更加容易,避免了大量手動修改配置時出錯的可能性。同時,nacos的配置支持版本控制,可以管理歷史版本,保證配置信息的可追溯性,方便回退。
2. nacos配置的缺點
首先,nacos進行配置必須保證nacos服務的可用性,如果nacos服務不可用,就無法獲取到配置信息,這會導致應用程序異常。其次,在獲取nacos配置時,可能會因為網路原因導致配置信息獲取失敗,也會造成應用程序異常。
3. 本地配置的優點
本地配置不需要依賴於外部配置服務,因此可以保證即使發生網路故障,應用程序也能持續運行。在開發、測試環境中,使用本地配置可以避免頻繁配置修改對服務產生的不良影響。
4. 本地配置的缺點
在生產環境下,本地配置很難管理。極端情況下,例如修改密鑰,需要在每一個應用程序的配置文件中手動修改。如果應用程序多,且都需要修改,那麼就變得非常繁瑣。
三、nacos配置與本地配置的優先順序順序
對於一個分散式應用程序來說,通常存在多個配置來源,包括本地配置和nacos配置。既然存在多個配置來源,就需要有一個順序來決定哪個配置來源的配置具有更高的優先順序。下面就介紹一下優先順序的順序。
1. nacos配置優先順序高於本地配置優先順序
如果在nacos配置中配置了配置項,那麼本地配置文件中的配置項將會被覆蓋。這意味著如果你在nacos中修改了一個配置項,即使本地配置文件中也有該項的配置,應用程序獲取到的依然是nacos配置中的值。
2. 同等優先順序下,隨機獲取一個配置來源
如果一個配置項既在nacos中配置了,又在本地配置文件中配置了,那麼應用程序將從兩個配置來源中的任意一個獲取配置。這也意味著如果兩邊配置不一樣,則應用程序的具體行為是隨機的。
3. 不同優先順序下,優先順序高的配置來源優先獲取
如果一個配置項在nacos中有配置,在本地配置文件中也有配置,那麼應用程序將從優先順序高的那個配置來源中獲取配置。例如,你在本地配置文件中配置了一個密鑰,在nacos中也有一個對應的密鑰,此時應用程序會優先選擇nacos配置中的密鑰。
四、nacos配置與本地配置優先順序實現示例
1. 配置文件的準備
首先,在nacos配置中心中創建一個名為example的配置信息,包含一個key為username的配置項,對應的value為nacosUsername。在本地配置文件中,也建立一個key為username的配置項,對應的value為localUsername。
application.yml: spring: application: name: example example: username: localUsername
2. 優先順序示常式序的編寫
接下來,我們來編寫一個示常式序來說明nacos配置和本地配置的優先順序問題。在這個程序中,我們注入了一個值為String類型的username屬性,通過列印該屬性的值,來說明獲取到的是哪個配置項的值。
@Service @RefreshScope public class ExampleService { @Value("${example.username}")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 return username; } }
從代碼中可以看出,我們將key為example.username的值注入到了username屬性中。然後,在名為getUsername()的方法中,我們返回了username屬性的值。
3. 測試示常式序配置優先順序的結果
現在,我們可以通過編寫一個簡單的單元測試來測試示常式序的配置優先順序是否按照我們預期的方式進行。代碼如下:
@RunWith(SpringRunner.class) @SpringBootTest(webEnvironment = SpringBootTest.WebEnvironment.RANDOM_PORT) @TestPropertySource(properties = {"example.username=springboot"}) public class ExampleServiceTest{ @Autowired private ExampleService exampleService; @Test public void testGetUsername(){ // 列印獲取到的username屬性值 System.out.println(exampleService.getUsername()); } }
在這個測試中,我們使用了SpringBootTest來載入示常式序,使用了TestPropertySource註解來指定示常式序中的example.username配置項的值應該為springboot。在列印獲得的username屬性值的語句中,我們可以直接看到獲取到的具體值。
假設我們運行這個測試程序,並且nacos配置中的example.username的值為nacosUsername。那麼在程序中應該輸出的是nacosUsername,而不是在example配置項中定義的localUsername。
總結:
本文詳細介紹了nacos配置與本地配置的概念、優缺點,以及它們在使用過程中的優先順序。通過一個實常式序的演示,我們進一步說明了優先順序的表現形式。在分散式系統的應用開發中,熟悉nacos配置與本地配置的使用方法以及二者使用的優先順序是至關重要的。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89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