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交通銀行發布了《交銀中國財富景氣指數報告》,《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本期小康家庭現在家庭收入變化下降5個百分點,再創歷史新低。
這一則調查報告剛發出就引起了大家激烈討論,很多網友都在討論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什麼樣的家庭是小康家庭,判斷小康家庭的標準是什麼?

前一段時間網路上流傳著一張小康家庭收入表,其中表明年收入在36萬到50萬的家庭是小康家庭。如果以一家三口去計算的話,那也就意味著平均每個家庭成員年收入要達到12萬到17萬左右。很多人,剛看到這個表格的時候,都覺得自己又在拖後腿了。
不過,網路上流傳的這張小康家庭收入表只是網友自己自己的想法,並不是官方的想法,所以大家看看就行了,沒有做太多的解讀。

那年收入在12萬到17萬的人又有多少呢?在我國算是中等收入了嗎?
首先,如果你要年收入超12萬,那也就意味著你月收入要達到1萬才行。那麼,在我國,又有多少人月收入達到1萬了呢?
4月28號,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發布報告顯示,截止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月入超5000的人佔比是27.6%(2.4億人左右)。顯然,在我國還有絕大多數人月入沒有達到1萬的標準。
另外,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去年中國經濟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0733元,其中城鎮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2359元,農村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6021元。這顯然要比12萬少。
而對於年入多少算是中等收入水平,曾經任勞動部工資司副處長、處長的蘇海南早在2013年的時候,就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中等收入的界定標準是:

第一,年收入6萬元到12萬元左右;
第二,家庭擁有一定數量的儲蓄以及其他貨幣性投資;
第三,家庭人均居住面積稍微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第四,恩格爾係數在30%到34%左右……
究竟什麼樣的家庭能夠稱為小康家庭呢?年入多少算是「達標」呢?調查報告來了!

據《東北網》2017年報道,交通銀行以及全球著名的尼爾森市場調查公司聯合發布了中國財富景氣指數。調查範圍為北京、上海、廣州等五大核心城市,以及東部、中西部、南部、北部等21個省會城市。調查報告指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稅後家庭年收入在12萬元以上,成都10萬元以上,其他城市8萬元以上,即為小康家庭,列為調查對象。
當然了,這是2017年的數據,如今幾年時間過去了,這類數據應該增加了。而且在我國這種地域之間差距比較大的國家,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畢竟每個地區的物價以及工資水平不一樣,對於小康生活的要求也不一樣。

其實,如果你達標了小康生活,也就表示你擁有了一個中等財富,不僅僅能夠在物質上滿足自己,在精神層次上也能夠滿足自己,生活處在一個溫飽和富裕之間的狀態。
大家可以對照一下,交通銀行和全球著名的尼爾森市場調查公司聯合發布的數據,看看自己家庭有沒有「達標」。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88225.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