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python 用循環創建多個文件
Python編程中用for()循環創建多個文件,代碼如下:
#coding=utf-8
”’
Created on 2015-07-05
”’
import os
import time
def nsfile(s):
”’The number of new expected documents”’
#判斷文件夾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則創建
b = os.path.exists(“E:\\testFile\\”)
if b:
print “File Exist!”
else:
os.mkdir(“E:\\testFile\\”)
#生成文件
for i in range(1,s+1):
localTime = time.strftime(“%Y%m%d%H%M%S”,time.localtime())
#print localtime
filename = “E:\\testFile\\”+localTime+”.txt”
#a:以追加模式打開(必要時可以創建)append;b:表示二進位
f = open(filename,’ab’)
testnote = ‘測試文件’
f.write(testnote)
f.close()
#輸出第幾個文件和對應的文件名稱
print “file”+” “+str(i)+”:”+str(localTime)+”.txt”
time.sleep(1)
print “ALL Down”
time.sleep(1)
if __name__ == ‘__main__’:
s = input(“請輸入需要生成的文件數:”)
nsfile(s)
關於python, 找出一個文件夾中最占空間的三個文件。用哪個函數來做呢,麻煩給講講思路。
這個問題很簡單,你只要掌握了python的os模塊的用法,很多和系統相關的問題都可以輕鬆搞定了。
import os
#os.listdir 列出當前路徑下的所有內容
#os.path.isfile 判斷是否是一個文件
#os.stat 得到文件的狀態
#os.stat(item).st_size 得到文件大小
#
d=[ (os.stat(item).st_size, item) for item in os.listdir(‘.’) if os.path.isfile(item) ]
d.sort(reverse=True) #按文件大小排序
[i[1] for i in d[:3]] #取前三個並取出文件名
如果是要遞歸地遍歷子文件夾的話,請使用os.walk,但是要做一點額外的處理。
python入門教程
Python語言是一種典型的腳本語言,簡潔,語法約束少,接近人類語言。有豐富的數據結構,例如列表、字典、集合等。具有可移植性,支持面向過程和面向對象編程,並且開源。
下載安裝:從python官網下載開發和運行環境程序。本例下載python-3.3.3.amd64的安裝包,並安裝。
開發工具:window系統中,python有多種開發工具,比如,一、直接在cmd命令窗口執行,但此種僅能單條語句執行,不能運行完整的程序。二、python自帶的集成開發環境,可通過開始——所有程序——python3.3——IDLE(Python GUI)啟動。三、其他集成開發環境,如PythonWin等,有編輯和調試能力,還實現了MFC類庫存的包裝。
本例中,使用python自帶的開發環境。File—New File,新建py文檔,編寫程序,保存。Run——Run module,可得到運行結果。
封裝性:可以把屬性、方法結合在一起,不可以直接訪問對象的屬性,僅能通過介面與對象發生聯繫。以下把方法和屬性封裝成了一個類。
構造器:python有3種類型的構造器,且一個類中僅可以定義一個構造器,若多個,則以最後為準。1.若不聲明,則默認為一個沒有任何操作的特殊的__init__方法,__init__(self),此時可通過obj = my_class()聲明實例。 2.自聲明__init__構造器,會覆蓋默認的,且可以更新類的數據屬性。3.構造器方法__new__(),用於不可變內置類型派生,不能通過實例訪問屬性,僅能通過類訪問。
繼承性:python支持多繼承,且子類繼承了父類的方法和屬性。若子類中有和父類相同名稱的方法,則子類會覆蓋(Override)父類方法。父類方法依舊可以訪問。
數據結構:有豐富的數據結構,例如列表、字典、集合等。本例簡單介紹字典的使用。字典是鍵值對的無序集合,是可變對象。鍵在字典中是唯一的且必須是不可變對象。值可以是可變對象或不可變對象。以下例子對python字典的定義、訪問、更新等的操作。
文件的讀寫:python系統提供open()函數建立文件對象,並打開要讀寫的文件。可對文件進行讀,寫,若不需要時,需關閉文件,釋放系統資源。
其他:python的數據類型,如數字類型、字元串類型等。運算符、程序控制結構、函數、異常處理等內容。一些基本的用法,可在平時的使用中鞏固加強。若熟知java,python上手會很快。
python–目錄操作
一、os.getcwd()
獲取當前工作目錄,即當前Python腳本工作的目錄路徑。
二、os. chdir(path)
改變當前腳本工作目錄;相當於shell下的cd命令。
三、os.pardir
返回當前目錄的父目錄(’..’)
四、獲取當前使用的操作系統類型(其中 『nt』 是 windows,』posix』 是linux 或者 unix)。
五、os.mkdir(path [, mode=0777])
生成單級目錄;相當於linux中的mkdir dirname。參數mode表示生成的目錄的許可權,默認是超級許可權,也就是0777。如果重複創建,會報錯
六、os.makedirs(path [, mode=0777])
可生成多層遞歸目錄,父目錄如果不存在,遞歸生成。參數mode表示生成的目錄的許可權,默認是超級許可權,也就是0777。
七、os.removedirs(path)
若目錄為空,則刪除,並遞歸到上一級目錄,如若也為空,則刪除,依次類推。
八、os.rmdir(path)
刪除單級空目錄,若目錄不為空則無法刪除,會報錯;相當Linux中的rmdir dirname。
九、os.listdir(path)
列出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文件和子目錄,包括隱藏文件或目錄,並以列表形式返回。
十、os.remove(filePath)
刪除一個指定的文件,參數filePath表示文件所在的路徑。
注意:該方法只能刪除文件,不能刪除目錄。
十一、os.rename(oldname, newname)
重命名文件/目錄。
十二、os.access(path, mode)
輸出文件許可權模式。
十三、os.chmod(path, mode)
修改文件的許可權。
十四、os.walk(top, topdown=True, onerror=None, followlinks=False)
➢top:表示需要遍歷的目錄樹的路徑。
➢topdown的默認值是「True」,表示首先返回目錄樹下的文件,然後遍歷目錄樹下的子目錄。值設為False時,則表示先遍歷目錄樹下的子目錄,返回子目錄下的文件,最後返回根目錄下的文件。
➢onerror的默認值是「None」,表示忽略文件遍歷時產生的錯誤。如果不為空,則提供一個自定義函數提示錯誤信息後繼續遍歷或拋出異常中止遍歷。
➢該函數返回一個列表,列表中的每一個元素都是一個元組,該元組有3個元素,分別表示每次遍歷的路徑名,目錄列表和文件列表。
➢默認情況下,os.walk 不會遍歷軟鏈接指向的子目錄,若有需要請將followlinks設定為true
十五、os.path.split(path)
將path分割成目錄和文件名(事實上,如果你完全使用目錄,它也會將最後一個目錄作為文件名而分離,同時它不會判斷文件或目錄是否存在),並存於元組中返回。
十六、os.path.exists(path)
判斷path是否存在,如果存在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十七、os.path.isfile(path)
判斷path是否是文件,如果是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十八、os.path.isdir(path)
判斷path是否是目錄,如果是目錄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十九、os.path.getsize(name)
獲得文件大小,如果name是目錄返回結果是0L或者4096L;如果name代表的目錄或文件不存在,則會報WindowsError異常。
二十、os.path.join(a, *p)
連接兩個或更多的路徑名,中間以「\」分隔,如果所給的參數中都是絕對路徑名,那先給的絕對路徑將會被丟棄。
二十一、os.path.getatime(filename)
返迴文件的最後訪問時間,返回的是時間戳。
二十二、os.path.getctime(filename)
以時間戳的形式返迴文件或目錄的創建時間,在Unix系統上是文件最近更改的時間,在Windows上是文件或目錄的創建時間。
1.基礎題:
檢驗給出的路徑是否是一個文件:os.path.isfile(“D:\\test.txt”)
檢驗給出的路徑是否是一個目錄:os.path.isdir(“D:\\test.txt”)
判斷是否是絕對路徑:os.path.isabs(“D:\\test.txt”)
檢驗給出的路徑是否真地存在:
2.返回一個路徑的目錄名和文件名 :os.listdir(“D:\\”)
3.分離文件名與擴展名 :os.path.splitext(“D:\\test.txt”)
4.找出某個目錄下所有的文件,並在每個文件中寫入「gloryroad」 :
for files in os.walk(“D:\\test”):
… print(files)
…
(‘D:\\test’, [], [‘a.txt’, ‘b.txt’, ‘test.txt’, ‘test1.txt’])
with open(“D:\\test\\a.txt”,”w+”) as f:
… f.write(“gloryroad”)
5.如果某個目錄下文件名包含txt後綴名,則把文件後面追加寫一行「被我找到了!」
6. 命題練習:
1) 一個目錄下只有文件(自己構造),拷貝幾個文件(手工完成)
2 )用listdir函數獲取所有文件,如果文件的創建時間是今天,那麼就在文件裡面寫上文件的路徑、文件名和文件擴展名
3) 如果不是今天創建(獲取文件的創建時間,並轉化為時間格式,判斷是否今天),請刪除
4 )計算一下這個程序的執行耗時
7.刪除某個目錄下的全部文件
8.統計某個目錄下文件數和目錄個數
9.使用程序建立一個多級的目錄,在每個目錄下,新建一個和目錄名字一樣的txt文件
10. 查找某個目錄下是否存在某個文件名
11. 用系統命令拷貝文件
12.輸入源文件所在路徑和目標目錄路徑,然後實現文件拷貝功能
13.遍歷某個目錄下的所有圖片,並在圖片名稱後面增加
14、遍歷指定目錄下的所有文件,找出其中佔用空間最大的前3個文件
15、過濾py源碼中的#注釋,另存為文件result.py,並執行result.py,斷言是否執行成功
16、文件訪問,提示輸入數字 N 和文件 F, 然後顯示文件 F 的前 N 行.
17、從命令行接受1個路徑如:c:\a\b\c\1.py, 實現1個函數創建目錄a\b\c,創建文件1.py,實現1個函數刪除已創建的目錄及文件
18、有一個ip.txt,裡面每行是一個ip,實現一個函數,ping 每個ip的結果,把結果記錄存到ping.txt中,格式為ip:0或ip:1 ,0代表ping成功,1代表ping失敗
19、實現DOS命令執行功能,接受輸入命令並執行,然後把執行結果和返回碼列印到屏幕
20、文件訪問
訪問一存在多行的文件,實現每隔一秒逐行顯示文本內容的程序,每次顯示文本文件的 5行, 暫停並向用戶提示「輸入任意字元繼續」,按回車鍵後繼續執行,直到文件末尾。
顯示文件的格式為:[當前時間] 一行內容,比如:[2016-07-08 22:21:51] 999370this is test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8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