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組的定義和基本概念
數組是一組同類型數據的集合,通過一個名字和一組下標來訪問存儲在數組中的每個元素。數組中的元素在內存中是連續存儲的。
C++ 中數組的定義格式為:數據類型 數組名[元素個數];其中,數據類型可以是任何數據類型,元素個數必須是整型常量或者常量表達式。
int arr[10]; //定義一個包含10個整型元素的數組
定義數組時可以初始化,數組的初始化可以通過給出初始值列表的方式,如下:
int arr[5] = {1, 2, 3, 4, 5}; //定義並初始化一個包含5個整型元素的數組
如果省略了初始值列表,所有元素都將被默認初始化為0:
int arr[5] = {}; //定義並初始化一個包含5個整型元素的數組,所有元素都為0
二、多維數組
數組不僅可以是一維的,還可以是多維的。例如,二維數組就是由行和列構成的矩陣。對於二維數組,我們需要使用兩個下標來訪問數組中的元素。
在 C++ 中,多維數組的定義形式為:數據類型 數組名[數組1維長度][數組2維長度]…[數組n維長度];
int arr[3][4] = { { 1,2,3,4 },{ 5,6,7,8 },{ 9,10,11,12 } };
以上為一個3 × 4的數組,可以通過下標來訪問數組中的元素:
cout << arr[1][2] << endl;
以上代碼表示訪問數組中第2行第3列的元素,輸出7。
三、動態內存分配數組
在定義數組時,需要指定數組的大小,而大小一旦確定就不能再改變,這可能會造成一些不便。針對這個問題,C++ 提供了動態內存分配的方法,可以根據需要在程序運行時動態分配內存。
動態內存分配的方法是使用 new
運算符,它會返回一個指向所分配空間的指針。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如下方式動態地創建一個包含10個整型元素的數組:
int *arr = new int[10];
動態分配完成之後,我們可以像使用普通數組一樣使用動態分配的數組:
arr[0] = 1; arr[1] = 2; cout << arr[0] << " " << arr[1] << endl;
使用完動態分配的數組要記得釋放內存,否則會造成內存泄漏。釋放內存使用 delete
運算符:
delete[] arr;
四、數組的應用
數組不僅是一種存儲和訪問數據的數據結構,也可以作為其他數據結構的基礎構建。例如,我們可以使用數組來實現以下幾個演算法:
- 冒泡排序:通過不斷地交換相鄰兩個元素,將最大或最小的元素移動到數組的一段。最差的情況下需要比較n*(n-1)/2次,時間複雜度為O(n^2)。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length) { for (int i = 0; i < length - 1; i++) { for (int j = 0; j arr[j + 1])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 }
void selectionSort(int arr[], int length) { for (int i = 0; i < length - 1; i++) { int minIndex = i; for (int j = i + 1; j < length; j++) { if (arr[j] < arr[minIndex]) { minIndex = j; } }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minIndex]; arr[minIndex] = temp; } }
void quickSort(int arr[], int left, int right) { if (left >= right) return; int i = left, j = right; int pivot = arr[(left + right) / 2]; //取中間元素為基準值 while (i <= j) { while (arr[i] pivot) j--; if (i <= j) {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emp; i++; j--; } } quickSort(arr, left, j); quickSort(arr, i, right); }
五、結語
數組作為一種基本數據結構,可以高效地存儲和訪問數據,同時也是構建其他數據結構演算法的基礎。掌握數組的定義和使用方法,可以提高代碼的效率,並且適用於各種類型的問題。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83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