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unhashabletype的定義和作用
unhashabletype是Python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其主要作用是告訴Python某個對象是不可哈希的。在Python中所謂的哈希指的是一種演算法,能夠將任意長度的數據壓縮成固定長度的數據,這種固定長度的數據就是哈希值。Python中的哈希值是不可變的,因此可以作為字典(Dict)等的鍵值,而unhashabletype就是指某個對象無法被哈希的類型。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p1 = Person('Tom', 20) hash(p1)
上面的代碼會報錯,因為Person對象是unhashable類型。
二、導致對象成為unhashabletype的原因
一、對象是可變的(mutable),像列表(List)、字典(Dict)等可變對象,它們在運行時可以動態修改,其哈希值無法保持不變;
二、對象中包含unhashable的對象,這可能不是因為對象本身不可哈希,而是因為包含這樣的對象導致整個對象都不能哈希;
三、對象沒有實現__hash__方法,這意味著Python會使用默認的哈希機制,當對象的類型是不可哈希的類型時,對象也會成為unhashabletype。
class Unhashable: def __init__(self, lst): self.lst = lst def __hash__(self): return hash(tuple(self.lst)) u1 = Unhashable([1,2,3]) hash(u1)
上面的代碼演示了如何通過實現__hash__方法避免unhashable的問題。
三、處理unhashabletype對象的常用方式
一、轉為hashable類型對象;
二、通過忽略unhashabletype對象的方式進行計算;
三、通過計算unhashabletype對象的哈希值,並賦值給對象的屬性,實現對象的可哈希性。
class Unhashable: def __init__(self, lst): self.lst = lst self.__hash = hash(tuple(self.lst)) def __hash__(self): return self.__hash u1 = Unhashable([1,2,3]) hash(u1)
上面的代碼展示了第三種方式,該方式的主要思想是,對象在初始化時計算哈希值,並將結果存儲在一個私有變數中,隨後在需要哈希值時,直接返回這個私有變數的值即可。
四、實際應用場景
一、使用自定義對象作為字典的key時,需要對對象進行哈希操作,此時就需要使用哈希可靠的類型;
二、在使用集合(Set)等數據結構時,集合中的元素必須是哈希值可靠的類型;
三、在計算hash值時,需要保證待計算對象的哈希值可靠,否則會產生很多不可預測的問題。
五、小結
unhashabletype在Python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深入理解unhashabletype在Python編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了解unhashabletype這一概念,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使用Python中的數據結構,並有效地避免因哈希不可靠產生的問題。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83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