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日本的代表性動物是?
日本的代表性動物是綠雉。
綠雉屬於大型雞類,是一種棲息在低地的鳥類,走禽。全長約80厘米。雌雄差異很大,雄性具有大的肉冠和極華麗的羽毛。上體羽多呈紫銅、藍綠等色,具金屬光澤;下背及腰部羽白色。飛羽黑褐具綠緣,尾羽藍綠色。
鳥類分類學者曾經把綠雉列為雉雞(Phasianus colchicus)的亞種(Phasianus colchicus versicolor),2014年國際鳥盟正式定其為獨立物種。僅分布於日本,1947年被定為日本的國鳥。
擴展資料:
日本其他代表性東西
1、國花——櫻花,據文獻資料考證,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櫻花已在中國宮苑內栽培。唐朝時櫻花已普遍出現在私家庭院。當時萬國來朝,日本朝拜者將櫻花帶回了東瀛,其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櫻花象徵熱烈、純潔、高尚。被尊為日本國花。
2、國石——水晶,中國、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的人們還對水晶球情有獨鍾,喜歡將它們擺在家裡或辦公室里,認為水晶球有靈性,能保平安,帶來財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綠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日本
丹頂鶴為什麼叫JapaneseCrane?
丹頂鶴雖主要分布在中國大陸,亦貴為中國國鳥熱門,但卻擁有一個與中國完全扯不上邊的拉丁文學名 — Grus japonensis(意即日本鶴)
於清末時期,清廷奉行鎖國政策,學者無從進入中國研究丹頂鶴這種當時尚未「發現」的雀鳥。正好當時日本有向這些學者提供丹頂鶴的樣本,因此當學者命名這種新雀鳥時就依規則以樣本的來源地(即日本)來進行命名。
丹頂鶴的物種命名
學名Grus japonensis(中文意譯「日本鶴」),是德國動物學家斯塔提烏斯·穆勒(Philipp Ludwig Statius Müller)於1776年命名的。穆勒曾在埃爾蘭根(Erlangen)教授自然科學。1773年至1776年,他翻譯出版了林奈的名著《自然系統》,並公布了一些新命名的物種。這次被命名的生物就包括丹頂鶴。穆勒命名丹頂鶴的1776年,在美國為建國元年。這一年在中國則為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在日本則為後桃園天皇安永五年,都值閉關之時。當日,西方人只能從廣州認識中國,從長崎認識日本。丹頂鶴自中國東北地區向南遷徙不經過華南地區,卻以日本的九州、本州作為過冬之地。因此,西方人只能以日本為窗口,見識到這種動物。將其命名為「日本鶴」。
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日本本州島的丹頂鶴滅絕了。有些動物學家認為,這個品種在日本就此滅絕,因此將它的英文俗名由Japanese Crane,改為Manchurian Crane(滿洲鶴),只是這種用法並未被廣泛接受。Japanese Crane和Manchurian Crane兩個名字一直共同存在,造成了一些混亂,因此,前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喬治·阿奇博(Archbold)提出建議,將丹頂鶴的英文俗名改作Red-crowned Crane(丹頂鶴)。儘管如此,英文世界「日本鶴」的提法依然是主流。
在google搜索引擎中,另兩種稱呼的搜索結果僅為其十分之一。(補註:鄭作新教授在1980年的國際鶴類學術討論會上,針對丹頂鶴名稱叫法不統一的情況,提出過為丹頂鶴正名的意見,並在會議上得到通過。此後國際學術會議和著作文獻中就沿用此名稱。)
同義學名 Ardea japonensis P.L.S. Müller, 1776 Grus japponensis Gmelin, 1778 Antigone montignesia Bonaparte, 1854 Megalornis japonensis WilderHubbard, 1938
為什麼丹頂鶴的英文名叫日本鶴
很多源於中國的東西被用上日本詞,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誰讓中國原來不開放的。像銀杏、圍棋、人蔘國際通用的都是日語發音,梅花鹿叫日本鹿,丹頂鶴叫日本鶴,紅松叫朝鮮松,漆器叫japan,這些都是從中國引進的,但不僅英語,已經在全世界通行。。。
國人是愛動物的,國人愛狗現在已成為時尚。日本人也愛動物,日本皇軍的狼狗是用來幫助欺負國人的工具。日本人愛鴿子,愛烏龜,尤其愛仙鶴,所以日本的鳥學者,搶先把丹頂鶴註冊成「日本鶴」。不過我們的丹頂鶴依舊在中國東北繁殖,只是到了越冬的季節才會跑到江西和江蘇的濕地去覓食,也有零星的漢奸鶴在北戴河一帶遷徙休息的空擋,溜到日本北 海道去了。可是北海道的氣候與東北的北方也差不那兒去,但是那裡有吃的,據說北海道的日本居民經常到仙鶴出沒的地方去給鳥兒們投食。可能有一些鶴就因為這個背叛了祖國,當上了可恥的叛徒。日本人大大的狡猾狡猾。同樣是投食,國人也有同樣的舉動比如在昆明的大觀樓前,滇池水邊,的確有不少的人給那些鷗鳥送些吃的,他們把從公園買鳥食窗口高價買來的食品舉到半空,眨眼之時,就會有鷗鳥將食物掠走。由此投食的人會心情舒暢,得意洋洋。東北的老哥也在天鵝,大雁丹頂鶴秋季集群和出沒的地方去投食的,不過那種食物不是很好吃。動物們吃了後,會在不太長的時間內發作,變成投食者的囊中之物。國人好野味,在法律禁止的情況下,仍然有很高檔的餐館悄悄的與高檔的食客秘密地進行著這種交易。我相信他們一定是出於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刻骨仇恨,才作出這種極聰明的行動吧?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82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