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同德五虎要數最出息的當然就是七彩虹,憑藉著iGame系列顯卡早就躋身一線品牌,而在主板領域也是追趕御三家好多年,如今在Z890時代,七彩虹BIOS調教水平也是突飛猛進。於此同時,七彩虹也順應主板推出全新一代iGame Shadow DDR5系列內存,硬核今天帶大家體驗的是iGame Shadow DDR5 8000C40 24GB*2套條。
開箱
iGame Shadow DDR5採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在包裝上就能很好體現——黑白兩色相撞,下方區域是獨具一格的水墨設計風格,有國潮那味了,右下方還有一個“影”字呼應,簡潔為主調又凸顯一定神秘感。
包裝背面註明了八國語言簡要說明,在右上方區域,註明了這款內存支持七彩虹自家iGame、華碩、技嘉、微星以及華擎五家RGB軟體可控制燈效同步。
移除最外層的紙套殼,裡面還有一個帶iGame LOGO的精緻內盒,打開後映入眼帘的是保修卡附上,接著是一層保護膜,下方則是開模的減震材料用於固定好內存本體,開箱的儀式感完全不輸給其他一線內存品牌。
iGame Shadow DDR5系列按照頻率劃分成8000C40、8400C42、6800C34、6800C32以及6000C28多個版本,前三者對應是48GB(24*2),後兩者則是32GB(16*2),不難看出這個系列定位是中高端以上的用戶,當然後續還有一款強力6400產品還沒面世,大家可以猜猜是什麼規格。
正如包裝一樣,這款內存在其鋁合金散熱馬甲上融入了細膩的水墨畫印花,右下方是“影”LOGO,上手還有溫潤的質感,能注意馬甲上有對鎖的螺絲結構,可以增強導熱墊和馬甲的貼合度利於散熱,上層RGB導光帶區域則通過對稱的銀邊進行分割。
背面區域也是全覆蓋的水墨畫設計,左下方貼著參數標籤——iGame Shadow DDR5-8000C40 24GB*2,支持XMP3.0和EXPO一鍵超頻,開啟後可以達成DDR5-8000C40-48-48-128低時序調教,並且工作電壓只有1.35V,比常規1.4~1.5V同頻內存低,因為它採用了新一代海力士M-Die特挑原廠顆粒,當然這是一款only 890的內存,要知道8000頻率在上一代Z790上可不是隨便就能達到高度。
內存散熱馬甲和PCB之間採用無覆膜導熱墊,熱阻更低可以提高散熱效率,除此之外,10層堆疊PCB、解鎖PMIC方案等設計都可以為手動超頻衝擊更高的頻率上限。
為了更好配合內存做手動超頻演示,這次使用的主板是微星MPG Z890 EDGE TI WIFI刀鋒鈦,它屬於真正意義上的純白主板,專為白色愛好者設計,散熱馬甲上除了有紋路,還加入了鏡面區域進行裝飾。更重要是作為一款四槽DDR5主板,內存可支持超頻至DDR5-9200MHz,提供了足夠高的潛力挖掘上限,它還擁有16+1+1+1路供電,CPU VCORE的MOS最大電流支持至90A,帶Ultra 9 285K也毫無壓力。
iGame Shadow DDR5-8000C40由於是採用黑白相撞配色設計,所以搭配黑/白主機都可以,安裝在Z890刀鋒鈦上看起來也挺契合,其RGB導光層是堆疊式設計,看起來層次感和立體感會更強,而內存高度達到了47mm,即便散熱器沒有做避讓處理,兼容性也相對友好。
測試CPU是Ultra 7 265K,使用微星MAG CORELIQUID I360 WHITE寒冰這款水冷,配合自帶的LGA 1851偏移扣具,實測可完美壓制300W的265K,它還有特別設計的雙面無限鏡ARGB冷頭,觀感特別又耐看。細節優化優化也不少,複合式扣具、DIY人性化設計、冷排風扇遮線、銅底設計優化等等。
iGame Shadow DDR5-8000C40內存燈光實拍,能看到堆疊的導光層明顯分隔成一條條光帶,色彩過渡也自然,值得一提的是,燈光區域還把上方的iGame LOGO打亮了。
俯視角度,RGB導光層形成了下凹的造型,相比一般齊平設計導光層更具備立體的視覺效果。
銀邊分割設計更有質感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82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