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光碟機」
光碟機是光碟驅動器的簡稱,光碟驅動器是計算機、電子遊戲機用來讀寫光碟內容的設備。

光碟機
「光碟機」發展史
第一代光碟機:標準型
第一代光碟機作為軟盤驅動器與硬碟交換數據的替代品,增大了容量,提高了效率。一代光碟機是里程碑式的存在,制定了很多光碟機未來發展的技術標準。
國內品牌非常少,比較有代表的品牌有SONY、Philips。
第二代光碟機:提速型
光碟機開始逐漸普及起來,成為裝機時的標準配置。上百MB的軟體、遊戲也漸漸多了起來,玩遊戲時經常要從光碟調用數據,對光碟機讀取速度要求很高,提速便成為各家廠商技術發展的主要目標。
二代光碟機的時代。光碟機逐漸普及起來,支持的格式也漸漸多了起來。但速度慢的劣勢也開始突現,提高速度成為各家製造廠商技術競爭的首要目標。
市場上主流的依然是國外品牌和台灣品牌,象Toshiba、NEC、Acer等,出現了一些國產品牌,但國內市場還沒有形成氣候。
第三代光碟機:發展型
光碟機速度提高後,更多的問題卻漸漸暴露出來。高速度的旋轉會產生震動、噪音和熱能:
震動也會使激光頭難以定位,尋道時間加長,並容易與激光頭髮生碰撞,刮花激光頭熱能會影響光碟上的化學介質,影響激光頭的準確定位,延長尋道時間噪音會讓使用者感到不適,容易疲勞,影響使用。
三代光碟機的時代,是速度已不是各廠商發展技術的主要目標,大家紛紛推出新技術,使光碟機讀盤更穩定,發熱量更低,工作起來更安靜,壽命更長。
國內廠商發展起來,成為市場主流。
第四代光碟機:完美型
光碟機的技術已經趨於成熟,各家廠商的產品雖然可能採用的技術略有不同,但產品品質卻都臻於完善,甚至說完美,表現在糾錯率更強,傳輸速度更快,工作起來更穩定、更安靜、發熱量更低。
「光碟機」的分類
光碟機按支持讀取的光碟類型分為:
- CD/VCD光碟機(可讀取CD/VCD光碟)DVD光碟機(可讀取CD/VCD/DVD光碟)
光碟機按讀寫方式分為:
- 只讀光碟機可讀寫光碟機(刻錄機)
光碟機按其數據傳輸率分為:
- 單倍數光碟機4倍數光碟機8倍數光碟機16倍數光碟機等等
光碟機按其介面方式不同分為
- ATA/ATAPI介面光碟機SCSI介面光碟機USB介面光碟機IEEE1394介面光碟機並行介面光碟機
按讀寫方式區分是比較常見的分類方式,也是大家最熟悉的。
「光碟機」的內部結構


「光碟機」的工作原理
當激光頭讀取碟片上的數據時,從激光發生器發出的激光透過半反射稜鏡,匯聚在物鏡上,物鏡將激光聚焦成為極其細小的光點並打到光碟上。
此光碟上的反射物質就會將照射過來的光線反射回去,透過物鏡,再照射到半反射稜鏡上。
此時,由於稜鏡是半反射結構,因此不會讓光束穿透它並回到激光發生器上,而是經過反射,穿過透鏡,到達了光電二極體上面。
由於光碟表面是以突起不平的點來記錄數據,所以反射會來的光線就會射向不同的方向。
人們將射向不同方向的信號定義為「0」或者「1」,發光二極體接受到的是那些以0和1排列的數據,並最終將它們解析成為我們所需要的數據。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81988.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