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件位置
系統命令:一般在/bin和/sbin目錄中,或為shell內部指令
應用程序:通常在/usr/bin和/usr/sbin目錄中
2、主要用途
系統命令:完成對系統的基本管理工作,例如IP配置、管理賬戶
應用程序:完成相對獨立的其他輔助任務,例如網頁瀏覽器
3、適用環境
系統命令:一般只在字元操作界面中運行
應用程序:根據實際需要,有些程序可在圖形界面
4、運行格式
系統命令:一般包括命令字、命令選項和命令參數
應用程序:通常沒有固定的執行格式
5、應用程序目錄結構

一、rpm命令
1、使用rpm命令安裝擴展名為”.rpm”的軟體包
格式:rpm [選項] RPM包文件
常用選項:
-i:安裝一個新的rpm軟體包
-h:以「#」號顯示安裝的進度
-v:顯示安裝過程中的詳細信息
–force:強制安裝所指定的rpm軟體包
–nodeps:安裝軟體時,忽略依賴關係
(1)安裝沒有依賴包的.rpm軟體

備註:1)在安裝軟體時,一般選項 -ivh 一起使用,這樣可以看到安裝進度與安裝信息;
2)默認情況下光碟掛載在/media目錄下,所以安裝軟體包時,必須進入到軟體包的當前目錄
/media/CentOS_6.5_Final/Packages目錄中才可以安裝,安裝的軟體存放在光碟上,,如果安裝軟體包時,當前目錄是桌面,那麼進入Packages目錄的步驟如下:

3) .rpm包的一般格式:

(2)安裝有依賴關係的.rpm軟體包,可以同時將依賴包與軟體包一起安裝,下圖中安裝
gcc-4.4.7-4.el6.x86_64.rpm軟體包時,有兩個依賴包,所以安裝時,三個軟體包一起安裝

2、升級或更新.rpm軟體包
格式:rpm [選項] RPM包文件
常用選項:
-U:升級某個rpm軟體,若原本未裝,則進行安裝
-F:更新某個rpm軟體,若原本未裝,則放棄安裝
–nodeps:升級軟體時,忽略依賴關係
3、卸載指定的.rpm軟體包
格式:rpm -e 軟體名
–nodeps:卸載軟體時,忽略依賴關係
4、查詢已安裝的.rpm軟體包
格式:rpm -q[子選項] [軟體名]
常用子選項命令:
-qa:查看系統中已安裝的所有RPM軟體包列表
-qi:查看指定軟體的詳細信息
-ql:查詢指定軟體包所安裝的目錄、文件列表
-qc:僅顯示指定軟體包安裝的配置文件
-qd:僅顯示指定軟體包安裝的文檔文件
(1)、查看系統中已安裝的所有RPM軟體包

(2)、查看系統中某一個軟體包,rpm -qa命令後面加上軟體名,軟體名必須輸入全,不能僅輸入nss

在工作上常用rpm -qa | grep 軟體包名,來查詢軟體包,用grep過濾一下

(3)、查看軟體包是否有安裝

5、查詢文件或目錄是哪個軟體包安裝的
格式:rpm -qf 文件或目錄名

6、查詢未安裝的.rpm軟體包文件
格式:rpm -qp[子選項] RPM包文件
常用的子選項:
-qpi:通過.rpm包文件查看該軟體的詳細信息
-qpl:查看.rpm安裝包內所包含的目錄、文件列表
-qpc:查看.rpm安裝包內包含的配置文件列表
-qpd:查看.rpm安裝包內包含的文檔文件列表
查詢未安裝的軟體包時,必須輸入整個安裝包的名稱,而查詢已安裝的軟體包時,只要輸入軟體包名就可以了

二、yum命令
1、yum源的獲取
使用yum命令時,必須依賴於yum源,而yum源可以從互聯網獲取,也可以建立本地的yum源;
從互聯網獲取的yum源,前提條件必須連接互聯網,連接互聯網後,直接使用yum命令安裝,默認情況yum源的配置文件是在/etc/yum.repos.d/目錄下;
如果無法連接外網,那麼就需要建立本地的yum源,建立本地yum源的步驟:
(1)、在系統根目錄下新建一個目錄abc;

(2)、將系統安裝光碟掛到/abc目錄下;

(3)、在/etc/yum.repos.d/目錄下新建一個xxx.repo的yum源文件,yum源文件名稱為testyum.repo,新建testyum.repo文件前,需要先將/etc/yum.repos.d/目錄下的文件全部刪除;

在testyum文件中輸入下面的內容:
[yunSource] #yum源名稱
name=yumSource
baseurl=file:///abc #yum源所在的本地路徑,file://是指本地硬碟上
gpgcheck=0 #不校驗軟體包是不是官方發布的
2、使用yum命令來安裝軟體包
格式:yum install 軟體名 [-y]
-y:如果使用-y,那麼在安裝軟體時命令行就不會出現”Is this ok[y/N]”這條提醒語句了,更不需要在命令行輸入y或N了,直接安裝軟體。

備註:對於安裝有依賴包的軟體,用yum命令特別方便,如果用rpm命令,就必須要先裝依賴包再裝軟體包,而yum命令會直接匹配依賴包然後直接安裝;

3、清空yum源的緩存

4、卸載軟體包

5、列出所有已安裝的軟體包

6、列出所有可安裝的軟體包

7、列出所有軟體包的信息或單獨一個軟體包的信息,命令yum info 是列表所有軟體包的信息

8、使用yum命令安裝組套件
格式:yum groupinstall 組名

使用yum grouplist命令可以查詢到組名

如果有圖形界面,那麼在系統–管理–添加/刪除軟體頁面,可以查看到組名


三、編譯安裝源碼包
首先說一下使用源代碼安裝軟體的優點:
- 可以獲得最新的軟體,及時修復bug;
- 根據用戶的需求,靈活定製軟體功能
編譯安裝源包必須要有源代碼編譯環境

configure、Makefile.in一般是項目管理器自動生成的,而gcc編譯器需要安裝,使用yum命令安裝

源碼編譯安裝的基本過程:
1、解壓 — tar
解包、釋放出源代碼文件,習慣上將軟體包釋放到/usr/local/src/目錄,解包後的源代碼文件位置:/usr/local/src/軟體名-版本號/
互聯網上下載一個源碼文件

下載下來的源碼包,可以使用md5sum校驗工具,進行完整性校驗,防止源碼包被別人串改,校驗方法:計算MD5校驗和,並與官方提供的值相比較,判斷是否一致,如果一個致,代表沒有串改,如果不一致,就表明已被別人串改了。

用firefox瀏覽器下載文件默認保存到當前用戶root的主目錄/root/Downloads目錄下,如果是其它普通用戶登陸的,默認保存到/home/普通用戶名/Downloads目錄下

用tar命令解壓

解壓後的文件

進入這個解壓後的文件,可以看到源碼目錄

2、配置 — ./configure
針對當前系統、軟體環境,配置好安裝參數
執行”./configure –help”可以查看幫助,典型的配置選項:–prefix=軟體安裝目錄
使用./configure,將軟體安裝到/usr/local/apache2目錄中

備註:(1)/usr/local/apache2目錄是隨意指定的一個安裝目錄,也可以安裝到其它目錄下;
(2)使用./configure配置時,需要將工作目錄切換到軟體源碼所在的目錄;
(3)使用源碼目錄中的configure腳本,由於configure是軟體程序而不是系統命令,所以執行時,需要指明路徑,由於目前是在httpd-2-2.15,可以使用相對路徑 ./configure,.(點)的意思是指當前目錄httpd-2-2.15目錄;
(4)–prefix選項是配置安裝的路徑,如果不配置該選項,安裝後可執行文件默認放在/usr /local/bin,庫文件默認放在/usr/local/lib,配置文件默認放在/usr/local/etc,其它的資源文件放在/usr /local/share,比較凌亂;如果使用–prefix選項可以將安裝文件放到/usr/local/apache2目錄中,有利於查找、卸載軟體或移植軟體,當某個安裝的軟體不再需要時,只須簡單的刪除該安裝目錄,就可以把軟體卸載得乾乾淨淨,移植軟體只需拷貝整個目錄到另外一個機器即可;
3、編譯 — make
將源代碼文件變為二進位的可執行程序,用make命令

4、安裝 — make install
使用安裝make install命令安裝程序

使用安裝/usr/local/apache2/bin目錄下的apachectl程序,用./apachectl start啟動安裝程序

關閉程序

備註:make與make install命令可以合寫成一行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8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