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c語言和嵌入式c語言有什麼區別
嵌入式C語言和C語言是完全一樣的,寫代碼上完全沒有區別。下面由卓躍教育為您介紹它們兩者間的區別。
區別在於嵌入式的C語言是跑在嵌入式的開發板上的,CPU和我們電腦不一樣,所以編譯器也是不一樣的,生成的可執行程序也是不一樣的。
首先C語言,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不管是做嵌入式軟體還是硬體開發的人員,對C語言的掌握這個是必需的,特別是對於以後致力於嵌入式
後,就該寫代碼了,動手才是最重要的,當你動手了,遇到問題了,再反過來學習,反過來查查課本,那時的收穫就不是你死看書能得到的。
其次,應該對操作系統有所了解,這對你對硬體和軟體的理解,絕對有很大的幫助。應該把系統的管理理解一下,比如進程、線程,系統
驗,會有更好的理解的。
還有應該學習嵌入式系統,如linux或者wince下的編程,這些對以後做應用的編程很有幫助,當然,如果做手機的話,那可以學習MTK、塞
班、Android等操作系統,Android是以後發展的趨勢,現在很熱門,Android也是基於linux系統封裝的,所以建議先學習下linux。
還有,應該學習下單片機或者ARM或者MIPS,很多人說我沒有單片機的經驗,直接學ARM可以嗎?我覺得那完全沒有問題的,當然如果你學
習過單片機,那最好不過了,以後學習ARM就更簡單了。
最後如果你把以上的知識都有所了解後,就該去閱讀閱讀一些優秀的代碼,比如結合arm晶元手冊學習去學習下UBOOT的源代碼,了解下最
小的系統開發,那對你整個嵌入式開發的非常有幫助的,可以的話,還可以學習下linux的源代碼,當然如果你直接閱讀2.6的代碼,我想你會
很痛苦的,可以先看看linux代碼早期的版本,比如0.12的代碼等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如果你全看完了,那我想你就是一名很成功的嵌入式工程師。
最後,希望這篇文章對熱愛嵌入式,想致力於嵌入式開發的朋友有所幫助。
嵌入式C語言
Linux C編程一站式學習這本書,我感覺不錯,還是免費的,GPL的,感覺講得蠻詳細的,而且比較細節…
本書有以下特點:
不是孤立地講C語言,而是和編譯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體系結構結合起來講。或者說,本書的內容只是以C語言為載體,真正講的是計算機的原理和程序的原理。
強調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編排順序上非常重視概念之間的依賴關係,每次引入一個新的概念,只依賴於前面章節已經講過的概念,而絕不會依賴後面章節要講的概念。有些地方為了敘述得完整,也會引用後面要講的內容,比如說「有關XX我們到XX章再仔細講解」,凡是這種引用都不是必要的依賴,可以當它不存在,只管繼續往下看就行了。
盡量做到每個知識點直到要用的時候才引入。過早引入一個知識點,講完了又不用它,讀者很快就會遺忘,這是不符合認知規律的。
如果僅僅是應用,那麼在 LINUX下還是在windows 編程相差不是特別大的,系統都會提供api讓你調用…但windows下IDE做得相對較好些,linux 下要自己寫makefile組織工程,不過現在應該也有IDE的一些工具提供應用編程的吧,不過在linux下,makefile 很重要,還是有必要了解的..
至於嵌入式,主要是可移動,是為某個專門功能開發的,記得就是計算機的簡化版..
嵌入式C語言和ARM C語言的區別
不一樣,彙編主要是要了解CPU指令及用法。
我們常說的是PC機的x86彙編,指令是x86的複雜指令集。
arm彙編是arm的精簡指令集,比x86容易學,程序格式倒是和x86彙編差不多。你下載一份arm的手冊就可以了解了。
C語言ARM的和x86的差不多,除了對硬體寄存器操作不同,其它語法和流程都一樣。
回答補充:
arm彙編程序每一行是指定arm core執行一條指令,每條指令都是硬體相關。
如
LDR R3, #1 ;用LDR指令將數值1放入R3寄存器準備參與運算
C語言與arm指令無關,只與邏輯運算有關,指定硬體地址的操作才與硬體相關;如果用arm編譯器來編譯,每行可能編譯出1到多條arm指令。
如
i++; //變數 i 遞增1
等效於
LDR R3,#1 ;用LDR指令將數值1放入R3寄存器準備參與運算
ADD R2, R2, R3 ;用ADD指令將R2、R3寄存器里的數值相加後放回R2寄存器
以上等效彙編的R2、R3寄存器只是為了舉例,C語言不像彙編,不需要由程序員指定用哪個寄存器參與運算,編譯器編譯時會根據程序結構自動判斷選擇。
強調mcuos有錯,「c語言被編譯器編譯的時候會最終解釋為彙編語言的」,無論是c語言還是彙編語言,編譯器編譯後的結果是機器執行碼,很多人因為彙編語言比較難懂及指令相關,所以以為它就是機器語言,其實它仍是人類設計的編寫程序的語言,仍需要編譯器編譯成機器碼才能執行,它只是比C語言更接近硬體而已。
嵌入式c語言和c語言的異同
嵌入式編程用的最多的也是C語言,和普通的windows下的C編程不同的就是,比如應用層開發,嵌入式開發出來的應用程序最終不是要運行在PC上
的,而是目標板。所以嵌入式開發就一定會有交叉編譯這個環節(簡單一點理解就是,在PC下編程,然後交叉編譯一下,讓程序能運行在PC外的其他平台上,比
如ARM開發板什麼的)
稍微做一下類比:
普通編程開發=====CPU(比如奔騰)=====windows操作系統
嵌入式開發=====嵌入式處理器(比如ARM)=====嵌入式操作系統(比如嵌入式linux、wince、vxworks等)
PC上如果沒有windows操作系統,那它就是一個DOS機。
嵌入式開發中如果沒有嵌入式操作系統,那它就是通常所說的單片機開發,嵌入式開發最初就是從單片機開發走過來的。
現在所說的嵌入式開發,通常都是指有嵌入式操作系統的那種,產品功能複雜了,單片機開發無法實現,需要用到嵌入式操作系統,也能體現出嵌入式操作系
統的優勢。
當然現在所講嵌入式開發和單片機開發的區別不僅僅在是否有嵌入式操作系統上,嵌入式開發所使用的嵌入式處理器(比如ARM
/
MIPS等)在內核體系結構、指令系統、工作模式等方面與單片機都有很大不同。
嵌入式產品在航空、醫療、家電、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移動等眾多領域都可以看到,應用領域極為廣泛,所以現在嵌入式開發相當熱門,並且具備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79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