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mysql資料庫的基本操作有哪些
1. 將下載的mysql-noinstall-5.1.69-win32.zip解壓至需要安裝的位置, 如: C:\Program Files;
2. 在安裝文件夾下找到 my-small.ini配置文件, 將其重命名為 my.ini , 打開進行編輯, 在 [client] 與[mysqld] 下均添加一行: default-character-set= gbk
3. 打開 Windows 環境變數設置, 新建變數名 MYSQL_HOME , 變數值為 MySQL 安裝目錄路徑, 這裡為C:\Program Files\mysql-5.1.69-win32
4. 在 環境變數 的 Path變數中添加 ;%MYSQL_HOME%\bin;
5. 安裝 MySQL 服務, 打開Windows命令提示符, 執行命令: mysqld –install MySQL–defaults-file=”my.ini” 提示”Service successfully installed.”表示成功;
MySQL服務的啟動、停止與卸載
在 Windows 命令提示符下運行:
啟動: net start MySQL
停止: net stop MySQL
卸載: sc delete MySQL
MySQL腳本的基本組成
與常規的腳本語言類似, MySQL 也具有一套對字元、單詞以及特殊符號的使用規定, MySQL 通過執行 SQL 腳本來完成對資料庫的操作, 該腳本由一條或多條MySQL語句(SQL語句 + 擴展語句)組成, 保存時腳本文件後綴名一般為.sql。在控制台下, MySQL 客戶端也可以對語句進行單句的執行而不用保存為.sql文件。
標識符
標識符用來命名一些對象, 如資料庫、表、列、變數等, 以便在腳本中的其他地方引用。MySQL標識符命名規則稍微有點繁瑣, 這裡我們使用萬能命名規則: 標識符由字母、數字或下劃線(_)組成, 且第一個字元必須是字母或下劃線。
對於標識符是否區分大小寫取決於當前的操作系統,Windows下是不敏感的, 但對於大多數Linux\unix 系統來說,
關於mysql資料庫操作
1.
create
database
school;//創建資料庫
2.
show
databases;
//查看資料庫
3.
use
school;
//使用創建的資料庫
4.
create
table
students
(
s_no
int
,name
varchar(20),gender
varchar(10),birthday
datetime,image
blob
,address
varchar(50),
c_no
int,primary
key
(s_no,c_no)
);
//建students表
5.
create
table
classes(c_no
int,name
varchar(20)
,
class_adviser
varchar(20)
,foreign
key(c_no)
REFERENCES
students(c_no));
//建classes表
6.
insert
into
students(s_no,name,gender,birthday,image,address,c_no)
values(1,’Sally’,’FM’,’1987-1-2′,null,’aaaaa’,1);
7.
insert
into
students(s_no,name,gender,birthday,image,address,c_no)
values(2,’Nicholas’,’M’,’1985-8-8′,Null,’bbbbb’,1);
8.
insert
into
students(s_no,name,gender,birthday,image,address,c_no)
values(3,’Jason’,’M’,’1988-5-19′,Null,’ccccc’,2);
9.
insert
into
students(s_no,name,gender,birthday,image,address,c_no)
values(4,’Jamile’,’M’,’1979-2-5′,Null,’ddddd’,2);
10.
insert
into
classes
(c_no,name,class_adviser)
values
(1,’Class1′,’Mike’);
11.
insert
into
classes
(c_no,name,class_adviser)
values
(2,’Class2′,’Andy’);
12.
select
a.*
from
students
a,
classes
b
where
a.c_no
in
(select
b.c_no
from
classes
b
where
b.class_adviser
=
‘Mike’)
and
a.c_no
=
b.c_no;
//查數據
或者
select
students.s_no,
students.name,
students.gender,
students.birthday,
students.image,
students.address,
students.c_no
from
students,
classes
where
students.c_no
in
(select
c_no
from
classes
where
class_adviser
=
‘Mike’)
and
students.c_no
=
classes.c_no;
盧旭
掌握Python 操作 MySQL 資料庫
本文Python 操作 MySQL 資料庫需要是使用到 PyMySQL 驅動
Python 操作 MySQL 前提是要安裝好 MySQL 資料庫並能正常連接使用,安裝步驟詳見下文。
注意: 安裝過程我們需要通過開啟管理員許可權來安裝,否則會由於許可權不足導致無法安裝。
首先需要先下載 MySQL 安裝包, 官網下載地址 下載對應版本即可,或直接在網上拉取並安裝:
許可權設置:
初始化 MySQL:
啟動 MySQL:
查看 MySQL 運行狀態:
Mysql安裝成功後,默認的root用戶密碼為空,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來創建root用戶的密碼:
登陸:
創建資料庫:
查看資料庫:
PyMySQL 模塊使用 pip命令進行安裝:
假如系統不支持 pip 命令,可以使用以下方式安裝:
pymysql .connect 函數:連接上資料庫
輸出結果顯示如下:表面資料庫連接成功
使用 pymysql 的 connect() 方法連接資料庫,connect 參數解釋如下:
conn.cursor():獲取游標
如果要操作資料庫,光連接數據是不夠的,咱們必須拿到操作資料庫的游標,才能進行後續的操作,游標的主要作用是用來接收資料庫操作後的返回結果,比如讀取數據、添加數據。通過獲取到的資料庫連接實例 conn 下的 cursor() 方法來創建游標,實例如下:
輸出結果為:
cursor 返回一個游標實例對象,其中包含了很多操作數據的方法,如執行sql語句,sql 執行命令: execute() 和 executemany()
execute(query,args=None):
executemany(query,args=None):
其他游標對象如下表:
完整資料庫連接操作實例如下:
以上結果輸出為:
創建表代碼如下:
如下所示資料庫表創建成功:
插入數據實現代碼:
插入數據結果:
Python查詢Mysql使用 fetchone() 方法獲取單條數據, 使用fetchall() 方法獲取多條數據。
查詢數據代碼如下:
輸出結果:
DB API中定義了一些資料庫操作的錯誤及異常,下表列出了這些錯誤和異常:
本文給大家介紹 Python 如何連接 Mysql 進行數據的增刪改查操作,文章通過簡潔的代碼方式進行示例演示,給使用 Python 操作 Mysql 的工程師提供支撐。
關於php操作mysql執行資料庫查詢的一些常用操作匯總
php操作mysql步驟:
1.$connect=mysql_connect(‘localhost’,’root’,’123456′)
or
die(‘資料庫連接失敗。’mysql_error());鏈接mysql。
2.mysql_select_db(‘database’,$connect)選擇鏈接的資料庫。
3.mysql_query(‘Set
names
gb2312′);$sql
=
“select
*
from
blog_article”;準備要查詢的數據。
4.$datas
=
mysql_query($sql);執行sql查詢。
5.$data
=
mysql_fetch_assoc($datas)得到查詢到的緩存在內存中的一條數據。
6.print_r($data);
相同點:三個函數都是返回資料庫中查詢到的一行數據(說的再清楚點就是一條數據)。
不同點:mysql_fetch_assoc()用的是資料庫中相應的欄位名作為的key值(也就是數組下標)
如:filed[‘id’]=1;
mysql_fetch_row()用的是自動生成的數字(從0開始依次生成)作為的key值(也就是數組下標)
如:filed[0]=1;
mysql_fetch_array()用的是自動生成的數字(從0開始依次生成)作為的key值(也就是數組下標),而且它還同時生成資料庫中相應的欄位名作為的key值(也就是數組下標)
如:
filed[0]=1,filed[‘id’]=1;也就是說,mysql_fetch_array()將mysql_fetch_assoc()和mysql_fetch_row()查詢到的結果合為了一體了。
mysql_fetch_object()與mysql_fetch_assoc()差不多。只是mysql_fetch_assoc()返回的是數組。mysql_fetch_object()返回的是object對象。
mysql_insert_id() 取得上一步
INSERT
操作產生的
ID。
mysql_result()
函數返回結果集中一個欄位的值。
mysql_num_fields()
函數返回結果集中欄位的數目。
mysql_affected_rows();返回前一次
MySQL
操作所影響的記錄行數。
mysql_num_rows(mysql_query($sql))獲得結果集中行的數目。
mysql_pconnect()
函數打開一個到
MySQL
伺服器的持久連接。
mysql_pconnect()
和
mysql_connect()
非常相似,但有兩個主要區別:
1.
當連接的時候本函數將先嘗試尋找一個在同一個主機上用同樣的用戶名和密碼已經打開的(持久)連接,如果找到,則返回此連接標識而不打開新連接。
2.
其次,當腳本執行完畢後到
SQL
伺服器的連接不會被關閉,此連接將保持打開以備以後使用(mysql_close()
不會關閉由
mysql_pconnect()
建立的連接)。
mysql_data_seek(mysql_query($sql),8);獲得結果集中的第8條數據。(mysql_num_rows(mysql_query($sql))和mysql_data_seek(mysql_query($sql),8)在mysql_unbuffered_query($sql)不可以使用。)
mysql_unbuffered_query($sql)和mysql_query($sql)效果差不多,但是
mysql_unbuffered_query($sql)不緩存。mysql_query($sql)會緩存查詢的結果。
mysql_close();關閉mysql的最近的鏈接。
mysql_field_flags(mysql_query($sql),6)返回第六個欄位的表屬性輸出如:not_null
primary_key
auto_increment
。
mysql_fetch_lengths(mysql_query($sql))返回該條數據的所有欄位的每個欄位的長度。返回的是一個數字組成的數組。
mysql_field_name(mysql_query($sql),3)返回第三個欄位的欄位名。
mysql_field_table(mysql_query($sql),0)返回指定欄位所在的表名。
mysql_free_result(mysql_query($sql))
函數釋放結果內存。
mysql_get_client_info()
函數返回
MySQL
客戶端信息。
mysql_get_host_info()
取得
MySQL
主機信息。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tw/n/279091.html